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过关测试(一)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9931723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过关测试(一)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过关测试(一)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过关测试(一)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过关测试(一)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过关测试(一)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过关测试(一)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过关测试(一)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过关测试(一)范围:第一单元时间:_分钟分值:_分范围:第一单元时间:_分钟分值:_分一、选择题(每小题_分,共_分)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图中分别代表的历史事件是()A建立隋朝灭亡陈朝开通运河 B灭亡陈朝建立隋朝开通运河C开通运河建立隋朝灭亡陈朝 D建立隋朝开通运河灭亡陈朝2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其中流经浙江的一段是()A B C D3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这一制度正式诞生于()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4唐太宗吸取了隋朝速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统治局面,史称()A

2、“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5“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的“人”指的是()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6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郭沫若称: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肯定武则天的史学家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执政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她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她不拘一格选拔人才7“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A筒车B耧车C曲辕犁D水排8“和同为一

3、家”指的是()A唐朝和突厥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C唐朝和日本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9某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商标(如下图),与该商标有关的唐代诗人是()A李白 B杜甫C白居易 D辛弃疾10学习书法,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通道。如果你想临摹唐代大书法家的字帖,可以选择()A王羲之和王献之 B王羲之和颜真卿C王献之和欧阳询 D. 欧阳询和颜真卿11七年级(1)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订了如下四个标题,其中不恰当的是()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C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12安史之乱是唐朝的国势由

4、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爆发于()A唐高祖统治时期 B武则天统治时期C. 唐太宗统治时期 D. 唐玄宗统治时期13下列有关黄巢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爆发的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 B起义军一度占领长安C起义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D起义军推翻了唐朝的统治14唐朝灭亡后,先后出现了五个割据政权,称为“五代”。五代建立的地区在()A长江流域 B珠江流域C黄河流域 D淮河流域15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以下主题名称能够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 B由分裂走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二、非选择题(共_分)16(_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5、,并加以改正。(1)隋炀帝时期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改正:_。(_分)(2)唐朝时期发明了筒车用于耕地。()改正:_。(_分)(3)玄奘东行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改正:_。(_分)17 (_分)请你仔细观察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右图描述的是_。(水利工程的名称)(_分)(2)写出运河两端城市现今的名称。(_分)A涿郡指今_;B.余杭指今_。(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_分)(4)这一水利工程的开通有什么作用?(_分)18(_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

6、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1)根据材料一指出,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_分)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2)材料二涉及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试依据这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_分)(3)概括指出实行上述选官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援引材料二中的一句话加以印证。(_分)19(_分)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以至于今天,仍有很多人追忆着唐朝,追忆那盛世的欢歌,追忆那开放的胸怀,

7、追忆那诗歌中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治世篇】 图(a) 图(b)(1)请根据上面两幅图片及下面所给的年号,说出这两位唐朝帝王的名字,并说出他们在位时出现了怎样的治(盛)世局面。(_分)年号帝王治(盛)世局面图(a)贞观_图(b)开元_(2)这两位帝王在位时采取了哪些相同的措施促进了治(盛)世局面的形成?(_分)【交往篇】材料一太宗亲点媒,和亲赴逻些;传播中原技,汉藏情意多。材料二应邀赴日传佛法,六次东渡毅力坚。十年不懈传文化,设计佛殿成国宝。材料三历经艰险求佛法,西游天竺美名传。历尽心血成典籍,佛学史学共珍藏。(3)请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说说其分别指的是唐朝哪些人物。他们作出了怎样的贡

8、献而名垂青史?(_分)【创新篇】 图(c) 图(d) 图(e)(4)请你写出三幅图片中的发明或艺术品的名称。举一例说明这些发明或艺术品是如何体现创新精神的。(_分)详解详析1A2.D3.D4.A5.A6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材料所述内容可知对武则天的评价褒贬不一,对武则天之所以持肯定态度是因为其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故选B项。7A8.D9.A10D解析 王羲之和王献之是东晋大书法家,欧阳询和颜真卿是唐代大书法家。故D项符合题意。11A12D解析 安史之乱爆发于唐玄宗统治后期。13D解析 黄巢起义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并没

9、有推翻唐朝的统治。14C解析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称为“五代”。15C 16(1)(2)改正:用于耕地改为用于灌溉。(3)改正:玄奘改为鉴真。解析 第(2)小题意在考查唐朝时期农业发展情况。唐朝时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筒车用于灌溉,发明了曲辕犁用于耕地。第(3)小题考查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玄奘和鉴真是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代表人物,鉴真东渡日本,将中华文化传播到日本;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17(1)隋朝大运河(2)北京杭州(3)江南河、邗沟、通济渠。(4)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18(1)不论贵贱,选贤用

10、能(或尚贤)。(2)科举制度。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3)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9(1)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2)都励精图治,重视吏治的改革,任用贤才等。(3)材料一:文成公主;入吐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材料二: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材料三:玄奘;贞观时西行天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4)图(c):曲辕犁。图(d):筒车。图(e):唐三彩。如筒车,通过水流自行转动,把水汲到高处,便于灌溉,节省了人力。(符合题意即可)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