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防汛应急预案(修订版)

上传人:zejun11****26.com 文档编号:130040041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防汛应急预案(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年防汛应急预案(修订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年防汛应急预案(修订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年防汛应急预案(修订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年防汛应急预案(修订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防汛应急预案(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防汛应急预案(修订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阳泉市山南水库防洪应急预案 1.总 则1.1 编制目的从防汛实际出发,为减轻或消除山南水库发生洪水时给水库和水库下游地区所造成的洪水灾害,提高水库对突发性事件的防范与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建立统一、快速、协调、高效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保证工程安全、城乡供水安全、下游城乡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减少因突发事件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在2010年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结合阳泉市山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

2、告(2008年4月编)和本水库历年检查及观测资料,以及已批准的历年山南水库防洪调度方案等,进一步修订完善,分析、研究因突发事件导致水库面临的重大险情,落实水库安全度汛的具体方案,制定应急保障措施。1.3 编制原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防洪应急抢险工作,实现由防洪抢险向洪水安全控制管理转变,实现水库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严格服从上级防汛抗旱部门统一指挥、调度,服从大局,坚持依法防汛抗灾,实行公众参与,各部门协调配合,积极参与和支持抗洪救灾工作,共同团结抗洪。采用工程措施和非工

3、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紧急抢护措施,力保水库安全,减轻灾害损失。1.4 适用条件1.4.1 适用时机1.4.1.1 工程发生重大险情 (1)挡水建筑物:如发生重大的大坝裂缝、滑坡、管涌以及大面积散浸、集中渗流、决口等危及大坝安全的可能导致垮坝的险情。 (2)泄水建筑物:如紧急泄洪时溢洪道侧墙倒塌,底部严重冲刷、上游洪水夹带大量漂浮物造成溢洪道拥堵或大型漂浮物撞击等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泄洪冲沙洞洞壁严重断裂或堵塞,启闭设备失灵等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 1.4.1.2 其他原因如地震、地质灾害、战争、恐怖事件、危险物品等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突发性事件超设防标准地震导致大坝严重裂缝、基础破坏等危及

4、大坝安全的险情。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堵塞溢洪道及输水设施的险情。上级宣布进入紧急备战状态。人为破坏等危及大坝安全的恐怖事件、其它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其他上级部门要求启动本预案的。1.4.1.3 超标准洪水 (1)超标准洪水指水库超过设计的校核标准的洪水,山南水库的校核洪水位是1045.09m。(2)根据审定的洪水预报方案,预报水库所在流域内可能发生超标准洪水。1.4.2 启动程序根据工程特点、面临的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及可能产生的险情,由阳泉市山南水库管理处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会商,并报请阳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准,然后启动本预案。本预案报阳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备案。2.

5、工程概况2.1 流域概况山南水库控制流域面积89平方公里内,地形为山区和丘陵地各占50%。山南河为季节性河流,大部分水量来自汛期七、八、九月,占全年水量的77.2%。最大月份为八月,约占全年的40%。多年平均径流量570万m3,95%年份径流量为209万m3,水库上游10km落摩寺建有水文站,年平均降雨量为508mm,地面径流和地下水通过山南河汇入水库。水库上游苗家庄、白家庄、高崖、水牛山,下游小山南、大山南6个自然村,人口约1500人,耕地约8500亩,主要产业为农业。2.2 工程概况山南水库位于桃河上游一级支流寺泉河(寿阳县尹灵芝镇高崖村)上,总库容637万m3,防洪库容272.5万m3,

6、兴利库容116万m3。是一座以防汛为主,兼顾供水的小(I)型水库。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放水洞、泄洪洞。配套设施有:水库至坡头输水管线16km,新店至水库10KV输电专线及变配电设施,库区有管理站一座,旧街乡测石村有水厂一座。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046m,最大坝高39m,坝顶长150m,坝顶宽4m,坝底长57.25m ,坝顶上游迎水面有1.5m高砖砌防浪墙。设计洪水位1042.71m,校核洪水位1045.09m。设计洪峰流量(P=3.3%)612m3/s,洪水总量586万m3。溢洪道设在右坝肩处,堰顶高程1040m,宽40m,长132m,出口宽20m,最大泄量747 m3/s。泄洪冲

7、沙洞位于左坝肩,为坝下有压涵洞,洞身长233.74m,断面为圆形,洞泾3.5m,最大泄量133 m3/s。1995年前一直按照空库度汛的原则运行。水库现淤积高程为1027m,已淤积库容189万m3。2.3 历年重大改建、扩建、除险加固情况山南水库共进行数次除险加固:1997年9月至1999年9月进行首次除险加固改造,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溢洪道出口改建,上游坝坡防渗处理、下游坝坡局部培厚及铺设反滤土工布、新建泄洪冲沙洞,使水库防洪标准基本达到3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2003年4月进行了大坝坝体帷幕灌浆工程,改善坝体不密实现状;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再次进行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工程内

8、容包括左坝肩帷幕灌浆、溢洪道出口山体开挖,放水洞洞体渗漏处理及为解决放水洞不参与泄洪而进行的溢洪槽维修等工程。山南水库改造后防洪标准为三十年一遇洪水设计,三百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洪水位为1042.71 m,相应库容337万m3,最大下泄流量463 m3/s(其中:泄洪洞泄量125 m3/s,溢洪道泄量238 m3/s);校核洪水位为1045.09 m,相应库容432万m3,最大下泄流量741 m3/s (其中:泄洪洞泄量131 m3/s,溢洪道泄量610 m3/s)。2.4上下游水利工程情况山南水库下游河道分两段,一段为从水库大坝溢洪道出水口至桃河汇流处,全长4公里,河道平均宽度55m,最宽处

9、75m,最窄处45m,河道纵坡2.1%,下游河道行洪能力最低处位于杨树洼(1+850),河道行洪能力为150m3/s,该段河道除山南水库控制流域面积外,汇流面积13 km2,二十年一遇洪峰流量为70 m3/s。下游河道另一段为桃河主河道,主要影响到桃河城区综合治理段,该段主槽防洪标准接近十年一遇(洪峰流量800 m3/s),超标准洪水后,将对滩槽景观物造成破坏,桃河总体行洪能力达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洪峰流量2535 m3/s)。2.5 水文山南水库地区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79.3mm,全年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七、八月份降水量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50%左右;多年平均气温7.6

10、,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9.1;多年平均风速2.0m/s,最大风速15.0m/s;多年平均无霜期190天,最大冻土深度68cm;多年平均输砂量7.59万m3,其输砂模数为852T/km2。2.6 水情水工监测及预报调度2.6.1 水情测报调度水库观测内容包括库水位观测、雨量观测、蒸发三项。其中雨量有人工、自记两种,相互印证。水文观测方法按水文观测规范条例进行。库水位观测每日8时人工观测一次。暴雨洪水时增加观测次数。雨量观测,非汛期每日8时观测,汛期以人工为准结合自记雨量计,对自记雨量计观测误差及时修正,在大雨、暴雨期间加紧观测测次 。2.6.2 报汛山南水库作为汛期报汛站,汛期

11、每日9时必须上报水雨情信息及入、出库流量及前一天的平均出库流量。在1小时降水量达30毫米以上时,立即加报。报文必须在观测后10分钟内编报、检查并留存后发出,一旦发现错漏报及时更正或补报。2.6.3 水工观测水工观测项目主要是位移沉降观测,每月进行一到两次。各项观测由水库负责组织实施,并严格遵守“四定”(定人员、定仪器、定时间、定测次)、“四随”(随观测、随纪录、随校核、随整理)、“四无”(无缺测、无漏测、无误时、无不符合精度要求)的观测工作原则。根据水库观测资料分析,目前水库大坝已趋于稳定,并无异常现象发生。2.6.4工程巡查检查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和特别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12、在汛前、汛中、汛末对大坝等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当水库达到或接近正常水位,每天进行一次巡查,当大坝遇到可能严重影响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如发生特大暴雨、洪水、有感地震、水位涨幅或降幅超过60厘米每小时、库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等),相应增加巡查次数;当大坝工程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出现其他危险迹象时,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对可能出现险情的部位进行连续监视观测。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由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定期检查主要在汛前、汛中、汛末对大坝等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次数每年至少3次。特别检查是在当大坝工程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发生其它危险迹象时,由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查,检查次数根据水库运行情况而定。2

13、.6.5 防洪调度水库防洪按照兴利服从防洪的原则,随时掌握气象信息,做好水库洪水预报,精心调度,科学运用。在接到暴雨预报后,必须立即预腾库容,确保从批准的起调水位起调。水位在1036m以下时,据水库上游来水量以及水库水位变化情况,通过放水卧管适时调节,将水位控制在1036m以下。水位在10361040m之间,进库洪水20年一遇洪水(P5%)以内,水库下泄流量不超过80 m3/s,保证下游4公里河道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库洪水小于30年一遇洪水(P3.33%),通过泄洪洞进行适时调节,最大泄量117 m3/s。水位在10401042.71m之间,且进库洪水小于30年一遇洪水(P3.3

14、3%),通过泄洪洞和溢洪道进行适时调节,泄量117363 m3/s。水位在1042.71m1045.09m之间,且进库洪水大于30年小于300年一遇(3.33%P0.33%)洪水,通过泄洪洞和溢洪道进行适时调节,泄量363741 m3/s。当发生大于300年一遇(P0.33%)洪水,洪水涨势迅猛,危及大坝安全并可能出现漫坝危险时,在加强洪水预报和工程监测以及向上级部门汇报汛情的同时,所有抢险人员按照统一指挥立即进行工程抢险,发出洪水警报,组织人员对库区下游村民进行疏散和撤离。 2.7 工程及防洪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泄洪洞进口段淤积严重,即使清理,在一次洪水进库时便会很快淤积,影响其正常行洪安全。

15、2放水卧管设备陈旧,启闭不稳定,遇有大的进库泄洪过程时,不能有效的参与辅助泄洪。3.应急组织保障3.1 应急指挥机构及分工防洪应急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水库防汛工作领导组负责水库的防洪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挥。3.1.1 水库防汛工作领导组工作职责 贯彻执行有关防汛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政府及防汛指挥部的指示命令,统一指挥水库的防洪抢险应急工作。 严格执行省、市水利局批准的水库控制运行计划和上级政府及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调度指令,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做到“思想、组织、技术、方案、责任、物资”六到位,确保水库安全运行。遇到大暴雨、大洪水等可能出现的较大灾害时,及时掌握情况,研究对策,当好参谋,并按上级防汛抗旱部门的指令落实相应措施,按预定方案有条不紊地做好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在灾后组织开展救灾,修复水毁工程,恢复生产、生活和管理秩序。 3.1.2 水库防汛工作领导组人员名单组 长:李建强(山南水库管理处主任)副组长:孟范璞(山南水库管理处副主任) 王秀云(山南水库管理处副主任) 赵福生(尹灵芝镇党委副书记)成 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