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必修3.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066408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春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春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春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春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必修3.ppt(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 地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必修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章 本章整合提升 第一章 A B C D 区域发展不同发展阶段遥感GPS 一 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 找出区域间的差异 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 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 区域差异的分析则应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别出发 同时注意要素间的联系 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 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1 气候差异的形成 2 地貌差异的形成 3 水文 水系差异的形成 气候要素中的降水量差异直接造成河流水量差异 地形条件决定了河流支流多少 流域面积大小和河水流速大小 流域内的植被状况不同造成河流含

2、沙量的不同 河流所处的纬度及流向决定了有无结冰期 结冰期长短及有无凌汛等现象 4 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区域的气候 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 厚度 肥力 酸碱度的差异 2 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 确定区域特征差异 分析区域间不同的发展状况和方向 二 地理信息技术的对比分析 三 3S 技术手段的选取方法具体选择时应把握其本质区别 遥感 RS 是人的视力的延伸 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 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接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 并经过简单处理后获得资料如航片 卫星云图等 因此遥感本质上是 看 的过程 而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在一定的数据源

3、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对比 计算得出有益于人类生产 生活的结论 它侧重于 分析 计算 相当于 想 算 的活动 例如 气象卫星在高空收集到云系等信息情况并传输到地面 这是RS的应用 而将卫星云图与地面上实测到的气温 湿度 风向等信息 统称为数据源 经过计算 分析处理得出天气情况的预测则是GIS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应用途径相对单一 即定位与导航 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等 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 一个点 或 多个点 明显区别于RS与GIS的工作对象 面 在解答从 3S 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之类的题目时 看其工作对象是 点 还是 面 是 点 则选用GPS 如导航 珠峰高度测量等 如果是 面 则需

4、看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 如要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RS 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应选用GIS 同样一项工作往往可能在某次使用的是一种技术 而另一次则使用了另一种技术 甚至是同时使用了多种技术 因此 要认真审清题目 提炼题目中提供的信息 如 某山区森林火灾发生后 扑救工作动用了卫星监测定位 并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火势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这一事件中 使用卫星监测是RS技术的应用 卫星定位则是GPS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处理信息并得出预测结果则是GIS技术的应用 2015 江苏 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 土楼景观图 读图回答1 2题 1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

5、景观是 A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B 落叶阔叶林 常绿硬叶林 热带雨林C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D 针阔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答案 C 解析 图中显示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经过了黄河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 东南丘陵和雷州半岛 那么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因此 依次对应的自然景观为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 季 雨林 故选C 2 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安全防御B 节约耕地C 防雨保温D 就地取材 答案 A 解析 土楼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方式 在当时战乱不断的状况下 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

6、来到他乡 这种建筑方式既有利于家族团聚 又能防御战乱 故选A 2015 江苏 2015年是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 下图为 一带一路 主要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 关于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东 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东部人口稠密 西部地广人稀B 东部城市化进程快 西部城市化水平高C 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 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D 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西部农牧业发达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发展差异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东部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 西部位于欧洲西部 两地区均为人口稠密区 A项错误 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快 欧洲

7、西部为发达国家 城市化水平高 B项正确 欧洲西部产业结构层次高 以技术 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 C项错误 相比欧洲西部而言我国东部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D项错误 2014 福建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 读图回答4 5题 4 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 分析 管理空间信息B 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 整合 集成网络信息D 获取实时通讯信息5 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 调整地域结构B 加速人口集聚C 扩大空间规模D 提升服务功能 答案 4 A5 D 解析 第4题 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主要是对空间信息进行输入 分析 管理和表达 因此选A项 选项B

8、为GPS的作用 选项C不需要GIS提供 选项D为RS的作用 第5题 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3S 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广泛服务于政区 社区 交通 物联等领域 可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调整城市地域结构在图中没有体现 扩大空间规模 加速人口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关 2014 江苏 下图是 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6 7题 6 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 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A 遥感 RS B 地理信息系统 GIS C 全球定位系统 GPS D 北斗导航系统 BDS 7 图中甲 乙 丙 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 甲 乙 丙 丁B 甲 丙 丁

9、 乙C 乙 丁 丙 甲D 乙 丙 甲 丁 答案 6 B7 D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地理信息技术及地形的有关知识 第6题 影像图一般是由卫星或飞机从高处进行遥感获得的 但快速确定淹没的范围及需要转移的人口则需要地理信息系统来进行分析 第7题 堰塞湖是由堰塞体堵塞河道形成 并位于堰塞体的上游方向 所以图中丁在堰塞体下游方向 故海拔最低 甲位于堰塞湖尾 其海拔与堰塞体处水位的海拔相当 其海拔高于丁但低于乙和丙 乙 丙为山体的滑坡体 相比较而言 乙处海拔更高 所以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乙丙甲丁 2014 重庆 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 如用途 建筑面积 建筑高度等 的浏

10、览窗口 面积单位 m2 高度单位 m 读图 完成8 9题 8 若图中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 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A B C D 9 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 宽为220m 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 1000的比例输出 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A A4纸 29 7cm 21cm B B4纸 36 4cm 25 7cm C A3纸 42cm 29 7cm D B3纸 51 5cm 36 4cm 答案 8 D9 B 解析 第8题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浏览窗口中选中对象是喷水池 其建筑面积最小 对应地图窗口中的 第9题 本题考查地图放缩

11、 根据比例尺 缩小后的用地长为30cm 宽为22cm 对比四个选项 选用纸B4 A3 B3均可 其中选用纸张幅面积最小的是B4 因此本题选B项 10 2014 北京 十二五 期间 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 要依托黄金水道 建设长江经济带 读图 回答问题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 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 答案 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 土地广阔 面积大 价格较低 矿产 能源 水力等资源丰富 政策支持 劳动力丰富 市场广阔 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差异 对比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从中分析该地区的优势条件 从位置和土地面积方面对比 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 土地广阔 地价较低 从资源条件分析 川渝地区矿产 能源 水力等资源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 结合题干文字说明 有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政策支持 从劳动力方面分析 川渝地区人口众多 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