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钢筋翻样及加工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9940027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4.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钢筋翻样及加工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板钢筋翻样及加工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板钢筋翻样及加工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板钢筋翻样及加工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板钢筋翻样及加工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钢筋翻样及加工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钢筋翻样及加工PPT课件(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单元8板钢筋翻样及加工 2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单元8板钢筋翻样及加工 目录 8 2板钢筋排布规则 8 3板钢筋翻样计算 3 单元8板钢筋翻样及加工 1 了解板平法施工图识图的基本知识 2 掌握板钢筋的排布规则 3 能够进行板钢筋翻样计算 4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5 1 有梁楼盖板的平法施工图表达方法有梁楼盖板是指以梁为支座的楼面板与屋面板 有梁楼盖板的制图规则同样适用于梁板式转换层 剪力墙结构 砌体结构以及有梁地下室的楼面与屋面板平法施工图设计 8 1 1有梁楼盖板的平法识图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6 楼盖板平法施工图是在楼面板和屋面板的布置上采用平面注写的表达方式 1 板平面

2、注写方式板块平面注写方式主要包括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 2 结构平面的坐标方向 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 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 从下至上为Y向 当轴网转折时 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转折 当轴网向心布置时 切向为X向 径向为Y向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7 2 板块集中标注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分为板块编号 见板块编号规定 板厚贯通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在板平法施工图中各种类型的板编号应按表8 1进行编写 表8 1板块编号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8 对于普通楼面 两向均以一跨为一板块 对于密肋楼盖 两向主梁 框架梁 均以一跨为一板块 非主梁密肋不计 所以板块应逐一编号 相同

3、编号的板块可择其一做集中标注 其他仅注写置于圆圈内的板编号以及当楼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9 1 厚板注写方式厚板注写为h 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 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 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注写为h 当设计已在图注中统一注明板厚时 此项可不注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10 2 贯通筋注写方式贯通筋注写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 当板块上部不设贯通纵筋时则不注 并以B代表下部 以T代表上部 B T代表下部与上部 X向贯通纵筋以X开头 Y向贯通纵筋以Y开头 两项贯通纵筋配置相同时则以X Y开头 当为单向板时 另一项贯通的分布筋可不必注写 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当在

4、某些板内配筋有构造钢筋时 则X向以Xc开头 Y向以Yc开头注写 当Y向采用放射配筋时 切向为X向 径向为Y向 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量位置 当板的悬挑部分与跨内板有高差且低于跨内板时 宜将悬挑部分设计为纯悬挑板XB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11 3 板面标高高差的注写方式板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 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 且有高差则注 无高差不注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12 例8 1 设有一楼面板块注写为 LB5h 110B X12 120 Y10 110表示5号楼面板 板厚110mm 板下部配置的贯通纵筋X向为12 120 Y向为10 110 板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 如图8 1

5、所示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13 图8 1板的注写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14 例8 2 设有一延伸悬挑板注写为 YXB2h 150 100B Xc Yc8 200系表示2号延伸悬挑板 板根部厚150mm 端部厚100mm 板下部配置构造钢筋双向均为8 200 上部受力钢筋见板支座原位标注 如图8 2所示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15 图8 2板的注写方式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16 同一标号板块的类型 板厚和贯通纵筋均应相同 但板面标高 跨度 平面形状以及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可以不同 如同一编号板块的平面形状可分为矩形 多边形及其他形状等 施工预算时 应根据其实际平面形状分析计算各板块

6、的混凝土与钢筋用量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17 3 板支座原位标注 1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包括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 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 当在梁悬挑部位单独配置时则在原位表达 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 或梁悬挑部位 时 垂直于板支座 梁或墙 绘制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 当该筋通长设置在悬挑板或短跨板上部时 实线段应画至对边或贯通短跨 以该线段代表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 并在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 如 等 配筋值 横向连续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18 布置的跨数 注写在括号内 且当为一跨时可不注 以及是否横向布置到梁的悬挑端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自支座

7、中线向跨内的伸出长度 注写在线段的下方位置 当中间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向支座两侧对称伸出时 可仅在支座一侧线段下方标注伸出长度 另一侧不注 如图8 3 a 所示 当支座两侧非对称延伸时 应分别在支座线段下方注写延伸长度 见图8 3 b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19 图8 3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的原位标注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20 对线段画至对边贯通全跨或贯通全悬挑长度的上部通长纵筋 贯通全跨或伸出至全悬挑一侧的长度值不注 只注明非贯通筋另一侧的伸出长度值 如图8 4所示 当板支座为弧形 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呈放射状分布时 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量位置并加注 放射分布 四字 必要时应补绘平面配

8、筋图 如图8 5所示 延伸悬挑板的注写方式如图8 6 a 所示 纯悬挑板的注写方式如图8 6 b 所示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21 图8 4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22 图8 5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23 图8 6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的原位标注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24 2 隔一布一 配筋方式当板的上部已配置有贯通纵筋 但需要增配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时 应结合已配置的同向贯通纵筋的直径与间距采取 隔一布一 方式配筋 隔一布一 方式 为非贯通纵筋的标注间距与贯通纵筋相同 两者组合后的实际间距为各自标注间距的1 2 当设定贯通纵筋为纵筋总截面的50 时 两种钢筋应取相同直径 当设定贯通纵

9、筋大于或小于总截面面积的50 时 两种钢筋则取不同直径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25 例8 3 板上部已配置贯通纵筋12 250 该跨同向配置的上部支座非贯通纵筋为 12 250 表示在该支座上部设置的纵筋为12 125 其中1 2为贯通纵筋 1 2为 非贯通纵筋 延伸长度值略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26 4 板的传统表示方法 1 板块底筋表示板块底筋以板筋线图例绘制 绘制范围即为布置区域 绘制方向即为布置方向 板筋图例通常情况为板筋线图例末端做180 弯钩 一般是一级钢的表示方式 和板筋线图例末端做135 或不做弯钩 一般是二 三级钢的表示方式 2 板块负筋表示板块负筋以板筋线图例绘制 绘

10、制范围即为布置区域 绘制方向即为布置方向 板筋图例通常情况为板筋线图例末端做90 弯钩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27 3 板块支座钢筋表示板块底筋以板筋线图例绘制 通常是以沿梁或墙为支座的延线绘制 一般情况按梁或墙的端点区域为布筋范围 板筋图例通常情况为板筋线图例末端做90 弯钩 4 板的平法标注与传统标注比较从图8 7和图8 8可以看出板的平法标注与传统标注的不同之处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28 图8 7板的传统标注 图8 8板的平法标注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29 1 无梁楼盖板平法施工图表达方式无梁楼盖板平法施工图是在楼面板和屋面板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的表达方式 板平面注写主要有板带

11、集中标注和板带支座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 8 1 2无梁楼盖板的平法识图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30 2 板带集中标注集中标注应在板带贯通纵筋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 X向为左端跨 Y向为下端跨 注写 相同编号的板带可择其一集中标注 其他仅注写板带编号 注在圆圈内 板带集中标注的具体内容为 板带编号 板带厚及板带宽 箍筋和贯通纵筋 板带编号如表8 2所示 表8 2板带编号表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31 1 板带厚及板带宽注写方式板带厚注写为h 板带宽注写为b 当无梁楼盖整体厚度和板带宽度已在图上注明时 此项可不注写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32 2 箍筋注写方式箍筋是选注内容 当将柱上板带设计为暗梁

12、时才注 注写内容包括钢筋级别 直径 间距与肢数 写在括号内 当具体设计采用两种箍筋间距时 先注写板带近柱端的第一种箍筋 并在前面加注箍筋道数 再注写板带跨中的第二种箍筋 不需要加注箍筋道数 不同箍筋配置用斜线 相分隔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33 3 贯通纵筋注写方式板带纵筋按板带下部和板带上部分别注写 并以B代表下部 T代表上部 B T代表下部和上部 当采用放射配筋时 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量位置 必要时补绘配筋平面图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34 例8 4 设有一板带注写为 ZSB2 5A h 300b 3000B16 100 T18 200表示2号柱上板带 有5跨且一端有悬挑 板带厚3

13、00mm 宽3000mm 板带配置贯通纵筋下部为16 100 上部为18 200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35 例8 5 设有一板带注写为 ZSB3 5A h 300b 25001510 100 10 10 200 10 B16 100 T18 200表示3号柱上板带 有5跨且一端有悬挑 板带厚300mm 宽2500mm 板带配置暗梁箍筋近柱端为10 100共15道 跨中为10 200 均为10肢箍 贯通纵筋下部为16 100 上部为18 200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36 3 板带支座原位标注 1 板带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以一端与板带同向的中粗实线段代表板带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 对柱上板带 实

14、线段贯穿柱上区域绘制 对跨中板带 实线段横贯柱网轴绘制 在线段上注写钢筋编号 如 等 配筋值及在线段的下方注写自支座中线向两侧跨内的延伸长度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37 当板带支座非贯通纵筋自支座中线向两侧对称延伸时 其延伸长度可以在一侧标注 当配置在有悬挑的边柱上时 该筋延伸到悬挑尽端 设计不注 当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呈放射分布时 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量位置 不同位置板带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相同者 可仅在一个部位注写 其余则在代表非贯通纵筋的线段上注写编号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38 例8 6 设有板平面布置图的某部位 在横跨板带支座绘制的对称线段上注有 18 250 在线段一侧的下方注

15、有1500 系表示支座上部 号非贯通纵筋为18 250 自支座中线向两侧跨内的延伸长度均为1500mm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39 2 隔一布一 配筋方式 例8 7 设有一板上部已配置贯通纵筋18 240 板带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为 18 240 则板带在该位置实际配置的上部纵筋为18 120 其中1 2为贯通纵筋 1 2为 非贯通纵筋 延伸长度值略 图8 9为无梁楼盖柱上板带ZSB与跨中板带KZB标注示意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40 图8 9无梁楼盖柱上板带ZSB与跨中板带KZB标注示意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41 1 楼板相关构造类型与表示方法楼板相关构造的平法施工图设计 系在板平法施

16、工图上采用直接引注方式表达楼板相关构造类型与编号 如表8 3所示 8 1 3楼板相关构造的平法识图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42 表8 3楼板相关构造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43 2 楼板相关构造的直接引注 1 纵筋加强带的引注纵筋加强带的平面形状及定位由平面布置图表达 加强带内配置的加强贯通纵筋等由引注内容表达 纵筋加强带设单向加强贯通纵筋 取代其所在位置板中原配置的同向贯通纵筋 根据受力需要 加强贯通纵筋可在板下部设置 也可在板下部和上部都设置 纵筋加强带的引注如图8 10所示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44 图8 10纵筋加强带JQD引注图示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45 当板下部和上部均设置加强贯通纵筋 而加强带上部横向无配筋时 应由设计者注明 当将纵筋加强带设置为暗梁形式时应注写箍筋 其引注如图8 11所示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46 图8 11纵筋加强带JQD引注图示 暗梁形式 8 1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47 2 后浇带的引注后浇带的平面形状及定位由平面布置图表达 后浇带留筋方式等由引注内容表达 后浇带留筋方式有三种 分别为贯通留筋 100 搭接留筋和50 搭接留筋 后浇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