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50万吨年吴庄铁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9937636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量50万吨年吴庄铁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产量50万吨年吴庄铁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产量50万吨年吴庄铁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产量50万吨年吴庄铁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产量50万吨年吴庄铁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量50万吨年吴庄铁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量50万吨年吴庄铁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毕业论文(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参考资料 产量产量 5050 万吨万吨 年吴庄铁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年吴庄铁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矿山概况 1 1 1 矿山开发沿革 1 1 2 气象条件 3 1 3 矿床地质 3 1 4 开拓方法 6 1 4 1 中段 矿块的划分及其开采顺序 6 1 4 2 井下掘进工艺过程及机械种类 7 1 5 采矿方法 7 1 6 地压管理及采空区处理 8 1 7 几大系统简介 9 1 8 计划 服务年限 11 1 9 远景规划 12 第二章 通风系统的拟定 12 2 1 概 述 12 2 1 1 拟定通风系统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13 2 1 2 拟定通风系统的步骤 1

2、4 2 2 通风系统服务围的规划 15 2 3 风井的布置 16 参考资料 2 4 主扇的工作方式 17 2 5 主扇的安装地点 18 2 6 中段通风网路 19 2 7 通风构筑物 20 2 8 采场通风 21 2 9 掘进工作面和硐室通风 22 2 9 1 平巷掘进通风 22 2 9 2 天井掘进通风 23 2 9 3 切割通风 23 2 9 4 井下炸药库通风 23 第三章 矿井风量计算 25 3 1 矿井需风量计算 25 3 1 1 回采作业面风量 qs 25 3 1 2 备采作业面风量 qs 26 3 1 3 掘进工作面风量 qd 26 3 1 4 采准作业面所需风量 tq 26 3

3、 1 5 切割作业面所需风量 26 hq 3 1 6 出矿风量 qc 28 3 1 7 充填工作面所需风量 qj 28 3 1 8 峒室风量 qr 28 第四章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31 4 1 通风专用井巷经济断面的确定 31 参考资料 4 2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33 4 2 1 风量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33 4 2 2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33 4 2 3 自然风压计算 38 第五章 主扇选择 41 5 1 一般选型原则 41 5 2 主扇的初选 41 5 2 1 根据 值初选风机类型 41 f H f Q 5 2 2 确定风机工况点 42 5 2 3 计算主扇的功率 43 5 3 电机的选择

4、44 5 3 1 电机的初选 44 5 3 2 电机校核 44 5 3 3 电机的确定 45 第六章 经济部分 46 6 1 通风工程基建投资概预算 46 6 1 1 通风井巷工程 46 6 1 3 通风工程基建投资总费用 47 6 2 通风经营费概预算 47 6 2 1 通风设备购置费及维修折旧费 47 6 2 2 通风工程折旧费和维修费 48 参考资料 6 2 3 通风动力费 49 6 2 4 材料消耗费 50 6 2 5 通风工作人员的工资费 50 6 2 6 其他通风经营管理费用 51 6 3 矿井年产每吨矿石量的通风总费用 51 7 2 掘进作业防尘技术 52 7 3 装 卸作业防尘

5、技术 52 第八章 安全技术 53 附 录 54 参考文献 55 致 谢 68 参考资料 第一章 矿山概况 1 1 矿山开发沿革 矿山所在地 铁矿集团位于省市北郊铜山区利国镇境 距市 38km 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 117 15 42 117 22 52 北纬 34 31 30 34 35 00 总面 积 71 0 其中吴庄铁矿位于铁矿矿部东 3 5 公里 西临微山湖 3 3km 2 km 交通条件 吴庄铁矿为铁矿集团的下属企业 位于省市铜山县利国镇境 矿床产区位于 利国镇吴庄村南部 北距省微山县韩庄镇 5km 西临微山湖 面积约 4 8 2 km 矿区西部有京沪铁路和 104 国道通过 东侧有

6、京福高速公路穿越 京杭大 运河和韩庄运河分别从矿区南部和北部经过水路交通发达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见图 1 1 图 1 1 矿区交通位置图 矿山开发史 利国铁矿历史悠久 是我国有名的古矿区之一 采矿和炼铁业在汉代已具 雏形 汉元封初 公元前 110 年 汉武帝彻 从桑弘羊请 于彭城沛郡立铁官 管理铁业 所炼铁器都铸有本地铁官作坊标志 吕 字 利国在隋唐时原名 秋丘 其冶炼机构 史书记载为秋丘冶 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 年 利国铁矿 石正式开采 成为 地产坚金 的要地 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 年 将秋丘冶 置升为利国监 为当时全国产铁的采冶中心之一 清光绪七年 1881 年 九月 两江 总督 南洋

7、通商大臣左宗棠 为 筹办防务 制造船炮 上书光绪皇帝 为开采铜山县境煤铁援案 请开 办利国驿煤铁 清史稿 食货志卷五 参考资料 1931 年上海女实业家威淑集资成立利华铁矿 招工人 1000 多人 于 1932 年采矿 13 7 万吨 1933 年采矿 15 03 万吨销往上海 1940 年秋 日钢管株式 会社 信托三友公司等成立 钢管株式会社利国清水组 1942 年改名为 钢 管株式会社利国驿铁矿 从 涟水 滕县抓来上千灾民投入利国进行掠夺 性开采 由于卫生条件极差 造成瘟疫流行 这批劳工在第一年冬天就冻 饿 病死 400 多人 死者都埋在羊谷山 后人叫 掩骨山 万人坑 1945 年 3 月

8、伪淮海省省长郝鹏举在羊山 万人坑 西边竖了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 曰 利国矿山中国劳工殉职纪念塔 1948 年 11 月 8 日 农历十月初八 利国 获得解放 1949 年 10 月 10 日 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委派皮德山带领 26 名干部 工人到利国铁矿作保管性的复工 1950 年 1 月 工矿部派怀义等人到利国协助 皮德山工作 并招收 341 名工人 恢复矿山生产 在建矿初期 1950 1953 年 采矿生产全部是手工操作 爆破穿孔是大 铁锤加钢钎 搬运是人抬大筐 两人抬着 300 多斤重的矿石 一次又一次从坑 下抬到坑上 一天往返四五十里路程 装车是有名的铁锨 磨大腿 排水是肩 挑手提 劳动十

9、分繁重 1953 年实现了矿区供电 从 1953 年起 矿石生产列入国家计划 1958 年 冶金部在矿区召开了全国中小型矿山机械化现场会 肯定了利国实现小型机械 化的成功经验 1959 年生产原矿 92 万吨 1960 年高达 98 万吨 1964 年 9 月 15 日罗山竖井投产 矿石开采由露天转入井下生产 1975 年建成磨山 5 7 号 井 1982 年建成西马山竖井和扩建了峒四竖井 1993 年建成了峒历井 1996 年 4 月镇北井开工建设 2001 年 8 月建成投产 2002 年 10 月吴庄铁矿主井 副井 风井先后开工建设 2008 年开始试生产 2011 年将全面达产 目前产

10、品产量及销路 主要原料来源 目前公司现在的出矿能力为 50 万吨 主要产品为平炉矿 铁精矿 铜精矿 钴精矿 兼营炼铁 水泥 民用炸药 矿山机械加工 勘探运输等行业 矿产 品销售至全国 24 个省 市 自治区 13 个部 计 154 个用户单位 还出口捷 克斯洛伐克 巴基斯坦等国家 主要原料钢筋 水泥 塑料管等省或集团基本 能解决 管理体制 利国铁矿的稳定与发展引起了省委 省政府和市委 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市领导多次到利国铁矿调研 成立利国铁矿解困领导小组 2000 年 11 月 15 日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组建铁矿 集团 将原利国铁矿的现有资产经评估确认后 作为国有资本 对职工量化配股 同时吸收

11、职工现金入股和社会其他企业法人 参股 以股份制的形式 将第二钢铁厂 矿山化工厂 利国铁矿建材厂 利国 铁矿矿山机械厂 利国铁矿商场进行规的公司制改制 组建了 5 家有限责任公 参考资料 司 铁矿 集团 为母公司 改制的 5 家为子公司 5 家公司的国有资产由铁 矿 集团 经营 从而形成完善的母子公司法人治理机构 职工人数 劳动生产率及上交利税等 目前矿上现有职工人数 800 人 矿山工作制度采取间断工作制 330 天 年 3 班 班 8 小时 班 职工工作制采用年 254 天 年 每天把班 每班 8 小时 2001 年吴庄铁矿销售收入 9190 万元 利税 3696 万元 其中 利润 1815

12、 万元 全部投资收益率 8 54 1 2 气象条件 吴庄铁矿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长年多东南风 春季气温升高快 蒸发强 常出现春旱 夏季降水集中 多出现暴雨 造成夏 涝 秋季天气多晴 雨水偏少 冬季雨水稀少 多西北风 多年平均降水量 869 9mm 最大年降水量 1279 0mm 最小年降水量 515 2mm 年降水量多集中在 6 8 月份 其间的降水量占全年的 59 最大月降水量 464 3mm 最大日降水 量 125 0mm 多年平均气温 14 4 历史最高气温 43 3 最低气温 18 9 年平均 风速 3m s 左右 相对湿度 60 左右 年平均无霜日 200 2

13、20d 全年日照时数 约 2400 小时 历年土层最大冻结深度 0 24m 年蒸发量 1000mm 左右 1 3 矿床地质 1 矿区地形地貌 利国矿田南部为低山丘陵 海拔标高 50 200 米 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水 岭 东北为平原 西临微山湖 地貌属残坡各 冲积 湖积平原类型 矿区地 势平缓 一般海拔标高为 34 39 米 吴庄铁矿位于徐淮剥蚀堆积平原 地表起伏不大 自郝家庄向北经吴庄村 至小楼子村 分布着一条不太明显的近南北向垄岗 地面标高 38 42m 构成 该区的地表分水岭 分水岭以东地表水向家河方向汇流 以西向微山湖方向汇 流 2 矿床类型 成因 产状或赋存条件 利国镇北矿床属复杂类

14、型 矿体个数多 分布零乱 形态复杂受构造控制 和破坏明显 矿石品位高 多为富矿 在矿床勘探阶段划为第四勘探类型 以 50m 70m 勘探网度求得 c 级储量 矿床成因为高 中温热液交代矿床 局部有 充填性质 矿体形态变化大 基本上为块状 凸镜状 似层状 全矿有多条矿 体 其中主要矿体为 3 及 4 矿体产状和形态变化比较复杂 总的走向为 130 140 左右 倾向北东 矿体于 4 线向东凹折 与花岗斑岩破坏有一定关系 使 4 线两侧产状有所变化 参考资料 4 线 10 线矿体走向约 110 倾角 35 43 4 线至 2 线走向约 170 倾角 22 30 2 线至 1 线走向约 145 倾角

15、 15 25 可见自西向东矿体产 状逐渐平缓 矿体上盘倾角一般较陡 下盘平缓 如 6 4 4 4 2 2 2 0 0 0 1 各线矿体下盘倾角皆 10 从控制住矿体构 造特点 产出层位和矿体延伸 尖灭 形态变化规律等几方面进行对比 各剖 面宽体基本对应 沿走向 倾向矿体形态和大小变化较大 沿倾向变化则更大 些 但具有一定规律性 矿体平面投影为不规则状 主矿体附近还有一些层间裂隙充填矿体 规模小 厚度不大 对应性较差 一 般为单孔控制 多产于下奥陶统地层中 个别产于近接触带之闪长斑岩 主要 分布在 0 线以东 0 线以西少见 都离接触带不远 3 主要矿物种类 储量 品味及其分布现状 吴庄铁矿矿物

16、主要是磁铁矿 其次是赤铁矿 少量镜铁矿 黄铁矿 微量 黄铜矿 斑铜矿 辉铜矿 磁黄铁矿 方铅矿 闪锌矿 白铁矿 褐铁矿 铜 兰等 非金属组要是方解石 其次是绿泥石 金云母 白云母 少量绿帘石 柘榴石 透辉石 透闪石 石英 长石 微量尖晶石 重晶石 榍石 锆石及 次生高岭土 吴庄铁矿铁矿石储量 1524 15 万吨 其中 c1 级 1108 15 万吨 c2 级 416 万吨 黄铁矿 47 53 万吨 钴金属量 2506 3 吨 铜金属 3992 47 吨 采 出矿铁品位 42 84 选出铁精粉品位 64 矿石结构以致密块状结构为主 其 次为侵染状和条带状 角砾状构造很少见 矿石自然类型主要是赤铁矿矿石 其次是赤铁 磁铁矿矿石 少量黄铁 磁铁矿矿石 黄铜矿 磁铁矿矿石 约占矿 石总量的 4 29 混合矿石主要是赤铁矿 磁铁矿矿石 约占 31 19 原声矿 石即磁铁矿矿石 约占 64 52 氧化矿石主要分布在矿体边缘或夹于混合矿 石之中 其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与岩界和裂隙发育程度有关 混合矿石在 8 6 线 主要在矿上延分叉地段 相比较集中 4 0 线一般夹于原生矿中 占量不多 0 3 线以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