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跟踪训练1第一部分学科能力提升二空间定位能力.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972419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跟踪训练1第一部分学科能力提升二空间定位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跟踪训练1第一部分学科能力提升二空间定位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跟踪训练1第一部分学科能力提升二空间定位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跟踪训练1第一部分学科能力提升二空间定位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跟踪训练1第一部分学科能力提升二空间定位能力.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跟踪训练(一)一、选择题(2015武汉调研)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末要将单位GDP能耗降低16%,要顺利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对碳排放进行模拟预测。预测时,必须以技术进步和经济平稳增长为前提。下图是我国南方某省的20102050年碳排放高峰预测曲线。据此完成12题。1对该省的碳排放模拟预测可以忽略的因素是()AGDP增长率 B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C产业结构的调整 D当地气温的季节分布解析碳排放量的变化首先与GDP增长率有关,GDP增长率直接影响着能源的消耗数量,故A项错误;能源消费结构直接影响着矿物能源的消耗数量,进而影响碳排放量,故B项错误;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着能源的消耗数量,也

2、就影响着碳排放量,故C项错误;某地气温的季节分布对每年的能源消耗总量影响很小,故D项正确。答案D2下列关于该省20102050年的碳排放预测,表述错误的是()A碳排放量高峰峰值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形曲线B随着能源结构的优化,碳排放高峰峰值可能会减小C单位产值的能耗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形曲线D技术进步可能会使碳排放高峰峰值出现时间提前解析据图中曲线变化特征可知,该省20102050年碳排放量高峰值先上升后下降,故A项不符合条件;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矿物能源消耗量可能会减少,碳排放量高峰值可能会减小,故B项不符合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单位产值的能耗会持续下降,故C项

3、符合条件;随着技术的进步,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后期碳排放量会减少,所以碳排放量高峰值出现时间会提前,故D项不符合条件。答案C(2015湖北七市(州)联考)下图表示甲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产业状况。完成34题。3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甲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乙地区阶段I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阶段甲乙两地区都实现了产业升级甲地区的低端产业转移到了乙地区A B C D解析甲地区阶段和阶段产业都较乙地区产业低端,说明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甲地区高,故正确;阶段甲地区和乙地区产业都实现了升级,说明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阶段高,故正确;从图中能看出,阶段之后阶段之前乙地区的低端产业转移到了甲地区,为乙地区的产业

4、升级提供了空间,故错误。故A项正确。答案A4图中箭头“”表示产业转移,某产业发生转移的原因是()A阶段两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B阶段甲地区劳动力工资水平低、数量多C两阶段甲地区市场更为广阔D阶段后期乙地区该产业的区位优势殆尽,而甲地区区位优势明显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阶段之后阶段之前乙地区的低端产业转移到了甲地区,说明乙地区该产业的区位优势减弱,而甲地区有发展此类产业的区位优势,故D项正确;阶段两地的产业为中低端产业,所以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故A项错误;从图中看不出两地的产业是否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故产业转移的原因不一定是劳动力具有优势,故B项错误;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乙地区,所以市

5、场不一定更为广阔,故C项错误。答案D(2015河南测试)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地块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下图为某国耕地平均复种指数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5该国复种指数最高的地区位于()A河流上游 B山地C平原 D人口稀疏地区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复种指数最高是171%,该地区位于湄公河沿岸,地形平坦,故B项错误,C项正确;湄公河自北向南流,复种指数最高的地区位于河流的下游,故A项错误;复种指数最高的地区地形平坦,适合农业发展,所以是人口密集地区,故D项错误。答案C6下列关于该国洞里萨湖的叙述,正确的是()A湖水季节性变化小B湖水与河水之间存在互补关系C由于上游兴修

6、水利,湖面逐年增大D由于水量小,该湖泊及周边河流基本不能通航解析洞里萨湖湖水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降水补给,而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故洞里萨湖湖水的季节变化大,故A项错误;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510月,雨季时湄公河河水暴涨,河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湖中,减轻了湄公河下游的泛滥,而11月次年4月降水少,河流流量变小,水位下降,洞里萨湖湖水补给洞里萨河,故湖水和河水之间有互补关系,故B项正确;河流上游兴修水利,可以调节湖泊的水量,丰水期河水经洞里萨河倒灌入湖中的水量减小,湖面会缩小,故C项错误;该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所以该湖泊和周边的河流可以通航,故D项错误。答案B(2

7、015石家庄质量检测(一)经济适用住房是由政府出资扶持建设的社会保障住房,是国家为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如下图示意北京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布局比重。读图,完成78题。7关于北京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布局的分析,正确的是()A南部地区比重最大 B呈向外扩散的趋势C四环以内比重减少 D建设速度西部快于东部解析从图中的数字比较可知,东北和西北经济适用住房的比重大于西南和东南的比重,故A项错误;五环以外经济适用住房的比重在第二阶段明显上升,说明城市经济适用住房分布呈向外扩散的趋势,故B项正确;三环至四环经济适用住房的比重在第二阶段上升了,故C项错误;西北经济适用住房比重在第二阶段降低了,而西

8、南变化不大,东南方向建设比重增加了约一倍,所以东部的建设速度较西部快,故D项错误。答案B8影响北京经济适用住房项目选址的首要因素是()A交通条件 B环境因素C就业地点 D土地价格解析经济适用住房是国家为了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所以首先考虑的是房价,而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是土地价格,故D项正确。答案D(2015太原模拟)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下图是20002010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比。图中的系

9、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据此,完成910题。9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人口密集省份 B山地丘陵地区C水源短缺地区 D经济落后省份解析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包括缓慢降低地区和快速降低地区。依据题干中“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越大”可知,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5(初始人口密度)系数绝对值最大,且为负值,表明较高的初始人口密度是促使人口迁出的“推力”,从而导致人口密度降低。初始人口密度大,则该地人口密集,故A项正确。答案A10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A初始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大B医疗条件好,人口自然

10、增长较快C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D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拉力”解析从图中可看出,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人口密度的变化,但目前,社会经济因素在人口变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影响程度远大于自然因素。由题干可知,长江三角洲为人口密度变化快速增加区,从第一幅图中可以看出6(国内生产总值)系数最大,这表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口密度增加的“拉力”,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具有发达的经济和较高的工资水平、生活水平,对外来务工人口有很大的吸引力;图中的5(初始人口密度)也较大,表明即使初始人口密度大,但是依旧为人口密度增加快速区,这主要是因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形成的巨大拉力

11、,掩盖了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所产生的推力,故C项正确。从图中能看出初始人口密度较大,但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与资源、科技、消费水平有关,与初始人口密度无关,故A项错误;从图中看不出医疗条件的好坏,医疗条件好会吸引更多人口的迁入,人口的机械增长较快,故B项错误;交通密度与人口密度变化呈正相关,说明交通通达度高会吸引人口迁入,但不是主要“拉力”,故D项错误。答案C(2015湖北八校联考)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下图是某处边石坝景观及其纵向剖面图,剖面呈现黄白相间的纹理。进

12、一步研究发现白色是碳酸钙,黄色是泥土。读图回答1112题。11关于边石坝生长速度最快部位的判断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A因为A处是边石坝最高凸起点,水体最薄,碳酸钙沉积最快BB因为B处流速最快,碳酸钙沉积最快CC因为C处受凸起阻挡,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物质最易沉积DD因为D处位于钙化池内,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最易沉积解析由题干信息“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可知,图中的A处是边石坝最高凸起点,水体最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沉积最快,

13、生长最快,故A项正确。答案A12根据边石坝黄白相间纹理,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季风气候区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雨季时,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泥沙不易沉积,纹理呈白色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沙量大,钙化沉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A BC D解析边石坝出现黄白相间纹理,说明该地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强弱不一,这与当地的降水季节变化大有关,因此其可能形成于季风气候区。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沙量大,钙化沉积物中混有泥沙,所以纹理呈黄色;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故B项正确。答案B二

14、、综合题13(2015山西质监)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挪威是南北狭长的山国,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西海岸多峡湾地貌,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下图分别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分布状况和甲半岛峡湾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1)描述图中甲处所在山地的地形特征。(2)说明挪威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3)分析地形对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两侧河流航运的影响。(4)简述地形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主要城市分布的影响。解析(1)地形特征主要从山脉走向、坡度变化,特殊地貌三方面分析。根据图中图例可知山脉的走向及地势特征,该地主要为冰川地貌。(2)据图可知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冰川侵蚀形成谷地,之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谷地下部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地貌。(3)通过图中的图例,对比图中东西坡的河流落差、流程长短、流速等分析地形对水运的影响。(4)通过对城镇分布位置的分析,可以看出地势低、地形平坦和海岸线曲折、海运便利的地方是城镇主要分布的地区。答案(1)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较陡峭,东南坡较和缓;冰川地貌广布。(2)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地,之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谷地下部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3)西侧地势陡峻,河流短小,落差大,水流急,不利于水运;东侧地势较平缓,河流流程较长,水流较和缓,有利于水运。(4)半岛边缘及南部地区,地势较低,地形较平坦;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