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二中高二地理月考英才、育才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943407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张掖二中高二地理月考英才、育才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张掖二中高二地理月考英才、育才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张掖二中高二地理月考英才、育才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张掖二中高二地理月考英才、育才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张掖二中高二地理月考英才、育才 1.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张掖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英才、育才)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40-5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3题。1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2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阶段性3下列区域中,属于禁止开发区

2、的是( )A黄淮海平原B三江源自然保护区C长江三角洲D云贵高原图1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1,回答45题。4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5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散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图2为我国西北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2,完成68题。6形成图中沙丘的地质作用是( )A物理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7下列属于草方格沙障主要功能的是( )降低风速,利于沙丘固定 截留水分减少蒸发,利于植被成活 提高植被覆盖率,美化

3、环境 增强吸收地下水能力,增加降水A B C D8影响图中水泵房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聚落 铁路 人工植被 河流 农业用地 草方格沙障A B C D2009年3月3日,麦罗维大坝发电仪式在麦罗维举行。麦罗维大坝是继埃及阿斯旺大坝后在尼罗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二座大型水坝,该大坝对苏丹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被誉为苏丹的“三峡工程”(图3)。据此回答9-11小题。9该大坝的主要功能是( )A. 防洪 B. 发电 C. 灌溉 D. 航运10该大坝建成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A. 库区周围降水增加 B. 库区昼夜温差减小C. 减少尼罗河下游泥沙沉积 D. 使下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11该大坝所在区域

4、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 土壤盐碱化 B. 水土流失 C. 荒漠化 D. 石漠化图4示意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方式。读图回答12-13小题。12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 延长产业链 B. 提高附加值C. 提高就业率 D. 降低碳排放13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产生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 )A. 发热量低 B. 应用广泛 C. 有害成分多 D. 分布不平衡陕西省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5,完成14-15小题。14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煤、气、盐资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5、市场广阔 科技力量雄厚 国家政策支持A. B. C. D. 15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 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 B. C. D. 欧洲西部有许多河流和运河,构成内河航运网。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据此完成16-17小题。16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考虑是因为欧洲西部()河流含沙量小地形平坦水能丰富降水丰沛A. B. C. D. 17西藏自治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A. 境内无大江大河 B. 河流枯水期长,不利于通航C. 河流落差大,流速快,

6、不利于通航 D. 政府对发展内河运输不够重视图6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6完成18-20小题。.18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19. 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危害的河段是()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20. 在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A. 防风固沙 B. 调节气候 C.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美化环境田纳西河的早期开发,由于发展炼铜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使植被遭到破坏。据此完成21-23小题。21. 造成田纳西河流域植被破坏的原因不包括()A. 扩大耕地面积

7、B. 修建水库C. 获取炼铜用的木炭 D. 矿山开采22. 田纳西河流域早期由于炼铜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A. 光化学污染 B. 酸雨C. 噪声污染 D. 固体废弃物污染23. 田纳西河流域多山、水流急、河流水量变化大,对航运不利,改善这一状况的措施包括A. 增加船只动力 B. 改造河道、对航道拓宽加深C. 修建水坝、船闸 D. 增大船只吨位、增加稳定性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结合图7回答24-25小题。24. 图中显示的地区中水资源问题最严重的是 ()A. 河西走廊 B. 海河流域C. 准噶尔盆地

8、 D. 塔里木盆地25. 下列关于我国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A.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低于世界平均值B. 水资源都比较丰富C.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其利用效率D.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节径流季节分配不均在第五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据此并结合图8,回答26-27题。26. 图中M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 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 冲积平原,黑土肥沃27. 图中N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却是沙漠广布,其人为原因是()

9、A. 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 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 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 人类过度农垦、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图9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回答28-30小题。28.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热量丰富,生长期长地广人稀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A. B. C. D. 29. 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劳动力充足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大 复种指数高交通运输便利A. B. C. D. 30. 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A. 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B. 宜农

10、荒地多C. 土壤肥沃D. 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图10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10,回答31-32小题。31. 由图判断,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A. B. C. D. 32.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 B. C. D.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33-34小题。33. 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A.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B. 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

11、环境的自净能力C. 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D. 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34.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所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A. 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第一大酸雨中心B. 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C. 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D. 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图11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35-36小题。35.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 过度开垦 B. 过度放牧C. 过度围垦 D. 过度养殖36.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 缓坡

12、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 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 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读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构成变化情况示意图(图12),回答37-38小题。v37. 19802005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A. 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B. 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C.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D. 第三产业比重位居第一位38.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有()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促进现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基础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A. B. C. D. 图13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13,完成39-40小题。39. 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我国东北地区 B. 我国华北地区C.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D. 我国西北地区40. 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