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9967217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傅其林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批评理论 导论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背景与基本特征 一 背景 1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制度 世界大战 消费社会 地球村 一战 二战 消费社会 地球村 2 哲学人文思潮 现象学 心理学 语言学 人类学 后现代哲学 3 文艺潮流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大众文化 TouristsII1988 autobodyfiller fibreglassandmixedmedia withaccessorieslifesize DuaneHanson Youngshopper1973 polyesterandfibreglass polychromedinoil withacce

2、ssorieslifesize 2002年巴黎秋装展 由JulienMacdonald设计 2002年巴黎秋装展 由JulienMacdonald设计 2002年巴黎秋装展 由JulienMcdonald设计 二 基本特征 1 20世纪以前西方文论的发展及其基本特征 1 古希腊罗马文论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和谐理想 2 中世纪文论 神学文论 神圣性 3 近代文论 浪漫主义文论 现实主义文论 现代性 雪莱 诗卫 DefenseofPoetry 1821 2 20世纪西方文论的基本特征 1 两大主潮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语言科学马克思主义 卡夫卡 变形记 2 两次转移 作品中心与读者中心俄国形式主义

3、接受美学 3 两个转向 非理性转向与语言论转向弗洛伊德学说无意识 三 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主要流派 从总体上讲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时期 即现代主义主义时期和后现代主义时期 现代主义时期主要从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后现代主义时期主要从二战后开始 主要流派有俄国形式主义 新批评 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象学 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 女性主义 后殖民主义 新历史主义等 1 四大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 人的解放与政治民主现象学 存在主义 阐释学 真理与意义精神分析 欲望与病变形式主义 文学性与意义 2 推演发展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历史主义文化研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 导论

4、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简介 西方马克思主义 WesternMarxism 以1923年出版的卢卡奇的 历史与阶级意识 和柯尔施的 马克思主义与哲学 为标志性的起点 包括一大批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哲学家 思想家 构成了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部分 卢卡奇本雅明阿多诺巴赫金马尔库塞萨特阿尔都塞葛兰西布莱希特詹姆逊伊格尔顿 二文艺理论基本观点1 文学艺术理论原创性概念 文化工业 灵韵 物化 机械复制艺术 艺术话语 狂欢化 新感性 解异化 形式的意识形态 文化逻辑 审美反映 审美意识形态 文化唯物主义 情感结构 沉默 征候阅读 多元决定 发生结构主义 认知图绘美学 2 重视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 认为文艺是审美

5、的 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可以说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3 艺术何为 意大利的葛兰西 AntonioGramsci 1891 1937 是20世纪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是监狱中遭百般折磨写下的32本2848页的 狱中札记 在此著作中他以实践哲学即马克思主义的名义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文化霸权理论 4 关注当下的文化现实 对不断升温的大众文化给予辨析 既有本雅明对摄影 电影等大众文化的积极肯定 也有阿多诺对文化工业所带来的意识形态神话的尖锐批判 还有英国伯明翰学派如威廉斯 霍尔对电视等媒体文化的负面性和受众的不同选择的研究 还有詹姆逊对晚近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图绘 形成了现代马克思主义

6、的文化转型 第一节卢卡奇 Gy rgyLuk cs 1885 1971 匈牙利著名哲学家 美学家 文学批评家 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革命活动家 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 一 生平与著述 他也许是20世纪命运最波折的人之一 顺境时 当教授 做院士 当部长 逆境时 多次遭受批评 甚至被开除出党 流亡国外 卢卡奇生平 doc 心灵与形式 1910 现代戏剧发展史 1911 小说理论 1917 历史和阶级意识 1923 十九世纪文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 1937 现实主义史论 1939 哥德及其时代 青年黑格尔 1948 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 1948 理性的毁灭 1954 审美特性 1963 社会存

7、在的本体论 1973 二 基本观点 第一 文学的总体性 第二 审美反映论 第三 坚持现实主义文学理论 强调文学的历史性和真实性 典型性 人民性 政治性 三 原典阅读 GeorgLuk cs Realisminthebalance卢卡契 现实主义辨 F E4 BA 8C E5 8D 81 E4 B8 96 E7 BA AA E8 A5 BF E6 96 B9 E6 96 87 E8 AE BA20100901 E6 9C AC E9 9B 85 E6 98 8E ppt 2February1882 13January1941 wasanIrishwriterandpoet widelyconsi

8、deredtobeoneofthemostinfluentialwritersofthe20thcentury AlongwithMarcelProust VirginiaWoolf andothers Joycewasakeyfigureinthedevelopmentofthemodernistnovel HeisbestknownforhislandmarknovelUlysses 1922 Othermajorworksaretheshort storycollectionDubliners 1914 andthenovelsAPortraitoftheArtistasaYoungMa

9、n 1916 andFinnegansWake 1939 第二章现象学 存在主义 阐释学 这章把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阐释学放在一起介绍 是考虑到存在主义 阐释学是在现象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者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当然 这三种文艺理论各自有着不同的旨趣和着力点 一 现象学 EdmundHusserl 1859 1938 现象学在现代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哲学运动 它以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为奠基人 胡塞尔在1900年出版了影响深远的现象学经典之作 逻辑研究 对19世纪的心理主义和物理主义进行了彻底地批评 提出了现象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虽然胡塞尔的主要贡献是现象学哲学的建构 但是也直接涉及文艺美学问题 如

10、艺术直觉与现象学直观 纯粹现象学通论 等 1 胡塞尔涉及美学问题的重要理论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 完善了意向性理论 intentionality 意向性概念涵盖了现象学的全部问题和最核心的关键词 它不仅是指人的意识 而且涉及行为问题 准确地说就是意识行为与其所意指的对象之间的关系 意向性的基本结构由意向行为和意向对象构成 意向行为决定意向对象的存在 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 一定的意向行为必然伴随着相应对象的呈现 同时意向对象的存在总有意向行为 两者相互关联 bracketing 第二 悬搁 加括号 是现象学的基本方法 是现象学还原的重要部分 这就是排除对对象的存在和历史的信仰 把关于世界的荒谬解释悬

11、置起来 世界仍然在那里 依然如其所是的存在着 Knowledgeofessenceswouldonlybepossibleby bracketing allassumptionsabouttheexistenceofanexternalworld Thisprocedurehecalledepoch 这种现象学态度事实上与审美态度是一致的 文艺审美就是不具有现实判断的特征 是一种凝神观照 不带有任何 认之为真 的纯粹性 审美的非功利性态度 第三 现象学在还原法基础上进行本质直观 和传统的具有个别性而无普遍性的直观不同 它是直接的看 不只是感性的经验的看 而是作为任何一种原初给予的意识的一般的看

12、 是一切合理论断的最终合法根源 eideticintuition or essentialintuition 胡塞尔区别了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两种形式 感性直观涉及对个别具体事物的直观 具有个体性 而本质直观涉及到普遍性和本质性 但是要以感性直观为基础 这是与审美问题相关 Thewayweknowsensibleobjectsiscalled sensibleintuition Thewayweknowthesecategoriesisthroughafacultyofunderstandingcalled categorialintuition 文艺作品作为审美经验的幻觉性的和臆想性的客体 是

13、创造性想象的构成物 是想象地和意向地存在的 审美对象既不是存在的又不是非存在的 而是意向性的意向行为和意向对象的交互的产物 是主客体融合的对象 心物感应的中国文艺美学 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 声相应 故生变 变成方 谓之音 比而乐之 及干戚羽旄 谓之乐 乐记 意境 情景交融 2 现象学文艺理论与美学尽管胡塞尔没有过多地探讨文艺理论 美学问题 但是他开创的现象学哲学对20世纪的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甚至直接就进入美学领域的问题 第一 早在1908年 康拉德WaldemarConrad 1878 1915 就把胡塞尔的现象学应用于音乐 诗歌等艺术对象的分析

14、著有 审美对象 Theaestheticobject Aphenomenologicalstudy 一文 Worksofart oraestheticobjectsareidealobjectsintheHusserliansense Conradsays whichwecanconstitutethroughfantasybutwhichhavenoactualattributesofexistence asobjectsinnaturedo Hetalksabouttheessence Wesen ofaestheticobjectsasopposedtotwoothertypesofob

15、ject objectsofnatureandgeometricobjects Theheartofthematterseemstolieintheconceptofdependence Abh ngigkeit Objectsinnaturearecomposedofanumberofpropertiesthatexistinarelationof lawfuldependence oneachother Objectsinnaturepossessthecharacterof reality Geometricobjects thoughnot real likeobjectsinnatu

16、re aresimilartoobjectsofnatureinthattheirqualities too aredependentoneachother Aestheticobjects however arepurelyidealobjectsandpossessnocharacterofreality Theyhave intentionalobjectivity thatis anobjectivitythatarisesastheresultofanintentionoftheircreator TheirconstituentpropertiesexistinarelationnotclearlydefinedbyConradbutclearlydifferentfromtherelationofdependencewefindamongtheconstituentpropertiesofobjectsofnatureandgeometricobjects 第二 盖格尔 MoritzGeiger 1880 1937 的 艺术的意味 也是20世纪初期的重要现象学文艺美学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