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一〇三中学高二地理期中.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932899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大连一〇三中学高二地理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辽宁大连一〇三中学高二地理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辽宁大连一〇三中学高二地理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大连一〇三中学高二地理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大连一〇三中学高二地理期中.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大连市一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单项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考生将答案统一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考生只需交回答题卡。第卷(单项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根据图中信息,完成1-3题。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山脉 B河流 C交通线 D民族分布2.该地区公路线的分布大致 A沿山脊延伸B沿山谷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D呈东北西南走向3.图示区域吸引了日本、美国等国家的企业来

2、投资建厂,据图中信息分析,这些企业的主要产品可能是A化工产品 B建筑陶瓷 C电子产品D服装鞋帽4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A环境承载力已达极限 B城市化发展速度过慢C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 D教育医疗压力过大5.北回归线从东到西穿过的省区,与下列民族排序相同的是A高山族 汉族 壮族 傣族 B汉族 壮族 傣族 高山族C壮族 傣族 高山族 汉族D傣族 壮族 汉族 高山族图7表示我国某地传统民居,以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以楼房,阳光射入较少,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外围耸起马头墙,墙头高出屋顶,作阶梯状,白墙黛瓦,明朗而素雅。读图7,回答67题。6.马头墙、天井这种民居最可能位于A.东北地区B

3、.华北平原 C.西北地区 D.江南地区7.下列有关这种民居建筑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防晒通风和排水 B.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防止火势蔓延C.为了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 D.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图1是两组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图,读图回答89题。8.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一级梯梯 B.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C.甲、乙两省以河流为界 D.丙、丁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9.对在甲、乙两省旅行常见地貌景观叙述正确的是A.远看成山,近看成川B.地表崎岖,谷深坡陡C.沟壑纵横,支离破碎D.平原为主,丘陵间杂乌伦古湖有“戈壁大海”之称,是新疆的第二大渔业基地。其湖鱼品

4、质优良,但生长缓慢,产量较低,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昂贵。狗鱼是该湖最名贵的鱼种之一,自1991年引入池沼公鱼后,狗鱼数量不断下降,频临灭绝,后来池沼公鱼被清理出去,狗鱼数量才得到恢复。读图,完成 10-11题。10.乌伦古湖中鱼类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水温较低B.光照不足C.水质较差D.水量较小 11.乌伦古湖引入池沼公鱼后,狗鱼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数量众多的池沼公鱼 A.分抢了狗鱼饵料食物B. 挤占了狗鱼活动空间 C. 影响了狗鱼后代繁育 D.使湖水水严重富营养化我国于2014年实行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实行全面两孩政策。下表为不同生育政策下人口总量及结构预测。其中1659岁为劳动

5、年龄人口,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口。据此完成12-14题。年份单独两孩政策全面两孩政策人口总量(亿人)16-59岁人口(亿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人口总量(亿人)16-59岁人口(亿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2014.088.9712.8914.188.9712.80203014.188.1818.0214.458.1817.69204013.787.6024.9714.197.7724.24205013.076.4927.3013.726.8025.99峰值14.23(2026年)1445(2029年)12.两种人口政策下劳动年龄人口差异从_年开始A.2022B.2028 C.20

6、30 D.203213全面两孩政策与单独两孩政策相比,对人口影响差异最大的是A人口年龄结构B性别比结构C劳动力资源 D老年人口数量14当全面两孩政策下人口数量达到峰值时,我国就业压力未达最大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老年人口数量未达最多 自然增长率大于零A B C D在我国,从城镇回农村创业已成为一种潮流。农业部数据显示,近年来从农村流向城镇的各类人员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570多万,其中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450万人,这些“归雁”对活跃农村经济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亮点。据此完成15-17题。15. 在我国,“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 “归雁”地政府扶持力度的增强家

7、乡气候条件的改善 原就业地医疗卫生水平的下降A. B. C. D. 16. “归雁”经济对“归雁”地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 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B. 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C. 城市失业率提高 D. 乡村土地撂荒,无人耕种17. “归雁”经济创业者们具有的突出优势是A. 市场竞争意识强,营销渠道广 B. 创业理念先进,愿望强烈C. 具有务工经商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D. 拥有广阔的融资渠道2009年新疆煤田地质局消息:经过数月勘探,截至目前,新疆煤田地质部门在我国陆地最低点新疆艾丁湖区发现储量30亿吨的大型煤田,为实施“疆煤东运”提供了资源保障。据此回答18-19题。 18“疆煤东运”选择的运输方式最好

8、是 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 C航空运输 D内河运输 19大量燃烧煤炭可能对天山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雪线将下降B高山牧场上限将上移 C降水增多,缓解旱情D因降水量增多山麓绿洲扩大图3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第20-22题。20. 据图可知 A. 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B. 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C. 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D. 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21. 该区域 A. 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B. 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C. 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 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22. 芒种至小暑期间 A. 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 B. 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

9、 C. 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大 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读图文材料,回答第23题。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23.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 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B 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C 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 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24-25题。24.该地最可能属于A燕山山脉 B秦岭山脉 C南岭山脉 D天山山脉25.降水垂直变化最小处位于山地A、北坡海拔1600米附近 B、南坡海拔

10、1600米附近 C、南坡海拔1000米以上 D、北坡海拔1000米以上下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回答2627题。26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月、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A、和 B、和 C、和 D、和27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差异 大气环流影响 距海远近不同 地形差异A、 B、 C、 D、28下列表格是2001年我国甲、乙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甲、乙省区分别是省区稻谷小麦甘蔗甜菜甲242.41.557.5乙156.742.318.2A. 内蒙古、江苏B. 河南、新疆 C. 湖北、甘肃D. 广西、黑龙江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

11、图,回答下列问题。 29下列有关图中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 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C. 人均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D. 南方的人均水资源为北方的4倍“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图8)为京广铁路客运专线的南段,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运营,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94千米。据此回答30题。30. 武广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是A缓解人地矛盾,分散大城市职能B改善“武广沿线都市圈”生态环境C加强区际联系,改善交通条件D增加沿线地区天然气的外运量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长度1 432公里)工程正式通水。图7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据

12、此回答31-32题。31. 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 有利于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 C. 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 D. 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32. 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 A. B. C. D. 新疆在承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上将努力建成丝绸之路经济核心区。中亚地区工业结构不够合理,轻工业落后。目前,新疆出口的家具主要销往中亚,并在中亚建立家具加工厂和物流中心。据此回答33-34题。 33. 新疆家具企业在

13、中亚建家具加工厂的主要因素是A. 原料 B. 市场 C. 劳动力 D. 技术 34. 在中亚建家具加工厂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是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科技水平 A. B. C. D. 读下表(我国四类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回答35-36题。 甲乙丙丁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春小麦水稻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棉花、花生亚麻、甜菜棉花、油菜橡胶、香蕉等35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温度带和农业耕作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地为亚热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B乙地为寒温带、一年一熟 C甲地为暖温带、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D丁地为热带、一年一熟 36以下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地积极进行商品粮基地建设,大力开垦沼泽湿地 B甲地农业发展的障碍是旱涝、盐碱C丙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积温低 D丁地的主要环境问题为黑土肥力下降读“我国某地区一古城遗址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回答3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