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组织设计(整理版)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9979732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施工组织设计(整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模板施工组织设计(整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模板施工组织设计(整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模板施工组织设计(整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模板施工组织设计(整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板施工组织设计(整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施工组织设计(整理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哈尔滨大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审 批:李卫国 编 制:梁晓宁 编制日期:2009年 04月20日 可编辑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B1-07 (A1监)工程名称群力新苑小区A52栋编 号致 黑龙江清宇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监理单位)现报上关于 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技术文件,请予以审核。序 号名称及类别编 制 人1 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梁晓宁技术负责人(签字):施工单位名称: 申报人(签字): 年 月 日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 月 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监理单位名称: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 月 日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C2-01-2工

2、程名称群力新苑小区A52栋编 制 人梁晓宁部 门审 批 意 见责 任 人项目经理部审批项目负责人:年 月 日技术负责人:年 月 日质量负责人:年 月 日安全负责人:年 月 日公司级审批技术部门负责人:(公章)年 月 日质量部门负责人:(公章)年 月 日安全部门负责人:(公章)年 月 日生产部门负责人:(公章)年 月 日总工程师:(公章)年 月 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公章)年 月 日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群力新苑小区A52栋 建设单位:哈尔滨综合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哈尔滨大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

3、勘察单位: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建设地点:群力工农大街与群力第七大道之间,灵江街西侧 建筑性质:高层住宅 建筑面积:12838.52平方米,其中地上11219.78平方米(含1/2阳台);地下618.74平方米。开竣工日期:2009年04月15日2010年12月31日2.建筑层数:地上18层,地下1层 建筑总高度:58.80米(室外地面至女儿墙檐口)3.建筑功能布局:地上18层,为单元式住宅;地下1层,为设备用房及住宅用丁类储物间。4.建筑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类别:3类合理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 抗震设防类别:丙类防火设计建筑分类:高层二类民用建筑 耐火等级:一级二、施工

4、准备本工程采用钢木支撑,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注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三、施工组织1、支模顺序本工程砼标号以及在组织施工时,采取柱与顶梁板分别浇注的施工方法。故先支柱模后支梁板施工组织方式。2、模板形式的选择和投入 1)模板安装及支撑形式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工期和合同的质量要求,本工程的框架柱和框架梁模板采用钢模板, 顶板全部采用=18mm厚的竹胶模板支设(板按清水砼施工);柱加固采用拉片、木方及钢筋套箍,支撑采用钢管与拉线组合;梁支撑采用钢管,梁底采用(现场现刨平的)5070木方;板底支撑采用钢管,板底采用5070木方。2)模板投入根据建设

5、单位提供的工期,模板及支撑材一次性投入三层的模板用量,用来保证在施工中周转使用,具体用量如下:主要模板及支撑材计划一览表名称型 号数 量钢模板各种型号10000连接角模各种型号1000延长米木 方 4m长 50706500根钢 管2m长7200根钢 管4m长3000根钢 管6m长2000根3、柱模板施工1)加固及校正方法柱模采用钢模板,采用12钢筋套套1010木方加固;柱垂直加固采用钢管及拉链校正。2)定位方法在板砼达到终凝后弹线,在柱根部位按线焊420,以固定柱根部模板。3)质量要求及施工要点A、框架柱支模前,必须清除柱跟部的垃圾、焊渣,并经质检员验收后方可支模。B、柱模支完后,必须纵横拉通

6、线校正柱位,保证柱行列通线。C、对于边柱、楼梯间或有预留洞口等处的柱,在首层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其位置和垂直度,以上各层施工时,皆以首层为准进行施工,保证上下通线,整体垂直。D、在柱头与框架梁交接处,应尽可能采用钢模板,当剩余尺寸不符合模数时,故该处采用木模板拼接,要求拼接时模板必须垂直、上下通线、转角规方、拼缝严密。该处列为重点检查部位。E、柱垂直度分两次检查校正,即在浇注砼前要检查校正垂直度,合格后浇砼;在砼浇注完成后要再次检查校正柱垂直度。通过两次检查控制,保证柱的成品质量。5、梁板模板施工1)支模方法梁板水平及竖向支撑皆采用钢管支撑,梁采用钢模板,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大平模。如图:2)具

7、体要求A、起拱梁板跨度4.0m时应预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3B、模板标高及平整度控制标高控制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梁板支撑铺设完毕后采用水准仪对水平支撑的标高进行抄测,调整标高差。这一步是顶板模板平整的前提。第二次在梁板模板铺设完毕后,对模板的标高和平整度纵横挂标高线或以水准仪跟踪抄测,模板缝隙以塑料胶带密封,相邻模板表面高低差不得超过1.5mm。C、隔离剂所有模板在支模前应刷脱模剂,脱模剂应涂刷均匀、连续。D、连续梁的底模和侧模通线的控制连续梁的底模和侧模必须拉通线校正,加固牢固后,方可继续支设顶板模板。E、成品保护每层模板支完后,必须将模板表面清扫干净,二次支模时,如需拼

8、模,模板必须在加工场加工完毕后使用,不得在现场加工,以免锯末污染梁板和柱头。F、砼浇注过程的模板保护顶板砼浇筑时必须设专人看模,如发现有跑模,胀模现象,应及时处理,如发现其它问题应及时上报。6、特殊部位门厅处支撑加固方法一层门厅处顶板支撑直接座在土层上,地基承载力低,基础易产生下陷问题,因此必须进行加固处理。方法是在每排支撑立柱的下部每隔500mm左右砸入一根1010木方短桩,以挤密土层,提高地基承载力。然后在木桩上并排铺上两根1010木方,木方上面在铺钢模板找平,从而形成模板竖向支撑体系的基础。地基加固处理完毕后,必须派专人检查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一步施工。7、楼梯模板1)支模方法楼

9、梯踏步模板采用大平模及木方施工。楼梯底模及缓台板、梁采用钢模,下部用1010木方加固,踏步侧模采用定型大平模。2)质量要求及施工要点A、每层框架梁支模完毕后,应复核楼梯井的净尺寸,使之符合设计宽度。B、楼梯间为重点检查部位,必须严格控制砼构件的尺寸和表面观感。C、楼梯梁侧模加固牢固,不得倒帮、胀模。8、模板拆除措施1)拆摸时间现浇结构的模板及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应符合以下标准:A、柱和梁侧模板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时损坏,方可拆除。B、顶板模板在砼强度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结构类型结构跨度达到设计强度板22L885075100梁8875100悬臂构件221002)具体要求A、拆

10、摸必须有拆摸申请书,经技术员复合砼强度报告符合上表要求后,签字同意方可拆摸。B、模板拆除时,必须搭设操作平台作业,所拆除的模板必须人工传递至地面,不的高空抛掷,对楼板产生冲击荷载。C、所拆除的模板应及时分类码放整齐,模板堆放高度应符合楼板施工荷载要求没,不得超高。四、模板设计计算1、柱加固验算本工程柱及梁采用对拉螺栓,采用M14螺栓纵横向间距700mm, Pm=4+1500/15+30*1.0*1.0*2.51/3=4+45.24=49.24KN F= Pm*A=49.24*0.7*0.7=24.12KN24.5KN 符合要求2、顶梁板计算1)底板承受荷载汇集: 底模板自重力 0.30.25=

11、0.075KN/m 混凝土重力 250.20.8=4.0KN/m 钢筋自重 1.00.20.8=0.16KN/m 振动荷载 2.00.25=0.5KN/m 竖向荷载 4.735KN/m 3、竖向支撑验算设钢管支撑,截面为552.6mm,间距为1000mm,在支撑设上中下三道水平拉结则 L0=L/2=3.9/2=1800mm d=100/21/2=70.7mm I=70.7/4=17.68 =1800/17.68=101.8强度验算 N=4.7351.0=4.735KN N/A0=4.735103/552.6=8.7510N/mm2 符合要求稳定性验算 91 =2800/101.8=0.27 N

12、/A0=4.735103/0.27552.6=9.210N/mm2 符合要求五、安全技术要求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结件上和支撑上攀登上下,不得在同一垂直面上拆装模板,支设大于3米的柱,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操作平台,低于3米可使用马凳操作,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高空构筑物支模板时,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拆模作业时,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模板堆放按规格尺寸,分类放置,制定场地,摆放合理,防止倾倒,堆高不得大于两米,且设固定立柱维护。挂标识,便于使用。模板拆除前,要经工地技术负责人,确定达到规范要求后,有序拆模,及时堆放,随拆随运到指定堆放场地,防止钉子扎脚,拆模与安装模板要有工号的联合验收且与混凝土强度报告相符,保证安全与质量。六、钢模板施工技术措施 组合钢模板又称组合式定型钢模,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组合模板。用它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即可事先按设计要求组拼成梁、柱、墙、楼板的大型模板、整体吊装就位,也可采取散装散拆方法,灵活方便。1、 配板设计 要保证构件的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 要使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新浇混凝土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各种施工荷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法律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