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_(Mechanisms_of_Defence)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006936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防御机制_(Mechanisms_of_Defence)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心理防御机制_(Mechanisms_of_Defence)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心理防御机制_(Mechanisms_of_Defence)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心理防御机制_(Mechanisms_of_Defence)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心理防御机制_(Mechanisms_of_Defence)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防御机制_(Mechanisms_of_Defenc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防御机制_(Mechanisms_of_Defence)(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防御机制MechanismsofDefence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熊卫 经典精神分析的防御概念 S Freud 1926年 防御是自我为处理 控制导致神经症的冲突所采取的措施 防御因焦虑而起 其功能是保护自我免受强烈的不愉快情感 如无法忍受的焦虑 抑郁 或负疚感 羞耻感 从这个角度来讲 所有神经症的症状都可以在痛苦的冲动与抵御这些冲动的防御机制之间进行解释 经典精神分析的防御概念 个体的焦虑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本能的张力 二是超我的压力 三是现实的危险 当个体愿望与外在现实产生冲突 导致内在的紧张与焦虑 防御因此而产生 不同的心理结构之间产生冲突 需要防御机制以达成心理

2、结构之间的平衡 经典的精神分析观点认为 心理防御机制是存在于意识之外的一种心理状态 其作用是减缓冲突 降低紧张 维护内在的精神平衡 调节自尊 处理焦虑 后弗洛伊德学派的防御概念 人际关系学派认为 防御是保护内在真实自我的盾牌 也就是说当个体面对有缺陷的环境或关系时 防御可以促进真实自我的发展 帮助个体克服恶劣环境或关系带来的恐惧与绝望 而不是逃避内在的摧毁力量 社会心理学理论则认为防御的主要目的在于处理外部世界的问题 而非内在威胁 防御是一种意识层面的心理过程 这一观点与精神分析认为防御主要是潜意识精神活动的观点有明显的差异 防御概念的起源 1894年弗洛伊德首次在其著作 TheNeuro P

3、sychosesofDefence 中使用防御Defence用来描述自我 ego 对不愉快的情感或痛苦的念头进行抗争的心理过程 后来 曾一度放弃使用防御这个词 其概念被压抑 Repression 所替代 1926年弗洛伊德在 Inhibitions SymptomsandAnxiety 中再次使用防御一词 并强调Defence是一个一般性的概念 而Repression只是Defence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儿童早期存在的焦虑形式 个体在婴儿时期 存在着一对基本的矛盾 为满足基本生理发展的生存需求 对爱 亲近 温暖的需求与自己无法满足自己的这些基本需求之间的矛盾 这种需求不能得到恰当满足所带来的焦虑

4、 我们称之为 原始性焦虑 随着个体的发育 当个体面临任何危险时 这种原始性焦虑会以较弱的强度自动出现 并作为一种信号 启动抵御焦虑的防御机制 在儿童早期存在的焦虑形式 1 害怕失去能满足他们基本需求的客体 这个客体通常是母亲或母亲的替代者 因为孩子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自己饥饿感 干渴感等等生理发展方面的需要 而这种愿望的不满足对婴儿来讲是危险的 也是恐怖的 因为会激发他的攻击冲动 婴儿害怕冲动得不到处理 便陷于不能满足的无助之中 在儿童早期存在的焦虑形式 2 害怕失去客体的爱 孩子不仅需要得到生理上的满足 也存在对亲近 温暖 爱的需求 虽然能够确认母亲或其它重要的照顾者就在身边 但仍然存在

5、着对他们的爱的不确定感 在儿童早期存在的焦虑形式 3 阉割焦虑 男孩子的阉割焦虑表现为害怕失去阴茎 或者害怕阴茎受到伤害或被其它强大的男性所控制 在女孩则意味着害怕被剥夺女性的特征 如女性器官或代表女性魅力的特征被毁来 在儿童早期存在的焦虑形式 4 当孩子在3 5岁后 超我或良知建立起来了 焦虑则为内疚感所替代 这是指向良知的自我焦虑的特殊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 良知的警示作用能避免强烈的内疚所引起的痛苦 这些痛苦主要是指特殊的内在的不愉快感 如害怕失去自尊 害怕失去内在的不愉悦感 保护感 安全感 这种特殊的焦虑会被内化成为他人格的一部分 在儿童早期存在的焦虑形式 儿童时期的焦虑也同样会出现在成年

6、以后的生活中 也会表现在神经症患者的疾病之中 所不同的是 神经症性的焦虑的危险是来自内在本能的需要 而现实性的焦虑则来自于客观外界的真实威胁 神经症的症状本身就是自我为了避免焦虑而借助于防御机制与内在冲突达成的一种妥协 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 A Freud认为 每个人 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 在其言行中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的防御机制 只要能应用这些防御机制来维持内心的平衡 而不出现适应不良的行为时 就不能称之为病态 它具有如下特点 1 防御因焦虑而起 防御机制是自我的功能 目的在于保护个体不受焦虑之苦 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 2 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 它们是无意识 部分无意识的 3

7、 防御机制本身并不是病态的 相反 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防御机制的结果既可以是正常而适应良好的 也可以是病态的 4 通常地讲 防御是动态而变化的 但在病理状态或固定的人格中 防御常常是僵化 固著的 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 5 不同的防御机制与不同的心理状态有关 6 防御机制可以有不同的层次 大致可分为原始与成熟的防御机制 7 防御机制可以单一使用 也可重迭使用 防御机制的研究阶段 防御机制的研究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一 S Freud时期 S Freud提出了防御的概念 及一些具体的防御机制 如压抑 二 A Freud时期 对她以前的防御机制做了当时最系统 最完整的总结 在她的 自我与防

8、御机制 中所涉及到的防御机制共有十三种之多 三 客体关系及自体心理学时期 提出了一些在婴儿发展中所常用的一些防御机制 以及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常用的防御机制 常见的防御机制 1 A Freud是系统研究防御机制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她的 自我与防御机制 一书至今仍然是研究防御机制最经典的著作 她在书中所涉及到的防御机制有 退行 Regression 压抑 Repression 投射 Projection 内射 Introjection 抵消 Undoing 逆转 Reversal 反向形成 Reaction formation 情感隔离 Isolationofaffect 指向自我 Turninga

9、gainsttheself 常见的防御机制 2 升华 Sublimation 移置 displacement 禁欲 Asceticism 否认 Denial 向攻击者认同 IdentificationwiththeAggressor 对客体关系理论及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研究深入 提出了一些新的防御机制 分离 Splitting 抑制 Inhibition 幽默 Humor 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 认同 Identification 理想化 Idealization 投射性认同 ProjectiveIdentification 理智化 Intellectualization 过度代偿

10、 Overcompensation 防御机制的分类 1 自恋性防御机制 这一防御机制常见于五岁以前的儿童 在成人的梦境及幻想中也很常见 运用这种防御机制可以改变现实 但却使运用者看上去与 疯子 无异 一般来讲 它们很难因心理治疗性解释而发生改变 但可因现实的改变而改变 如抗精神病药的使用 应激环境的解除等等 妄想性投射 delusionalprojection 精神病性否认 psychoticdenial 歪曲 distortion 分裂 splitting 防御机制的分类 2 不成熟防御机制 这种防御机制常见于3 16岁的儿童及青少年 也可见于人格与情感障碍的病人中 通常是由于受到来自人际间

11、过于亲密关系的威胁或害怕体验这种关系的丧失而作出的改变 其表现形式通常为不被社会接纳的错误行为 一般来讲 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反复强化的长程心理治疗性解释而得到改变 同时 也需要人际关系的相应改善 在这种病例的治疗中 治疗师需要以更成熟 更直觉的方式去发展治疗关系以促成其现实人际关系的改善 防御机制的分类 不成熟防御机制包括 非精神病性投射 non psychoticprojection 防御性认同 identification 分裂样幻想 schizoidfantasy 疑病症 hypochondriasis 被动攻击行为 passive aggressivebehavoiur 见诸行动 act

12、ing out 防御机制的分类 3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这类防御机制通常见于神经症患者中 也可见于成人的应激性反应之中 使用这类防御机制的目的在于能改变自身的感觉或本能的表达 故常常以个性怪异的方式表现出来 心理治疗性解释常能促使这类防御机制发生戏剧性改变 防御机制的分类 常见的神经症性的防御机制包括 潜抑 压抑 repression 置换 displacement 反向形成 formationreaction 理智化 intellectualization 隔离 isolation 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 抵消 undoing 神奇思维 magicalthinking 防御机制

13、的分类 4 成熟的防御机制 这类防御机制通常见于10岁以后的正常个体 通常在青春期作为认同的副产品 是原始良知在发展自我理想化形象的取代产物 它们常常整合了道德良知 现实 人际关系及个人情感 出现于恰当的场合 在一般情况下 成熟防御机制在不同的社会群体 不同的社会阶层可能有所不同 当个体处于应激状态时 这些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可能有所降低 防御机制的分类 常见成熟防御机制包括 升华 sublimation 压制 suppression 参与 anticipation 利他 altuism 幽默 humor 防御机制的分类 5 社会心理防御机制 当所有上述防御机制过程不仅仅限于内在精神世界 而是在

14、与他人关系的潜意识构建中重现 并延伸了内在精神过程时 这种行为就被称之为社会心理防御机制 这包括选择能对神经症性要求起补偿作用的适合对象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同时 对这个适合的对象进行操纵 引诱 施加影响 如父母将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 其目的在于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 压抑 Repression 这是S Freud提出的第一个防御机制 压抑是指将不可接受的冲动 意念排斥到意识之外 压抑可分为 原发性压抑 将冲动的原始表现压制到潜意识中 继发性压抑 将冲动的派生物以及冲动的装饰性表现保持在潜意识层面 根据S Freud的观点 所有自我的发展与对环境的适应都依赖于原发性压抑 否则 冲动就会以

15、幻想的愿望达成的方式加以释放 另一方面 过度的继发性压抑则会导致防御性自我的发展及症状的形成 不利于冲突的升华 退行 Regression 广义的退行 指回到一种较早的功能状态 狭义的退行 指一种防御过程 指个体部分 全部地退回到力比多 自我发展的早期阶段 从而避免焦虑 治疗师可以借助固着点 fixationpoints 来推测退行到哪个阶段 退行虽然避免了所处阶段的焦虑 但会使个体再次体验到所退行到的哪个阶段的焦虑 才出虎口又入狼窝 如从Oedipus期退行到口欲期 虽然避免了阉割焦虑 Castrationanxiety 但却不得不再次体验分离焦虑 Separationanxiety 退行

16、Regression 退行不仅是一种防御机制 也与症状的形成有关 如成年人在面临难以克服的障碍时 常会退行到被保护的情景中而表现出较幼稚的行为 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疗性退行 但在长程分析或自由联想时更容易出现 其典型的表现是对治疗师的依赖 如何评价这种治疗性退行 是有争论的 一方面治疗性退行可以使治疗师进入到病人的早期阶段 了解其发展水平 并以新的模式重建病人的人格 另一方面 这种治疗性退行有时会造成对治疗师的不可逆转的依赖 从而阻碍了病人婴儿期冲突的言语化表达与升华 否认 Denial 是指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认 这是一种比较原始而不太成熟的防御机制 短期临时性的使用可以使自我在重要挫折面前得到暂时的逃避 过度使用会形成偏执性倾向 例子 掩耳盗铃鸵鸟政策精神病性否认是指对外界所有事实的否认 这包括用幻想来替代重要的现实角色 如精神病人的非血统妄想 我从来就没有父母 我将在我的心里创造父母 歪曲 Distortion 歪曲包括非现实性无限夸大的信念 幻觉 妄想以及自以为是的感觉 它可导致个体对其自身行为的持续性否认 对所有外部现实的接受程度吸取决于内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