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含答案.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30005831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含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浦信教育用心教育 1 2019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 分 1 按要求填空 5 分 1 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 七则 2 尽西风 季鹰归未 辛弃疾 水龙吟 3 琵琶行 中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 2 按要求选择 5 分 1 学校举办诗词大赛 为激励选手 需张贴标语 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A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B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C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D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2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 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任何一幅画 都有一个最佳的观赏距离 距离太近 美感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见着美

2、 距离本身能美化事物 更为准确地说 A B C D 二阅读70 分 一 阅读下文 完成第3 7 题 16 分 记忆与写作 我们一旦将 经验 区分为经历和对经历的体验 记忆在写作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 就不难理解了 经历是无法即时描述的 更无法使之客观化 我们所经历的事实 绝大部分转瞬即逝 我们无法做到一边 经历某件事 一边将它书写出来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 作家所描述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是记忆中的经历 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经历与写作之间的 时间距离 将这种距离的作用极端化和简单化 看来 也没什么道理 有一种说法 作家将个人的经历在记忆中保存得越久 写作将会越客观 就如同封在坛子 里的酒 时间越长 其味

3、道越醇正 如果情况果真如此 每位作家想必都应该在弥留之际才开始自己的创 作 不过这样的说法也提醒我们 将刚刚经历的事件立刻表达出来 的确更容易受到社会意识以及作家个 人的偏见 习惯 写作目的的影响 另外 经历在记忆中的发酵 也可以使经历的性质发生变化 在这个 过程中 时间距离确实起到了某种作用 有人十分形象的将写作比喻为反刍 草料进入牛腹 只是储存 未及消化 营养尚未被吸收 而写 作则是对记忆中的经历进行反刍 当然 反刍并不是一次性的 可以一而再 再而三地发生 也就是说 在生命的不同时段 只要愿意 作家随时可以对记忆中的任何一种储存物进行反刍 从而完成对材料的多 次使用 你和父亲去钓鱼 河边开

4、满了金银花 你们在烈日下坐了三个小时 最后在日落时分钓到了一条大 鱼 第二天 你去上学 把这件事告诉同学的时候 由于钓到大鱼并享用美食的骄傲尚未消退 你讲述的 重心也许会集中于那条鱼的大小重量 而那三个小时的完整信息自然会被简化 我们知道 讲述本来就是 一种选择性行为 通过选择 这个故事中有太多的内容被忽略掉了 记忆中的大部分元素仍然在酣睡 但 这不能说明这些元素不存在 只是经历在记忆中尚未充分发酵 假设二十年后 当你再次来到这条河边 浦信教育用心教育 2 你发现河流的原址上矗立着厂房 如果你猛然回忆起当初跟随父亲去河边钓鱼的情形 你是否会想起清澈 的河水 天空中的白云在水面上投下的斑驳阴影

5、是否有物是人非 沧海桑田之感 经历在记忆中的灵光重现虽然依赖于时间距离 但我要说的是 时间距离却并非是真正关键的因素 哪些记忆内容在时间的长河里沉渣泛起 取决于作家的召唤 这种召唤的契机多种多样 但经历的 重复 也许最为常见 重复 所引发的回忆究竟要将我们的意识导向何方 我们事先并不知晓 促使你回忆起与父亲去河边钓鱼情形的契机 也许是你再次回到那条河边 也许是你再次见到一朵 金银花或闻到一缕花香 此时 你是否会回忆起二十年前河边的金银花丛那醉人的幽香 回忆起温暖的阳 光下植物卷曲的叶子 在这里 现实境遇的真实感让位于回忆中感觉的真实感 这些被感觉所唤起的内容 可能是已经被我们 遗忘 的记忆 这

6、些内容其实仍然存在 只不过暂时沉睡在记忆之中 因此有人称之 为 非意愿性记忆 我们的理智总是希望将记忆简化成可以把握的内容加以储存 识别和归类 可实际上 写作有时就 是要敞开一个理性无能为力的世界 呈现那些曾被省略的非意愿性记忆 构成文学作品真正质地的 也许 不是可以被理智归类的现实 经验 而是有待完成的诸多可能性 节选自 文学的邀约 有删改 3 第 段加点词 发酵 在文中具体是指 2 分 4 为第 段画线句找一个例证 以下诗句合适的一项是 3 分 A 故人入我梦 明我长相忆 B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C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D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5 以下对 非意

7、愿性记忆 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 非意愿性记忆难以被理性驾驭 B 非意愿性记忆能被多种契机唤起 C 非意愿性记忆是一种被遮蔽的记忆 D 非意愿性记忆是一种未被储存的记忆 6 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3 分 A 记忆中的经历并不能保证是客观的 B 写出好作品需要合适的 时间距离 C 作家对记忆的选择和召唤是无意识的 D 被 遗忘 的记忆是文学的主要内容 7 河边钓鱼 的事例在文中重复出现 请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评析 5 分 二 阅读下文 完成第8 11 题 15 分 流沙中的弱水河 蒙语中的巴丹吉林 意为 绿色深渊 这片名叫巴丹吉林的沙漠 古称 流沙 从史前到不远 的

8、 17 世纪 这里一直草场茂密 风吹草低 牧人鞭梢儿撩起云彩 但是诗意的名字阻挡不了沙漠的进攻 疯狂的沙漠风云怒卷 摧枯拉朽 聚起黄沙和硬石 日日推进 沙漠强大的攻势使巴丹吉林所包含的绿洲 逐渐缩小 绿洲千百年来的顽强坚守和无奈溃退 让我感到了时间的强悍和傲慢 嗅到了与自然对抗的弥 天血腥 但是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额济纳绿洲和北部边缘的鼎新绿洲并没有被流沙掩埋 弱水河自始至终 都在它的身体之内发出嘹亮的歌声 以清洁的水质营养并支撑着巴丹吉林沙漠和它体内体外的两片绿洲 浦信教育用心教育 3 我不敢想象 如果没有弱水河 今天的巴丹吉林沙漠将会怎样 它的苍黄颜色 浩瀚凶猛的性格都不会被 我发现 我甚

9、至想 弱水河对巴丹吉林沙漠的光顾 滋润和穿越更像是上天的安排 我始终坚信 每一个生 命都有着自己与生俱来的生存能力和适宜环境 哪怕是一株毫不起眼的青草 藤萝和水藻 因此 我总觉 得巴丹吉林沙漠是幸运的 它的幸运当然就是弱水河了 其实 我早就应该想到 在干燥的沙漠 如果没有水 没有河流 我们的生命怎么会如此葱茏浓郁 呢 弱水河就在身边 可是我最初并没有发现它的踪迹 只是隐隐地感觉到 在近处或远处的苍茫之中 总有什么在沉默 在隐藏 在呼吸和奔走 这也正是我所忽视了的弱水河 它不事声张 自知自己的意义 和方向 当地人习惯将弱水河称作黑河 两者比较 我倾向于前者 古典 精美 悠远并张力四射 黑河 太俗

10、了 坦白得让人掀不起一丝想象的波澜 轻率 功利 直奔主题 省略过程 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 长期伏案和单调枯燥的生活 让我感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 而是一部 坏了多处的机器 少去了青草的茂绿和阳光的直射 夏天的一个傍晚 我走了出来 骑着单车 我行在满是粗大石粒的乡间公路上 夕阳在祁连雪山的头颅上耀着碎金 细微的东风带 着细微的黄尘 蛇一般急速游走 它们擦过了我的身体 进入到我的肠胃 但长久的沙漠生活 已使我逐 渐习惯了尘土满面和呼吸憋闷的感觉 公路两旁的白杨紧密相挨 一棵接着一棵 它们的枝桠相互挽着 再庞大的树林 也是一棵一棵的树组合起来的 每一棵树的生长就是树林的生长 一棵树的死亡也是一个 生

11、命的死亡 树还有我们身边更多的事物 都有自己的生命和尊严 村庄的炊烟像蛇 流动着向更高处的云彩靠拢 炊烟的呛人气息令我咳嗽几声 田地边的水渠里浊 水涌动 咕咕的声音很是好听 河水原本是干净的 它的浑浊其实是携带了沿途太多的浮尘 这渠水的响 声其实也就是祁连山积雪融化和弱水河的响声 我们都在水和泥土 空气中活着 河流存在 我们就存在 河流支撑并运载着我们的一切 在鼎新 绿洲 弱水河的流动舒展着人的生命 也舒展着树木 花草和鸟儿的生命 村庄的远处 是泛着雪一样盐碱的草滩 数匹马儿 驴子和黄牛在上面脚步缓慢 它们落在夕阳下 面 低头吃着弱水河赐给他们的青草 再往远处就是戈壁滩了 稀疏的骆驼草摇着绿色

12、 它们带刺的身体 似乎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身体内那些来之不易的水分 它们比人更懂得珍守自己 戈壁是干燥的 它满身的沙砾像是巴丹吉林松动的皮肤 一波一波的流沙犹如大地的皱纹 朝向天 空张开巨大的喉咙 它在春秋季节连绵的风暴仿佛一声声震天动地的嘶吼 上天和我们都看见了 可是 上天睡着了 无动于衷 我们只能看着 听着并忍受着 我们的力量小得出奇 更远处就是黄沙涌动的沙漠了 一色金黄的沙漠 仿佛不确定的陷阱 一阵狂风就又是一副模样 一阵风后 一座沙丘堆在这里 张开眼睛 就不会再是原来的那座沙丘了 沙漠的变化如此迅速和隐秘 当沙漠战胜河流 风暴袭击我们 我们究竞会不会随着无力的河流走向腐朽 至少 现在是

13、不会的 弱水河就在我们的左侧 它的影子在巴丹吉林的每寸肌肤上缭绕 河流的影 响其实就是生命的影响 河流和它运载的水滴 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和两片绿洲的血液与骨髓 生生不息 活跃在巴丹吉林沙漠的每一寸肌肤 它让我们心存感激 节选自 沙漠之书 有删改 8 有人认为第 段画线部分可以删去 你认同吗 请说说你的看法 4 分 9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 段画线部分 3 分 浦信教育用心教育 4 10 第 段在全文的构思中有重要作用 请加以分析 4 分 11 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4 分 三 阅读下面的作品 完成12 14 题 8 分 和徐都曹 南朝齐 谢眺 宛洛 佳遨游 春色满皇州 结轸 青郊路 回瞰苍江

14、流 日华川上动 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 桑 榆萌道周 东都已俶载 言归望绿畴 注 徐都曹 徐勉 都曹 官名 宛洛 南阳和洛阳 这里指建康 皇州 帝都 指建康 结轸 停车 俶载 指农事伊始 12 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 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1 分 A 乐府诗选 B 古诗菁华 C 诗余选集 D 律诗集粹 13 下列关于本作品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叙述与写景结合 B 寓情于景物之中 C 用典而不失自然 D 铺陈和比喻兼用 14 你认为本作品哪一联写景写得最好 请赏析其妙处所在 5 分 四 阅读下文 完成第15 20 题 19 分 项经传 公讳经 字诚之 号怡庵 襄毅

15、公长子 成化丁未成进士 明年 授南京福建道御史 奉命简阅内 库 内库向为豪贵人掌 公既至 循故实 稽录羨余 无敢冒利者 比又视南城 南城肃然 为御史者 七年 倔强有父风 升太平府知府 至则叹曰 嗟乎 太平 建康南屏也 实国家股肱郡 然民贫矣 不宽不可 于是身抚循之 流亡来归者万计 移治临江 临江与袁 筠诸郡接壤也 土寇剽逸 出没其间 民无休居 公至 悯然曰 夫临江 与太平异也 寇勿击 民勿宁 乃立捕诸豪贼百八十人置之法 一郡大治 浦信教育用心教育 5 逾年 临江饥 有司方请赈 公曰 民饥甚矣 必请而赈 是坐以待毙也 赈而勿请 罪在太守 宁以一身活数万人 于是发府库金五千有奇 建和籴之法 民赖以

16、存治 而监司督赋方急 公入争曰 化理以民命为重 民惫矣 以杖驱之 是束羊加石而沉之渊 直速死耳 民尽死 赋从何出 继而岁 大稔 民感德报称 赋入为诸郡先 时中官刘瑾用事 权擅天下 天下吏多赂瑾者 其有司以上赂各有等 公勿赂 瑾怒 或以告公 公曰 人各有志 彼乌怒 即怒 吾命耳 卒弗赂也 居无何瑾诛诸赂者皆败台谏荐公抗直可大用 公曰 吾乃今可休矣 遂具疏请老 以江西右参政致仕 节选自 槜李往哲列传 注 羡余 赋税的盈余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 分 1 循 故实 2 比又视 南城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 分 1 稽 录羡余 A 登记B 仔细C 核查D 延迟 2 无敢冒 利者 A 侵犯B 贪占C 冒充D 盗窃 17 把第 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 分 民饥甚矣 必请而赈 是坐以待毙也 赈而勿请 罪在太守 宁以一身活数万人 18 用 为第 段画线部分断句 3 分 居无何瑾诛诸赂者皆败台谏荐公抗直可大用 19 第 段分别写项经治理太平府和临江府 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请分析其原因 3 分 20 第 段写到 监司督赋方急 项经与他论理 很有说服力 请加以分析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