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年鉴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006223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年鉴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年鉴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年鉴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年鉴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年鉴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年鉴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16年年鉴单位全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沈吉党委书记:谷孝鸿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邮政编码:210008电话:025-86882010 86882020 86882030传真:025-57714759电子信箱:网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地湖所)的前身系1940年8月在重庆北碚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1958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1988年改为现名。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秉维、任美锷、周立三曾先后担任过所长。研究所的战略定位是开展自然和人文要素驱动下湖泊流域系统过程、格局及其相互作用与调控机理研究,为国家湖泊

2、资源合理利用、湖泊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贡献。努力将研究所建成为国际著名湖泊流域科学基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湖泊资源利用与环境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与决策咨询中心。“十三五”期间,研究所将继续围绕湖泊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格局、过程及机制的科学前沿,面向湖泊流域水资源管理、湖泊流域水环境治理及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等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生态环境改善的城乡发展及流域可持续发展地方发展要求,继续深化自然和人文要素驱动下湖泊-流域系统过程、格局及其相互作用与调控机理研究,努力为国家湖泊资源合理利用、湖泊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以及区

3、域可持续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贡献。在湖泊生态系统演变与全球变化、浅水湖泊流域水质管理与生态系统调控、水环境及生态系统监测(模拟)技术及应用三个方面形成重大突破,重点培育湖泊沉积与气候变化定量重建、湖泊生物群落结构功能与调控、湖泊复合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防控治理、流域-湖库生态水文过程与模拟和新型城镇化区域的乡村转型及其资源环境的可持续管理五个方向。研究所现设有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湖泊生态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湖泊野外观测与数据中心(含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抚仙湖高原深水湖泊研究站和湖泊-流

4、域数据集成与模拟中心)。研究所现有3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100余台/套。图书馆馆藏图书期刊12万多册,各种地形图63000多幅,航卫片77000多张。此外,还馆藏地方志4262种44000多册,其中善本近百种,孤本十余种。截至2016年底,南京地湖所共有在职职工245人。其中科技人员196人、科技支撑人员17人,包括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47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82。研究所共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增1人)。南京地湖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

5、生培养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4个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环境科学4个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以及工程硕士(环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点,并设有地理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194人,其中硕士80,博士114(含留学生4人),在站博士后28人。201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共有在研项目328项(包括新增项目105项)。其中,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面上项目52项(新增25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

6、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新增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5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新增1项);主持中科院海外基地专项1项(新增1项);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承担课题3项,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课题1项;主持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项(新增1项)。2016年,研究所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完成的“亚洲季风变迁与全球气候的联系”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主持“湖泊光学的理论方法与水色遥感应用”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主持“长江经济带的区域规划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此外,研究所积极

7、发挥科学家智库作用,提升研究所社会影响和地位。多规不合原因分析与促进多规合一的建议、关于构建我国乡村污水治理体系的建议作为中科院专报信息上报中办和国办。关于淮安“多规合一”的工作获得江苏省省委书记李强的批示。以我所为主要技术单位和首席专家协助国家发改委完成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于2016年6月由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据统计,2016年共发表论文418篇,同比增长13.3%;其中SCI论文273篇,TOP SCI论文 104篇。王建军、沈吉等有关微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论文“Nutrient enrichment modifies temperature-biodive

8、rsity relationships in large-scale field experiments”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该论文首次证明微生物同样具有沿着温度梯度分布的生物区系,与经典的动植物生物区系分布相一致。2016年我所出版专著12部,申请和授权专利85件,其中发明专利57件;申请澳大利亚革新专利1件,软件著作权登记24项。2016年,南京地湖所在科研支撑平台建设方面迈向新台阶。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在CERN2011-2015年综合运行评估中获评优秀生态站。抚仙湖高原深水湖泊研究站2016年完成了基建项目并顺利运行。鄱阳湖湖泊湿地综合研究站2016年

9、与国内12所高校协商共建科研教学实践基地,签订协议并陆续挂牌,为环境、生态和地理等专业学生实习、科研项目提供服务。合作共建的呼伦湖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和天目湖流域生态观测站2016年顺利推进野外各项定位监测以及服务地方需求的生态监测工作。研究所在非洲筹建的东非大湖与城市生态研究站于2016年4月,在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的见证下,与坦桑尼亚渔业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2016年分别召开了学术委员会。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持续获得中科院所级中心年度择优经费的支持,积极筹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球资源环境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建设工作并顺利启动。研究所投资

10、公司2个,分别为南京中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中科水治理有限公司,从事科技开发人员数34人,年产值共约2.8亿元,研究所参股效益约2300万元。2016年,南京地湖所深入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派出134人次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同时,有来自世界各地近200人次访问研究所。组织举办“亚洲能源转型研究与政策议程初期职业研讨会”、“流域地理学国际研讨会”、“科技服务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战略地理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以及“参与式乡村规划与建设培训会”等重大国内、国际会议,进一步促进研究所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提升了研究所国际学术影响力。研究所目前是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江苏省地理学会、江苏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中国地理学会湖泊与湿地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湖泊分会、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生态环境演化分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主办湖泊科学学术期刊。 (撰稿:胡笑琪 陈亚芬 审稿:沈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