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研讨会资料:解读考试说明物理.ppt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012084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9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高考研讨会资料:解读考试说明物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安徽高考研讨会资料:解读考试说明物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安徽高考研讨会资料:解读考试说明物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安徽高考研讨会资料:解读考试说明物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安徽高考研讨会资料:解读考试说明物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高考研讨会资料:解读考试说明物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高考研讨会资料:解读考试说明物理.ppt(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 命题的预测和备考建议 一 反思2009 2009安徽省物理试题总体评价 2009理综 物理部分 试题特点 2009年物理学科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09安徽省物理试题总体评价 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 注重对考生五种基本能力的考查 命题者通过试卷中的三个减少 三个提高即 适当减少文字量 提高对思维层次和品质的要求 适当减少繁杂运算量 提高对数理结合思想 物理模型构建能力的要求 适当减少考生熟知信息 题型的给予 提高对运用所学知识处理新情境 新问题的要求 真正把 考能力 落到了实处 试题从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考生进行了全面考查 进一步体现了新课程的

2、理念 试题做到了稳中有变 变中有新 内容贴近时代 贴近生活 贴近考生实际 梯度合理 难度适中 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稳 09年的安徽卷与往年的全国试题在题型 难度 命题点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 并严格控制在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内变 试题分值降底 对理解能力 对图像 图形的分析解读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要求提高 另实行网上阅卷 成绩评定更趋客观 准确新 题目背景更加贴近生产 生活实际 已知条件的给出方式和结论的表述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对主动获取 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提高 探究性进一步增强 总体而言 稳是主基调 变是微调 新是体现课改特色 体现素质教育特色

3、 2009理综 物理部分 试题特点 试题总体情况反映较好 实现了2009年安徽省 考试说明 的命题指导思想 从全省理综试卷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选择题 实验题 选做题难度适中 计算题有一定的难度 大多数的题目考查点较多 题目入手容易 但考生不易得高分 试题有较理想的区分度 特点2 立足基础 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用能力 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但知识点覆盖面偏小 特点1 平稳过度 稳中求新 特点3 以能力考查为主导 注重科学素养的考查 特点4 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特点5 试题强调了重点知识和热点问题 选择题则知识点的覆盖面 凸显选择的公平性 特点6 计算题重点考察主干知识 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

4、能力 重点仍围绕三种类型 牛顿定律 圆周运动的综合题 有关电磁场的的综合题 动量 能量的综合题 难题大部分都做到分层设问 体现了区分度 特点7 重视对实验过程的考查 重视考查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重视对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的考查 突出了对考生探究 创新和迁移能力的考查 2009年物理学科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审题不细 不能正确理解题意 不按要求答卷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欠灵活 分析综合能力差 不会找研究对象 不会分析物理过程 不会找临界状态 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差 简单的数学运算错误很多 有的列出了方程却得不出正确结果 不能根据物理公式做出

5、定性分析 不懂实验原理 不能正确设计实验电路 不能正确运用物理学科中的图象 图形 等准确表达相关的科学信息等等 二 题型与难度 一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 物理1 物理2 物理3 1 物理3 2 电磁感应 交变电流 物理3 4 机械振动 机械波 电磁波 物理3 5 碰撞与动量守恒 等6个模块内容 其中物理3 2 3 4和3 5模块的内容约占15 左右 所列出的6个模块的内容可以单独成题 也可以根据中学物理教学要求合理地综合成题 与去年相比 试题结构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 选择题7小题 选择题题型仍为单选题 卷为实验题 计算题 1 试题结构 二 题型 2 选择题的设置 共42分 单项选择题第14 2

6、0题 共7题 每小题6分 共42分 一 题型 3 非选择题的设置 共68分 21题 实验题18分左右 22 24题 计算题50分左右 三 难度 整卷的难度与09年比可能有所增加 今年我省实施课程改革后的第二次自主命题 因此命题将更加理性和成熟 三 命题趋势 1 试题覆盖率相对降低 综合性会相对提高 由于试题分值题量的减少 考点的覆盖率会明显降低 命题必然发生一些变化 1 更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 特别是对 级要求知识点的考查 从附表中可以看出 理科综合卷中物理试题 级要求考点的覆盖率比 级要求考点的覆盖率要小 考查 级要求的考点只占总考查考点的比例的43 因此 在备考复习中更要求抓主干 抓重点 2

7、 覆盖率的相对降低 命题人会尽可能做到覆盖最多的知识点 这将必然会导致试题的综合性的相对提高 一道题可能会涉及几个不同的知识点 选择题各选项可相对独立 这样可以通过选择题提高考点覆盖率 因此选择题的综合性可能会有所增强 3 对力学和电学之外的非主干知识的考查主要在选择题中考查 1 试题覆盖率相对降低 综合性会相对提高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 历届生的减少 很多因素可能不再是制约物理学科命题的因素 命题的自由度增大 2 命题的自由度增大 09高考可以看出由于高考物理试题题量减少 考点的覆盖率明显降低 这样就会出现有些重要的考点成为必考的 热点 还可能在多个试题中重复考查 而多数考点尤其是 级要求的考点

8、可能几年才考到一次 成为 冷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时抓住热点 关注冷点 3 考点更为集中 纵观近三年全国各地理科综合卷物理试题 力学和电学考点所占的比例均在85 以上 且保持相对稳定 像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牛顿运动定律 抛体运动 圆周运动 天体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 动量守恒 安培力 洛仑兹力 带电粒子的运动 电磁感应 这些都是物理学的经典 也是每年考查的重点 4 关注基础 突出重点 四 考点热点分析 一 今年高考考点的分布 涉及内容 力学 电学涉及模块 必修1 必修2 选修3 1 选修3 2 选修3 4 选修3 5 现考纲与原考纲的考试内容与要求完全相同 要考查的一共有

9、77个知识点 级要求33个 和12个实验 其中力学36个 级20个 电学41个 级13个 单位制1个 1 质点的运动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一般以选择题出现 也会和其他知识点结合起来在计算题中考查 近年这部分内容的考查更趋向于对考生分析问题 应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 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v t图像 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另外 考生复习时还要注意与实际的生活应用相结合 二 今年高考考点热点分析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摩擦力 弹力是复习重点 这部分内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主要考查考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牛顿运动定律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其中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处理

10、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与静力学 运动学的综合问题 物体平衡条件等都是高考热点 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非常灵活 选择 实验 计算等题型均可以考查 二 今年高考考点热点分析 5 动量 机械能一直都是高考的考查重点 通常在计算题中考查 6 电场是电学的基础 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 电场性质 带电体在静电场中的平衡 通常在选择题中考查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等一般在计算题中考查 二 今年高考考点热点分析 4 万有引力定律 天体运动一直是选择题重点考查的内容 7 稳恒电流也是常考内容之一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串并联电路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流表 电压表 多用表的使用 伏安法测电阻都

11、是高考热点 多在选择题 实验题中考查 8 磁场中重点知识点有 磁场对电荷 电流的作用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通常在计算题中考查 二 今年高考考点热点分析 9 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是高考常考内容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导体切割磁感应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等更是高考热点 常在选择题 计算题中考查 10 交变电流部分一般在选择题中考查 交流电的产生及其变化规律 变压器的原理 远距离输送电中的线路损耗问题 描述交流电的物理量等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 二 今年高考考点热点分析 11 单位制中要掌握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在选择题中考

12、查 计算题中应用 二 今年高考考点热点分析 12 机械振动 机械波 特别注意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电磁波 通常会在选择题中进行考查 2010年新增内容 三 历年高考选择题考点分布 四 命题预测 选择题的结构可能如下 选择题 力学4题 电学3题 实验题 二力一电 计算题 二电一力 由于题量少 为了保证知识覆盖面和章节覆盖面 有些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可能是分散的 如力学 把平抛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 天体运动放在一起命制一道选择题 选择题尽量避免与非选择题的知识点重复 命题中常考查的知识点 力学 1 直线运动的规律 特别是运动图象 2 曲线运动的规律3 力与力的平衡条件4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5

13、 万有引力定律的综合应用6 机械波 电磁波7 机械能与动量 电学 1 电场的力与能的性质2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3 欧姆定律的应用 动态电路的分析4 磁场 磁场力 磁感应强度5 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 交流电 变压器 五 备考建议 2010如何备考 宏观认识 教材 考试大纲 高考说明 及高考真题既是命题的依据又是考生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 新课程理念最突出的就是三维目标 高考考纲中有一点就是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这是旧课程高考没有的 现就从三维目标角度审视考纲的变化 确定如何指导下一步备考 1 2010年高考复习备考计划 一 第一轮复习 基础复习 关键词 通览课本 夯实基础 系统知识 二 第二轮复习

14、专题复习 关键词 梳理主干 整合知识 强化重点 三 第三轮复习 综合复习 关键词 强化训练 增强能力 提高技巧 1 全面回归教材 2 精心编制学案 3 充分准备考试 1 举行二轮复习展示课 2 进行网上阅卷的模拟训练 3 有计划地进行理综合卷训练 4 做好模拟考试的准备工作 1 考前强化训练的类型 2 第三轮复习采取的具体措施 2 在指导思想上 要贯彻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精神 落实新课程高考命题的要求 体现新课程高考命题的特点 3 在教学研究上 要认真学习和研究2010年 考试大纲 和安徽 考试说明 明确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 把握新课程高考命题的目标内容和思路特点 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和

15、社会热点 准确把握复习内容 总结前段教学和复习的经验教训 研究制定下一段复习的计划和策略 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切实有效地做好不到百日的复习工作 4 在复习步骤上 一轮复习以知识点带热点 重在落实知识 适当联系实际 二轮以热点带知识点 进行专题复习讲座 重在培养重组整合知识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角度 多层次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要首先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 强化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夯实基础 练好基本功 正确处理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的关系 把握生活主题和社会热门话题 把握基本观点和主要知识点 整合知识结构 构建知识体系 第二要注重联系实际 恰当的

16、把握现实热点问题 第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 4 在复习内容上 第四要加强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 培养学生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能技巧 要训练答案语言的科学规范性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应试技巧 第五备考要注重学习考试说明 抓主干知识 透彻理解典型题 熟练掌握基本方法 适当降低难度 提高准确率 提快速度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经历实验的过程 规范表达 减少失分 5 在复习内容上 6 在教学与复习的渠道途经上既要加强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 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学习效益 课堂教学要贯彻课改精神和新的教学理念 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注重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感悟 切身体验 主动实验 主动探究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 不论应对哪种模式的高考 扎实的基础知识都是能力之本 创新之源 要依据考试大纲 考试说明 认真解读必修和选修模块中每一个知识点的考查要求 该记的要记准 该背的要背熟 特别要加强基础知识易混点 易误点 易漏点的矫正与训练 课堂训练题 单元测试题 月考题的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