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931534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摘 要: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一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而地理学科本身就包含了许多天然的德育教育素材,因而地理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实现多种德育目标。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德育目标 教育原则众所周知,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

2、,以及有关国情、国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此外,还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近些年来,地理教学在种种原因的误导下,往往产生重视前者轻视后者,或只有前者没有后者的弊端,对现代人才的培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到了必须重视的时候了。课堂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缩影。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应成为实施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贯穿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课堂教学整体生命的一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着导向、激励、调节和强

3、化的功能。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分辨是非的能力和优良的心理品质的需要。而在这方面地理教学是具有先天优势的,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实现多种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1.通过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领土、广阔的大陆架、丰富的资源、众多的物产、多彩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名山大川等地理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可爱,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2.通过对行政区划和香港、澳门、台湾内容的介绍,对学生进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国防意识教育和邓小平开创的“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的教育,从而增强其对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心和决心。3.通

4、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江河治理、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讲解分析,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激励学生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指引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大道的坚强信念和建设四化的信心和决心。4.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我国国情。如国土辽阔,资源齐全丰富,但人口众多,增长过快,人均资源的占有量较少;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严重等。通过讲优点有利于学生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讲缺点能唤起学生的紧迫感、责任感和报国心。由此也使学生初步树立起正确的人地

5、协调的观点,懂得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的道理,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逐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5.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也常受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都得到很大发展,布局逐步趋向合理,但经济发展仍不平衡,沿海和内地、平原和山区的经济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做大量的趋利避害工作,从而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肩负的重任,加

6、深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苦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激励学生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产生立志建设好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使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的行动创造条件。6.通过对人口政策、民族政策和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法规的宣传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国情是制定国策的依据,确信国策、法规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正确性,从而提高学生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自觉性。激励学生树立为创建一个整洁、优美、安静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奋斗的信念。7.通过对本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理、乡土地理知识的讲解和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家庭访问等,使学生认识家乡,了解家乡,从而萌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热爱祖国建设之情

7、,培养他们立志为家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崇高理想。二、教育原则1.紧扣教材,寓德育于地理知识传授之中。地理德育是在地理知识的传授、地理能力的培养中渗透的。认识国情就要认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就要了解地理环境既有向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的场所和物质来源的作用,又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制约的作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既有保护利用作用又有破坏污染作用的辩证关系;就要明确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人是起主导作用的,只要人类能正确认识自然,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保护环境,就能使人地关系朝着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这些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中蕴藏着的极

8、为丰富的德育因素,就构成了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与德育情操的培养过程的一致性。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有意识地感染学生的心灵,使教学过程既顺理成章,又具有强烈的教育作用,融德育、智育于一炉。2.实事求是,正确导向。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运用辩证的教育方法。一方面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新旧社会对比和中外对比中,充分发掘国情优势,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对社会主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工作失误,不能采取回避或报喜不报忧的态度。相反,应把困难讲清,问题说明,以激发学生改造自然、克服困难的雄心壮志,鞭策他们从小刻苦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医治祖国大地的各种“创伤

9、”而努力奋斗,使学生产生忧国、富国、强国的崇高情感和树立报效社会主义祖国的远大理想和抱负。3.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动形象教育。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艰苦工作。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枯燥乏味的说教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讲究方法,把握时机,适时适量,有的放矢地开展国情教育。除了运用幻灯片、图片、电影、录像等教学工具外,根据需要还可以采用算帐法进行教育。如讲我国人口问题时,单讲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不够的,如采用算帐法,效果会好得多,国家计生委主任彭佩云1991年4月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如

10、果按1970年人口增长率推算,从1971年以来的20年间,全国少生了约2.4亿人口。若按1986年的消费水平推算(抚养一个儿童到16岁,所需抚养费,农村为6600元,城市为19740元),少生2亿多人口,最少也要节约8500亿元,比1986年国民收入7790元还多710亿元。拿这些钱用于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职工的住宅条件,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扩大企业的再生产等方面,其发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任何一个生产部门所无法比拟的。向学生介绍这段讲话之后,再问对人口问题该怎么办?学生自己也能正确得出结论: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有时,可运用数据、图表等手段,进行定量分析,进行各国同类指标数字

11、的比较,教育效果也很好。地理课外活动也是开展国情教育的好形式。它具有机动灵活、选题丰富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国情小论文演讲、专题讲座、国情新闻发布和评论、影视观看、出黑板报等活动,还可以把优秀小论文送电台或广播站、报社,向群众进行国情宣传。有些活动也可以与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联合进行,以求综合效益。4.理论联系实际。把国情教育与省情、市情、县情和乡情结合起来。实践经验证明:乡土地理是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人生的摇蓝,是伟大祖国的缩影。通过乡土教学,直接与学生周围的生活、生产结合,由点到面,由近及远

12、,从亲自感知体验到的乡情去联想国情,达到从知国到爱国最后报国的情感升华。5.以新的质量观评估学习成绩。评估就是以某种有效和可靠的方法,对计划实施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衡量、测定的过程。在地理教育中,有些评估单靠采用考试是难以实现的,如对情感、意志、态度、行为等的评估。然而以现代教育观点来看,它们又是学习成绩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这部分情感,评估就不可能全面。因此,评估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考试等定量测定外,还应看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情感的内化程度和国情知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能力。如向社会作国情宣传时态度是否积极;对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能否用科学的人生观去观察、分析和应用;写的国情、国策等小论文观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等。总之,我们应努力探索和掌握地理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政治水平三者结合的评估方法。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因此,要求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点,使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得到合理、充分、有效的发挥。让素质教育之花在地理教学园地上盛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