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应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月考八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943664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应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月考八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应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月考八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应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月考八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应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月考八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应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月考八 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月考八)试题(扫描版)1【答案】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依据关键信息“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解答。君主专制下,君主是世袭的、终身的;实行官僚政治,中央与地方官员一概由皇帝任免,而封建社会是家国同构的,D项正确。A、B、C三项无从体现。2【答案】B 由“宋代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可知其官称沿用了唐制;由“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可知AC错误,宋代官员的职掌与官称是分离的,所以B对,D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来。3【答案】D选项AB是导致所说的城邦人数不宜过多的主要

2、依据,但不能作为人口过少的主要依据,材料强调“共同体的人口应当能够足以保护自己,反对侵略”说明当时雅典还不提倡殖民扩张,所以C错误,正确答案为D。 4【答案】C试题分析:这段材料把雅典国家比喻成一条船,而且没有船长,可以据此分析材料在说雅典民主政治;由“当对风浪的恐惧使水手们保有理智并服从瞭望者的命令时,他们令人钦佩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可知是在说雅典民主制的优点;而“当他们思想不再一致时,其中一些人主张继续航行,另一些人强迫瞭望人停靠码头,还有一些人撒了网,其他人阻止撒网并命令收帆,结果反而在靠近海岸时和港口里造成了船难”则是在说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根据尝试可以知道,雅典那么多公民,思想不一致

3、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作者想要表达的应该是C。5【答案】B 试题分析: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唐太宗没有对门下省不满,A项错误;为兆民之利益,希望门下省发挥重要作用,B正确;材料只论及中书、门下相互关系以相检察,没有涉及尚书省,C项错误;中书、门下相互制衡,使决策有利于老百姓,加强皇权,分散相权,并没有涉及民主政治,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6【答案】D 语出明夷待访录辟方镇黄宗羲从限制君权出发,提出“复方镇”,把中央权利下放到方镇,这样可以既限制膨胀的君权,又可以防止割据之害。但由于其历史限制,不能提出新的地方行政制度。B

4、,C概括不准确,跟黄宗羲的意见相反,A概括不全面,只概括了第一句的意思。说第一句的意思是要给后面提出设方镇以克服分封制、郡县制弊端做铺垫。D正确,概括全面准确。7【答案】C 8【答案】C9【答案】B 战国时期国家权力逐渐加强,故A与史实不符;李悝实行平籴法,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但古代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生产具有脆弱性,一旦上产失调,生活无着落,可能就会铤而走险,沦为“盗贼”,故B项正确。C、D理解片面,与题意不符。10【答案】B 古罗马属于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奴隶被看作是“会说话的工具”,因此,法律不会协调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故A项错误;“不得因债务私自拘禁负债人”,体现不出C项;通过材

5、料可以得知,古希腊、古罗马都通过法律法规保障负债人的权益,有利于民主、法制的巩固。故选C项。11【答案】C试题分析:A项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材料中没有体现相关内容,而且假如这个正确,那么也不会出现材料中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样的事件发生了。因此排除A项。B项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这个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说的是对于有关神明的不同意见者;C项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雅典民主制的弊端,是一种多数人的暴政,个人的声音和思想会被抹杀。所以答案选C。12【答案】B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18世纪发展的经济同行”,此时正值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尽管经济快速发展,但

6、工业资产阶级没有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因此是保守主义政治,故B项正确;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的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故排除AD项;C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13【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国大革命是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民主的斗争,故说是“战斗的玛丽安”; 第二帝国实行帝制,民主政治出现曲折,玛丽安被迫转入地下;1875 年宪法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玛丽安置于巴黎市政厅前;20世纪40年代法国被法西斯德国占领,玛丽安被诬蔑为“厚颜无耻的妓女”。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共和国时期,人民推崇宣扬“玛丽安”,君主制和专制时期则受到诬蔑和

7、诋毁,故B项正确。14【答案】B因为美国是从资本主义的英国殖民地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中世纪指的是欧洲封建社会)。15【答案】A美国成立后有大州与小州的矛盾,也有北方州与南方州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l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人数各州平均出两名,体现了州权平等的原则。众议员则按各州人数比例进行分配,这样解决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16.【答案】D17.【答案】C18【答案】C 托克维尔是法国历史学家,“大革命”指的是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摧毁了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废除了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它东西”,从而使法国“不可能成为自由民族”

8、。可见,他反思的是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所带来的弊端,故选C。19【答案】B20【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中“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分析是围绕汉代人才选拔制度而产生的争论,题干中左雄建议改变察举制,而遭到张衡的反对,主张继续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进行选官。21【答案】D 根据排除法来做,A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B项说法错误,美国参议员任期六年,相互交错,每隔两年改选约三分之一席,因此应选D项。22【答案】B 23【答案】D24【答案】D 本段话的含义是:落后的清政府虽然反抗英国侵略是正义的,但结果却失败了;市场贸易的原则是公平原则,英国却通过发动鸦片战争获得不平等的特权。

9、由此可知,鸦片战争充满矛盾与悖论。25【答案】B 根据材料信息“客观上成为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可知西方侵略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具有客观进步作用,由此可见作者强调的是对于西方侵略要理性对待,故B项为最佳答案;材料反映的主题不是“西方侵略动机”,故A项不正确;材料中的“侵略”也不止是“鸦片战争”, 故C项不正确;材料中虽然提到“侵略者”是“进步者”,“反侵略者”是“落后者”,但作者强调的是西方侵略的客观进步作用,而不是分析和比较中西社会差距,故D项不正确。26【答案】C A项内容与材料内容为同一概念,不是本质问题,所以排除A项。材料中的“免除关税”即意味着中国部分的丧失了国家的关税主权,所以B项错误。

10、D项不本质上的内容,所以排除D项。材料中内容主要反映的是清政府的闭关思想,不与西方交流的错误思想,所以C项正确。27【答案】A 解题时注意抓住“根本对立”,由已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模式对应的历史史实是模式反映了鸦片战争促进新思潮萌发,模式反映鸦片战争后的太平天国运动,模式反映明中后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由此分析可知处于对立关系的是和,A符合题意。故选A。28【答案】A 29【答案】C 30【答案】B31.【答案】(1)特点:制宪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积极作用:使得制定出来的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出来之后各方都能认真而且长久遵循,宪法的相对稳定性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明

11、显的促进作用。(4分)(2)特点:以年轻的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同盟会员为主,成员比较单一,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影响:使得制定出来的约法不能够充分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出来之后未参与制定约法的各方不仅不遵守约法,甚至破坏,导致宪法短命而亡。(4分)(3)原因:违背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独立等原则;强调阶级斗争不符合国情。(4分)(4)条件:从法律的制定者看,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法律的内容看,必须在各方妥协的情况下反映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必须反映自然法的理念和要求;必须反映国情的要求。32.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这就使政

12、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即可概括柏拉图对古希腊的民主制持有的看法,结合所学不难得出克服这些缺陷的有效手段。(2)根据材料二“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皱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再结合在20世纪初没有尊重中国国情的探索史实,即可反面证明材料二的观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根据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制度即可说明中国“特殊的民主

13、方式”框架,综合上述材料从主题上可以得出一些认识。【答案】(1)看法:柏拉图认为希腊的民主政治使领袖的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限制,存在着民主权力滥用的倾向;民主使智慧边缘化。手段:柏拉图认为,应该将政治权力和哲学理智相结合,由具有智慧和美德的哲学家治理国家。(2)群体:资产阶级革命派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以失败告终。差异:经济: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进入工业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小农经济仍占主体地位。政治: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中国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动势力强大。文化:西方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3)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启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必须与其基本国情相适应;民主政治建设要尊重其历史传统。33(1)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西方国家积极开展海外(殖民)贸易。(4分)(2)趋势:进口税率大大降低,出口税率提高。(2分)影响: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和掠夺中国原料,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经济的作用;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利于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竞争。(4分)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