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研究报告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2993061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研究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品名称:氨 SDS编号:SDS2016111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液氨化学品英文名称:Liquid ammonia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 编: 传 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号:SDS20161111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于生产硝酸、尿素和其他化学肥料,还可用作医药和农药的原料;可用作有机化工产品的氨化原料,还可用作冷冻剂。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

2、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气体,类别1;压力下气体,低压液化气体;金属腐蚀物,类别1

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一次接触,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反复接触,类别2;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1;对水环境的危害(慢性),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极易燃气体;含压力下气体,如加热可爆炸;可腐蚀金属;吸入有害;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一次接触可致靶器官损害;长期反复接触可能致靶器官损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使用不产生火

4、花的工具。使用防爆型电器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操作后彻底清洗。避免与强氧化剂、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接触。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事故响应:如发生火灾,可用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被污染的衣物应清洗干净后再使用。 安全储存:保持容器密闭。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严禁与强氧化剂、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

5、食用化学品混储。 废弃处置:先用水稀释,再加盐酸中和,然后放入废水系统。物理化学危险:液氨会侵蚀某些塑料制品、橡胶和涂层。易燃,氨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范围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如有油类或其它可燃性物质存在,危险性更高。与硫酸或其它强无机酸反应放热,混合物可达到沸腾。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健康危害:液氨会侵蚀某些塑料制品、橡胶和涂层。氨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范围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如有油类或其它可燃性物质存在,危险性更高。与硫酸或其它强无机酸反应放热,混合物可达到沸腾。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

6、和爆炸的危险。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 混合物 危险组分 浓度,% CAS No. 氨99.8%7664-41-7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接触该化学品的主要症状和对健康的影响: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

7、、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对施救者的忠告: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呼吸新鲜空气或氧气。呼吸浅、慢时可酌情使用呼吸兴奋剂。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不应轻易放弃。 医生的特别提示:治疗压力不宜过高,以0.2MPa为宜。升

8、压时间适当延长至4050分钟,以免压力变化剧烈,呼吸道被脱落物堵塞;及时的医疗护理和特殊的治疗:进行高压氧治疗时应有医护人员陪舱监护,应备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物品;备好吸痰器及大空针。在舱内不应中断常规治疗。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特别危险性:易燃压力下气体。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如有油类或其它可燃性物质存在,则危险性更高。与硫酸或其它强无机酸反应放热,混合物可达到沸腾。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

9、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用雾状水、抗溶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迅速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第六部分 泄露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应急作业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防护装备:防火防毒服,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应急处理程序:现场通风;若气体在钢瓶内泄漏而无法堵漏时,将其移至

10、安全区域修补或处理;若液体泄漏,可让其汽化,隔离泄漏现场;处理工作应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穿戴正压式式空气呼吸器和全身防护服;气体浓度过高时,应撤离现场;一个气罐或极少量泄漏时设半径为30米隔离带;一个气罐或容器大量泄漏时,设半径为60米的隔离带;在下风处长1公里、宽1.4公里的范围内撤离所有人员。 环境保护措施:对泄漏点用雾状水覆盖,构筑围堰,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对废水回收或运至污水处理场所进行污水处理。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泄漏化学品收容:用槽车或专用密闭收集器。消除方法:高浓度泄漏区,喷雾状水稀释、溶解。灭火后的消防水要注意回收或送污水处理厂。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

11、措施: 对装置区设置围堰,防止泄漏 ,建设应急事故池及污水回收装置,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强氧化剂、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接触。搬运时严禁肩扛、背负、冲撞、摔碰和翻滚,必须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操作场所应备有充分水源,以供冲洗抢救。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12、。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强氧化剂、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包装材料:采用钢瓶或槽车灌装;大量储存采用钢制球罐、卧式罐等。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接触限值:中国:PC-TWA(mg/m3):20;PC-STEL(mg/m3):30。监测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用硫酸吸收取样,用离子导电层析法测定。生物限值:无资料工程控制:容器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沐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氨浓度超标的场合,应穿戴全面罩过滤式面具(或全面罩送风呼吸器);氨浓度严重超标的场合,应穿戴全套自给式

13、呼吸器(带有送风源、头盔和面罩)。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氨渗防静电工作服。其它防护:工作后尽速脱掉污染之衣物,洗净后才可再穿戴或丢弃,且须告知洗衣人员污染物之危害性。工作场所严禁抽烟或饮食。处理此物后,需彻底洗手。维持作业场所清洁。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液态无色透明,强碱性,极易挥发成气体。 气味:具有刺激气味 pH 值:1%水溶液PH值:11.7熔点/凝固点():-77.7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33.5 闪点(): 11 爆炸上限%(V/V): 27.4% 爆炸下限%(V/V): 15.7% 蒸气压(KPa):506.62(4.7) 蒸气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