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世界古代史(三四百万年前至15世纪末)主题二中古亚欧文明习题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9942912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世界古代史(三四百万年前至15世纪末)主题二中古亚欧文明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世界古代史(三四百万年前至15世纪末)主题二中古亚欧文明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世界古代史(三四百万年前至15世纪末)主题二中古亚欧文明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世界古代史(三四百万年前至15世纪末)主题二中古亚欧文明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世界古代史(三四百万年前至15世纪末)主题二中古亚欧文明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世界古代史(三四百万年前至15世纪末)主题二中古亚欧文明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世界古代史(三四百万年前至15世纪末)主题二中古亚欧文明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二中古亚欧文明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古时期亦称中世纪,泛指世界范围内515世纪末的历史,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C.查理马特改革在西欧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D.法兰克王国的君主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2.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位。丕平继位后,帮助教皇打败了他的敌人,并将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赠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丕平献土”说明()A.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借此加强对教会的控制B.教皇

2、和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的关系日益密切,互相利用C.西欧采邑制度的建立逐步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D.罗马教皇始终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实际统治者3.“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A.古代印度河流域B.中世纪的欧洲C.封建社会的日本D.古代两河流域4.“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可能()A.由刹帝利把持军政大权B.仍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C.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D.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5.9世纪以后,西欧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

3、很大提高。手工业者来到教堂、城堡周围或渡口、桥梁、要隘等交通路口上,生产和出售他们的产品,在交通路口形成贸易集市往往在一个集市的基础之上,一座中世纪的工商业城市就诞生了。下列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产力水平提高是城市兴起的前提B.城市往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兴起C.城市是在贸易集市的基础上诞生的D.城市的发展得到了封建主的支持6.“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信奉基督教这些古代

4、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A.B.C.D.7.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A.战后社会改革B.实行幕府统治C.建立法西斯专政D.大化改新8.花剌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

5、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9.某宗教最基本的宗教活动是“五功”,其最大的教派有逊尼派和什叶派。据此判断,该宗教是()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10.战争、改革、宗教的传播都从不同的层面推动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下列有关古代文明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的搭配,正确的是()A.希波战争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顶峰B.伊斯兰教诞生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C.罗马帝国扩张公元前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D.大化改新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二、材料解析题(16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除盐、铁和贵族需要的奢侈品之外,庄园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它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

6、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庄园中的每一个农户,也以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生产着自己所需要的布匹等日用品,很少需要对外交换。因此每一个农户以及每一个封建庄园,都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细胞。世界文明简史一本通(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欧封建庄园的经济有何特点?(2分)材料二9世纪以后,西欧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手工业者来到教堂、城堡周围或渡口、桥梁、要隘等交通路口上,生产和出售他们的产品,在交通路口形成贸易集市。往往在一个集市的基础之上,一座中世纪的工商业城市就诞生了。摘编自世界中古史:公元515世纪的古代世界(2)根据材料二回答,中世纪城市的形成有何特点?(4分)材料三特许状授

7、予城市居民各种特权是为了使市民们更好地从事商业交易,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摘编自世界历史研究导引(3)“正如农业文明使农民成为通常处于奴隶地位的人一样,商业使商人成为通常享有自由身份的人。”你如何看待“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4分)材料四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建立起独立的城市共和国。那些取得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只向国王或领主纳定额赋税。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

8、武装,有权宣战、媾和。城市通过选举产生的市长、法官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财政大权。另外一些城市,如法国的巴黎、奥尔良、里昂和英国的林肯、牛津等,只享有不完全的自治权,由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城市。摘编自世界通史中世纪卷(4)“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端。”请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三、探究题(16分)12.公元7世纪初,中国隋唐时期全面辉煌,同时期的亚洲国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然而到8世纪时,日本和阿拉伯都进入了各自历史上的繁荣时期。这两个国家的迅速崛起耐人寻味,请参与下面题为“图说亚洲封建国家”的

9、探究活动。【时空搭框架】(1)请根据提示,将下面的时间轴补充完整。(2分)(2)阿拉伯帝国的全盛是在什么时期。谈谈阿拉伯国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何贡献。(4分)【对比谈文化】(3)通过观察日本都城奈良与唐都长安的平面图,你发现它们的城市布局有哪些相似之处呢?你还知道哪些日本文化中受唐文化影响的例子吗?(4分)(4)日本平城京的营建与日本历史上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对日本有何影响?(4分)【学史贵反思】(5)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答案精解精析1.D2.B3.B4.D5.D6.C7.D8.B9.D10.B11.答案(1)是相对封闭、独立完整、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2分)(2)城

10、市的兴起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城市常兴起于教堂、城堡周围或渡口、桥梁、要隘等交通路口上;西欧城市商品经济繁荣。(4分)(3)城市居民通过特许状获得了各种特权和自由,如个人自由、司法自由、财务自由等。(4分)(4)经济上:城市是手工业和商业相对集中的地区,促进了欧洲手工业的发展,它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政治上: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自治权的城市,成为自由的乐土。城市还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封建大贵族,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大学的兴起,促进了科学技术进步和近代科学的兴起,以及文学艺术的繁荣。为文艺复兴打下基础。(6分)12

11、.答案(1)622;日本大化改新。(2)全盛时期:8世纪中期(或755年),阿拉伯帝国形成,它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贡献: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和独特的阿拉伯文化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广泛传播。阿拉伯人是阿拉伯数字的改进者和传播者。翻译保留了大量古希腊、波斯、印度著作。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3)相似之处:都有一条中央大街;建筑物以大街为中心呈现对称分布;布局严整、道路笔直;政治中心宫殿位于城市北面;都有佛寺;城中都有东市西市。举例:日本建筑、

12、圆形方孔钱、和服、茶道、礼仪、餐桌高度、分餐制、起居方式、佛教都受唐文化影响并保留至今。(4)事件: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由落后的奴隶制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5)启示:古代亚洲各地区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与方式呈现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在创造着自己的文明。人类各文明并非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而是依据各自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社会传统等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一个基本特质。我们要学会尊重不同的文明,包容并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共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在阿拉伯半岛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奠定了日后阿拉伯帝国的基础。学习借鉴先进文化是落后国家摆脱困境、迅速发展进步的捷径。但学习外国文化时也应结合国情,保留本国文化传统中的精华。唐朝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兼容并包,全面辉煌。作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唐朝文化对外输出,影响了东亚各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唐文化圈。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