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4免疫调节导学案必修3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047112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2.4免疫调节导学案必修3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2.4免疫调节导学案必修3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2.4免疫调节导学案必修3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2.4免疫调节导学案必修3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 免疫调节一、学习目标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二、重难点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三、自学指导1、免疫系统的组成与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比较点拨 (1)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2)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3)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 3、资料分析:艾滋病

2、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4、抗原和和抗体特性表现抗原异物性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等非正常组织:自身破损、衰老、死亡或病变的组织细胞,既可来自体外,也可来自体内大分子性相对分子量大于1万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但当其水解为小分子物质后,即丧失抗原性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特异性的基础:抗原决定簇抗体化学本质免疫球蛋白(又称抗毒素或凝集素)分布血清(主要)、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功能能与特异性抗原结合,消灭抗原深化拓展(1).抗体具有专一性,一定的抗体只能与某一特定抗原结合,进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2.)抗原既可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也可来自体内衰老病变的组

3、织细胞。常见的如病菌、病毒、疫苗、移植器官、癌细胞等。(3).进入人体的弹片因不具特异性,不能作为抗原。(4.)抗体属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四种。5、体液免疫6、细胞免疫6、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7、记忆细胞的二次免疫反应8、免疫疾病(1)过敏反应的概念、特点、发病机理、过敏反应的抗体与体液免疫反应中抗体的比较(2)自身免疫病概念、发病机理、举例。 (3)免疫缺陷病类型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免疫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免疫疾病 关于艾滋病含义获得

4、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 致病机理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则乘虚而入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滥交、毒品注射、输血、输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而传染 病症HIV潜伏期210年,患者一般两年内死亡。初期症状是全身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之后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最终死亡 预防措施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关于艾滋病毒 、遗传物质:RNA 、生活方式:寄生 III、信息表达: 此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合成蛋白质

5、的场所在T细胞的核糖体内变异类型多,突变频率高,因为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给研制疫苗带来困难。 四、自学检测1.(2008广东卷改编)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为“裸鼠”的实验动物,这种鼠缺少胸腺,其 免疫功能方面不可能表现为 ( ) A.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 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 C.进入体内的细菌仍能被裂解 D.机体仍能产生浆细胞2.(2008海南卷,13)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 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 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

6、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3.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小鼠的皮肤移 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 A.造血干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吞噬细胞4.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5.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

7、,正确的是 ( )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五、拓展探究:.下图是高致病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E为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是指病毒经过 细胞的处理和传递,特有抗原刺激T细胞,经过过程形成B: 细胞。(2)T细胞成熟于 ,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 、传递抗原, 等功能。(3)图中细胞A在T细胞传递的抗原刺激下,形成 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4)C与D的识别、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8、。(5)E的最终消灭依赖于 的作用。六、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请回答:(1)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 ;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 ,其特点是 , 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 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表示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 。 (2)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 ) A.灭活抗原 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 (3)B细胞和T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 识别抗原。(4)机体合成的数百万种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是由于抗体分子结构中的 不同。(5)能将入侵的病毒分解,并使病毒的蛋白质分子出现在细胞膜上的是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是 细胞;能产生并分泌抗体的是 细胞。(6)机体免疫系统误将自身的某些细胞成分当作“异己”时,便会导致 病,这类疾病常见的如 。 A.乙肝 B.流感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