江西上饶二中高二生物期中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0085940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上饶二中高二生物期中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西上饶二中高二生物期中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上饶二中高二生物期中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上饶二中高二生物期中 1.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上饶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 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C. 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答案】B【解析】细胞外液是指多细胞生物的体内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又指内环境,A正确;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小肠壁的肌细胞不能从消化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只能从组织液中吸收,B错误;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物质交换关系:血浆与组织液相互交换、

2、组织液中的物质透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中、淋巴中的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进入血浆,C正确;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水、无机盐、激素、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等物质,D正确。【点睛】解答C选项,关键要理清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2.内环境的稳态破坏,必将引起()A. 细胞代谢紊乱B. 心脏病C. 糖尿病D. 内环境中pH升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稳态遭到破坏,则代谢异常,故A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3、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温度、渗透压、酸碱度的相对稳定B. CO2既能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又参与了体液调节C. 内环境中渗透压的高低主要决定于蛋白质的多少D. 组织液中的水只来自血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主要指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如温度、渗透压、酸碱度等)的相对稳定,A错误;CO2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同时能通过体液运输调节机体的呼吸作用,因此CO2既能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又参与了体液调节,B正确;内环境中渗透压的高低主要决定于蛋白质和无机盐,C错误;组织液中的水可来自细胞内液、血浆和消化道,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

4、联系的能力。4.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A. 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 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 稳态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 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答案】B【解析】内化境中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是相对稳定的,其稳态存在,A错误;“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血浆中转氨酶含量升高可判断肝脏发生了病变,这

5、说明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得不出该结论,C错误;题干并没有说明细胞代谢和内环境稳态的关系,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5.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B. 长期营养不良会使C液减小C. 正常情况下C液中CO2浓度高于A液D. 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发生在C液中【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其中A是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是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

6、的环境1是毛细血管壁,2是毛细淋巴管壁,3是组织细胞【详解】结构1是毛细血管壁,该处细胞所处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而结构2是毛细淋巴管壁,该处细胞所处的直接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A错误;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导致组织液(C液)增多,B错误;组织细胞有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进入组织液中,然后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中,跨膜运输方式均是自由扩散,且顺浓度梯度运输,故组织液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血浆中,C正确;丙酮酸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而不是在C液中氧化分解,D错误;综上所述,选C项。【点睛】本题结合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考

7、查内化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液体的名称和各结构的名称;还要求考生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识记体液调节的概念,识记有氧呼吸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图中三条曲线分別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 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抗利尿激素、耗氧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分别对应正确的序号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小白鼠为恒温动物,外界温度降低时,小白鼠为维持体温,需要加速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增加产热量,所以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对应曲线;温度降低,则汗腺分泌变少,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对应曲线;外界

8、温度降低时,小白鼠为维持体温,需要加速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耗氧量增加,对应的曲线是;小白鼠为恒温动物,体温维持相对恒定,酶的活性基本不变,对应曲线。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名师点睛】易错点恒温动物在环境温度低的时候,为了维持体温,代谢会加强,因此耗氧量增加;变温动物在环境温度低的时候会冬眠,代谢强度减弱,因而耗氧量减少。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 寒冷环境下虽然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但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B. 肾小管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C.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D. 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

9、度增加所致【答案】D【解析】【分析】1、人体体温调节:(1)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2)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2、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

10、量增加3.饥饿时,血液中血糖浓度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同时也可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上述两种激素均可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换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4.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

11、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详解】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且不管是寒冷环境还是炎热环境中,产热量均等于散热量,但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A正确;水盐平衡调节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且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因此,肾小管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B正确;血糖浓度下降之后,可通过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上

12、升,C正确;炎症反应引起的肿胀一般是组织液中的相关成分增多,从而使组织液浓度增加,从血浆和淋巴中渗透进入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因而出现水肿现象,如肾小球肾炎等,D错误;综上所述,选D项。【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乙为效应器B. 丙神经元的细胞体通常位于脑或脊髓中C. 刺激后神经冲动的方向为丁戊乙D. 刺激P点肌肉收缩,该反应称为反射【答案】B【解析】【分析】1、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

13、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是将兴奋传入神经元的结构,轴突是将兴奋传出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点3、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分析图示:根据突触结构上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具有单向性,因此可判断:乙是感受

14、器,甲是效应器【详解】乙是感受器,甲是效应器,A错误;丙神经元的细胞体与丁的轴突形成突触,突触较集中在神经中枢部位,脑或脊髓是神经中枢,B正确;由于在突触部位神经冲动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在P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神经冲动的方向为丁丙甲,C错误;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能称反射活动,D错误;综上所述选B项。【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以及反射弧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9.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 激素是有机分子B. 激素可直接参与细胞内各种生命活动C. 激素是信息分子D. 激素种类多,量极微【答案】B【解析】【分析】激素的

15、作用特点: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体液来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可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详解】激素是内分泌腺细胞产生的有机分子,A正确;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B错误;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C正确;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激素作用的特点,识记课本的相关内容,运用其3大特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0.下图示某兴趣小组利用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构建的实验装置,a和b是放置在神经纤维表面的相距较远的两个电极,在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 刺激点的电位将由内正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