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9930064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福建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福建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福建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福建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双十中学2019届高三期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1.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A. 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B. 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C. 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D. 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对材料理解错误,分封制得以实行的前提是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开始实行;C项说法错误,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除了分封制外还有宗法制和

2、礼乐制度。D项正确,因为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而实行分封制,可以有效地管理地方,稳定西周的统治。故本题答案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其相同点是A. 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 禁绝其他思想学派C. 激起社会强烈反抗 D. 解决意识形态问题【答案】D【解析】秦代焚书坑儒,而汉代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都是强化儒家理论道德,但由此可知,秦汉的思想文化方面的相同点解决的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故D项正确;秦代不是强化伦理规范,故A项错误。不管是秦代的“禁”,还是汉代的“尊”,都没有禁绝其他思想学派,故B项错误;秦代的焚书坑儒引起了

3、反抗,但是汉代经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确立起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故C项错误。3.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这可以佐证A. 刺史设置有助于君主专制B. 监察制度有利于京畿稳定C. 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D. 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司隶校尉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由材料“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可知,司隶校尉的设置有利于京畿稳定,故B正确;刺史是中央派出监督地方的官员,这与材料“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不相符,排除A;门下封驳与材料中司隶校尉不相符,故

4、排除C;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在后期出现七国之乱,威胁中央集权,但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排除D。4.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A. 传统家庭观被颠覆 B. 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C.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 商业发达推动风俗变化【答案】C【解析】题干“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说明当时大部分家庭都是以小家庭的方式存在,从根源上来说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得以出现,C项正确;传统家庭

5、观被颠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客观史实,A项错误;南宋时期江南地区才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B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商业发达与小家庭为主的家庭形式关系不大,D项排除。5.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A. 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B. 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C. 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D. 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答案】B【解析】根据“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说明科举制依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故选B。AD在题干

6、中无从体现。C与题干相矛盾,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而非固化了社会等级。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名师点睛】科举制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使“底层”可以通过苦读考试升至“上层”。科举虽已废除百年,但它所体现的考试、选拔人才的客观、公平、公正等原则,仍有深远影响。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当时(宋代)中国的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1500万至1800万盎司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亿至70亿美元。这种现象导致A. 纸币产生成为必然B. 坊市制度打破成为必然C. 宋代重视对外贸易D. 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

7、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反映的是宋朝时期商品贸易的交换量数额巨大,金属货币携带不便必然产生出纸币产生的,符合题意的是A项,坊市制度的打破会促进商品贸易交换额增加,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到对外贸易,排除C项,D项出现于明清时期。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商业发展货币7. 元代地方政务一般采用聚会形式进行裁决,裁定结果由与会官员联名署押。这一制度在当时被称为圆署或圆坐署事。该制度A. 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 B. 减少了政权的民族色彩C. 体现官僚群体内相对民主 D. 有效地制约了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中书省是元代中央的最高行政机

8、构,与材料“元代地方政务”无关,故A项错误;元代地方政务(行省内部)实行的是圆署或圆坐署事,即采用聚会形式进行裁决,裁定结果由与会官员联名署押,保留了元代蒙古贵族集体决策的民族色彩,故B项错误;圆署或圆坐署事是蒙古贵族内部比较民主的集体决策方式,体现了官僚群体内相对民主,故C项正确;元代地方政务实行圆署或圆坐署事,使每个地方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这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政治制度8.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比宋代降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A. 经济重心的南移B.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C. “

9、重农抑商”的影响D.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紧扣时间“明代中叶”,依据“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可知,明朝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导致“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B符合题意;A时间上不符合题意,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C表述有误,重农抑商政策对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不利,更不会导致“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往往会导致物价上涨,与题意不符,排除D。故选B。9.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或进入深山,垦荒种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

10、客观上A. 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B. 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C. 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 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答案】B【解析】依据“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可知,流民沦为雇佣工人,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B项正确;依据“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可知,大量流民的出现不能说明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农业是以小农经营为主,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故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应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抓住关键信息“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

11、种田,采矿淘金”分析即可。10.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常发生。这反映了明朝A. 官僚政治运行机制成熟B. 皇权专制不再强化C. 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D. 早期启蒙开始兴起【答案】A【解析】材料中“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常发生”说明在明朝时期,作为官僚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君主立嫡的继承制度,即使君主想改变也非常困难,表明当时官僚政治运行机制成熟,故A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君主继承以立嫡为主而非立庶,正是宗法制的体现,故C错误;D与材料信息无关,

12、故排除。11.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说。明代有人提出“二十四民”之说,新添了“蓖头”、“修脚”、“修容”等“不稼不穑”之民。由此可见明代A. 自然经济趋于崩溃B. 城市经济显著发展C. 阶层流动不受限制D. 社会风气极度奢靡【答案】B【解析】明代有人提出“二十四民”之说,新添了“蓖头”、“修脚”、“修容”等“不稼不穑”之民,说明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分化,城市里从事服务的行业增多,故B正确;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A表述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阶层流动不受限制”,排除C;材料信息只是说明从事服务的行业增多,没有涉及“社会风气极度奢靡”,排除D。1

13、2.王夫之读通鉴论就“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认为,历来传为美谈、德政的所谓“劝农”,实质上等于伤农。有学者把这称之为“王夫之定律”。据此分析,“王夫之定律”A. 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B. 摆脱了小农意识的束缚C. 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D. 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王夫之对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这一事件的态度是否定的,王夫之对劝课农事进行抨击,说明他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故A项正确;王夫之所处的时代依然是小农经济时期,他摆脱不了小农意识的束缚,故B项错误;王夫之否定劝课农事,但并不能说明他就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他依然属于儒家思想的继承者,故C项错误;王夫之是知识分子,没有代表

14、农民阶级的利益,故D项错误。13.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A. 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得以成立B. 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曲折C. 历史研究难以形成统一的结论D. 军机处的设置具有机密性特点【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军机处逐渐演化,不同的史学家对于它演化完成的认知有差别,故A项正确;中国君主集权在明清一步步走向顶峰,并不艰难,故B项错误;历史研究是可以得出确切结论的,故C项错误;军机处设置是为了用兵西北,内容保密,并非机构保密,

15、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14.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B. 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农业的发展C. 闭关锁国政策长期推行D. 传统科技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中国的劳动效率没有提高,在于中国的经济形式,联系所学知识,中国在20世纪中期以前,经济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A项符合题意,正确。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策,都不符合近代中国的国策,BC两项均排除。传统科技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D项表述有误,排除。故选A。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因素【名师点睛】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因素(1)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