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部分机化学与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苏教 1.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071151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7.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部分机化学与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苏教 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浙江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部分机化学与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苏教 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浙江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部分机化学与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苏教 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浙江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部分机化学与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苏教 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浙江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部分机化学与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苏教 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部分机化学与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苏教 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部分机化学与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苏教 1.ppt(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选考试题强化篇 选考题型一无机化学与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3 2 1 1 2016浙江4月选考 30 氨气及其相关产品是基本化工原料 在化工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 以铁为催化剂 0 6mol氮气和1 8mol氢气在恒温 容积恒定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氨气 20min后达到平衡 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 3mol 在第25min时 保持温度不变 将容器容积迅速增大至2L并保持恒容 体系达到平衡时N2的总转化率为38 2 请在下图中画出从第25min起H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4 2 1 答案 5 2 1 该反应体系未达到平衡时 催化剂对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增大 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

2、变 2 N2H4是一种高能燃料 有强还原性 可通过NH3和NaClO反应制得 写出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ClO 2NH3N2H4 NaCl H2O N2H4的水溶液呈弱碱性 室温下其电离常数K1 1 0 10 6 则0 01mol L 1N2H4水溶液的pH等于10 忽略N2H4的二级电离和H2O的电离 6 2 1 已知298K和101kPa条件下 7 2 1 3 科学家改进了NO2转化为HNO3的工艺 如虚框所示 在较高的操作压力下 提高N2O4 H2O的质量比和O2的用量 能制备出高浓度的硝酸 实际操作中 应控制N2O4 H2O质量比高于5 11 对此请给出合理解释反应2N2O4 2

3、H2O O24HNO3中 N2O4 H2O的质量比等于5 11 高于5 11是为了提高N2O4的浓度 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得到高浓度的硝酸 8 2 1 深度剖析 1 本小题要求作图 而作图的基础建立在准确计算的基础之上 因此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要求考生能利用三段式求出20min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 在第25min时 体积变为2L 则浓度为原来的一半 再根据平衡转化率求出第二次平衡时氢气的浓度 已知信息 0 20minN2 g 3H2 g 2NH3 g 起始 mol 0 61 80转化 mol 平衡 mol 0 3 9 2 1 利用信息计算 0 20minN2 g 3H2 g 2NH3 g

4、 起始 mol 0 61 80转化 mol 0 30 90 6平衡 mol 0 30 90 6因此 在第25min时 保持温度不变 将容器容积迅速增大至2L并保持恒容 则此时c H2 0 45mol L 1 作图时起点的纵坐标 10 2 1 已知信息 体系达到平衡时N2的总转化率为38 2 则转化的氮气为0 6mol 38 2 0 23mol 达平衡时N2 g 3H2 g 2NH3 g 起始 mol 0 61 80转化 mol 0 23平衡 mol 11 2 1 利用信息计算 达平衡时N2 g 3H2 g 2NH3 g 起始 mol 0 61 80转化 mol 0 230 690 46平衡 m

5、ol 0 371 110 46因此 第二次平衡时c H2 0 555mol L 1 作图时新平衡的纵坐标 图见答案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 逆化学反应速率 所以该反应未达到平衡时 催化剂对逆反应速率的影响也是增大的 12 2 1 2 由题给信息 N2H4可通过NH3和NaClO反应制得 可以确定氧化剂为NaClO 还原剂为NH3 对应的氧化产物为N2H4 还原产物为NaCl 再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完成化学方程式 NaClO 2NH3N2H4 NaCl H2O 本小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 电离平衡常数和溶液的计算等 综合性较强 13 2 1 本小题考查盖斯定律的运用 同时需要掌握标

6、准燃烧热的定义 虽属于常规题型 但由于需要通过四个热化学方程式进行选择和数学运算 对考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要求较高 已知 由盖斯定律可知 14 2 1 3 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总反应方程式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分析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由NO2转化为HNO3的工艺图可知 N2O4与水 氧气反应生成硝酸 2N2O4 O2 2H2O4HNO3 反应中N2O4 H2O的质量比恰好等于5 11 当高于5 11 则提高了N2O4的浓度 又因为化学反应有一定的可逆性 因此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就可以解释 N2O4 H2O的质量比高于5 11是为了提高N2O4的浓度 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得到高浓度的硝酸 15 2

7、1 2 2015浙江10月选考 30 由某精矿石 MCO3 ZCO3 可以制备单质M 制备过程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原料制备甲醇 取该矿石样品1 84g 高温灼烧至恒重 得到0 96g仅含两种金属氧化物的固体 其中m M m Z 3 5 请回答 1 该矿石的化学式为MgCO3 CaCO3 2 以该矿石灼烧后的固体产物为原料 真空高温条件下用单质硅还原 仅得到单质M和一种含氧酸盐 只含Z Si和O元素 且Z和S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O 2CaO SiCa2SiO4 2Mg 单质M还可以通过电解熔融MCl2得到 不能用电解MCl2溶液的方法制备M的理由是电解Mg

8、Cl2溶液时 阴极上H 比Mg2 容易得电子 电极反应式为2H2O 2e H2 2OH 或2H 2e H2 所以不能得到Mg单质 16 2 1 3 一定条件下 由CO2和H2制备甲醇的过程中含有下列反应 其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 K2 K3 它们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则 H2小于 H3 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理由是由图1可知 随着温度升高 K1增大 则 H1 0 根据盖斯定律 H1 H3 H2 所以 H2 H3 17 2 1 4 在温度T1时 使体积比为3 1的H2和CO2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 T1温度下甲醇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不改变其他条件 假定t时刻迅速降温

9、到T2 一段时间后体系重新达到平衡 试在图中画出t时刻后甲醇浓度随时间变化至平衡的示意曲线 18 2 1 答案 19 2 1 深度剖析 1 本小题考查了考生的计算能力 虽然只需根据质量进行计算 但需要考生利用一些守恒关系才能正确求解 对考生的计算能力有较高要求 M和Z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3 5 则设M和Z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3x和5x 由于MCO3 ZCO3中MCO3和Z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故得到的氧化物中MO和ZO的物质的量之比也为1 1 即MO ZO 根据MCO3 ZCO3的质量为1 84g 得到的氧化物质量为0 96g 可得 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x 24 M为Mg Z的相对原

10、子质量为5x 40 Z为Ca 矿石的化学式为MgCO3 CaCO3 20 2 1 2 由于灼烧后的产物为CaO和MgO的混合物 而真空高温条件下用单质硅还原 仅得到单质Mg和一种含氧酸盐 含Ca Si和O元素 且Ca和S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因此含氧酸盐为Ca2SiO4 化学方程式为2MgO 2CaO SiCa2SiO4 2Mg H 的氧化性比Mg2 强 因此电解MgCl2溶液时 在阴极上H 比Mg2 容易得电子 H 优先放电生成H2 电极反应式为2H2O 2e H2 2OH 或2H 2e H2 故不能得到Mg单质 21 2 1 3 本小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 反应热和盖斯定律等知识 对考生的

11、识图能力和综合计算能力要求较高 根据图1可知 随着温度升高 K1增大 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H1 0 根据盖斯定律 H1 H3 H2 结合 H1 0可知 H2 H3 22 2 1 4 本小题考查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并能据此作图 只有高度关注图像的起点 变化趋势和新平衡点 才能保证作图正确 根据图1可知 温度越高 K3越小 说明反应3是放热反应 假定t时刻迅速降温到T2 平衡应向放热反应即正反应方向移动 甲醇的浓度变大 最终在新的温度下重新达到平衡 作图时要特别注意温度变化瞬间浓度是连续的 同时注意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曲线斜率减小 详见答案 23 考试方向 知能储备 24 考试方向 知能储

12、备 25 考试方向 知能储备 26 考试方向 知能储备 一 无机推断 氧化还原反应 从 考试方向 分析可知 本题型中涉及的无机推断部分重点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要做好此类试题 要特别关注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 1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原理 知识网络 书写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 应根据题目信息确定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在此基础上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进行配平 27 考试方向 知能储备 2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常见的氧化剂 O2 Cl2 O3 浓硫酸 HNO3 H2O2 H H ClO Fe3 常见的还原剂 金属单质 Cl Br I S2 S Fe2 注意 元素的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

13、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 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以上所列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中 如Cl2中氯为0价 虽常作强氧化剂 但Cl2与水或碱溶液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因此中间价态还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8 考试方向 知能储备 3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 1 判断的基本原理 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失去电子 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得到电子 生成还原产物 2 善于利用平常学习的知识 KMnO4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时 固态时一般还原为K2MnO4或MnO2 酸性溶液中还原为Mn2 例如 KMnO4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时 其还原产物还会受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如 29 考试方向 知能储备

14、 H2O2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 Fe遇不同的氧化剂时 强氧化剂往往将其氧化到 3价 弱氧化剂将其氧化到 2价 我的积累 30 考试方向 知能储备 4 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 根据信息确定主要反应物和产物 写出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注意 同一氧化剂与含多种还原剂的混合物反应时 还原性最强的物质优先被氧化 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的混合物反应时 氧化性最强的物质优先被还原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 生成中间价态的产物 不会出现价态变化交叉现象 有些多价态元素还会发生歧化反应 同一元素发生一部分化合价降低一部分化合价升高的氧化还原反应 31 考试方向 知能储备

15、 2 关注数据信息 准确计算 确定相关物质的化学式或物质间反应的定量关系 特别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作答的规范性 如 2013年浙江卷中NaN3的推断 首先是要利用数据进行正确计算 计算正确后要相信自己 防止出现计算出NaN3 反而写成Na3N的现象 3 根据电子守恒 化合价升降数值相等 原子守恒等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进行配平 该类题型不要急于一步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有些未发生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可能需要按照缺项配平的方式最后写出 不要急于求成 32 考试方向 知能储备 二 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1 构建知识网络 33 考试方向 知能储备 2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正确书

16、写化学方程式 标注物质状态 s l g aq 反应温度和压强 25 101kPa时不标注 写 H 或 数值及单位 检查 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 可以是分数 查每种物质的状态是否标注正确 查 H 吸热为 放热为 单位 kJ mol 1 34 考试方向 知能储备 3 反应热与键能 H E1 E2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 要正确判断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 H E4 E3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35 考试方向 知能储备 4 标准燃烧热与中和热 标准燃烧热 在101kPa时 1mol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 注意 标准燃烧热是以1mol物质完全燃烧为标准的 燃烧产物必须是稳定的物质 如碳元素转化为CO2 g 氢元素转化为H2O l 氮元素转化为N2 g 等 要特别注意区分标准燃烧热与热值概念的差异 热值是指1g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 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 l 时的反应热 36 考试方向 知能储备 注意 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H2O l 为标准的 以稀溶液中的中和反应为基础 文献资料中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