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5.14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必修3.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929754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导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5.14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名师导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5.14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名师导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5.14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名师导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5.14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名师导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5.14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导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5.14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导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5.14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必修3.ppt(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 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 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2 高考考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3 高考真题 例1 2011天津 新青年 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 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 尽管如此 民主 与 科学 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A 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 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 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 倡导文学革

2、命的需要 解析 尽管新文化运动时期专门论述民主和科学的文章不多 但其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利用民主和科学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选A项 A 例2 2011浙江 诗人徐志摩 1896 1931 说 在24岁以前 我对于诗的兴味 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 社会契约论 的兴味 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 当时 文学革命 的影响还不大B 新青年追求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C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B 解析 徐志摩 24岁以前 即1920年以前 这是做此题的前提 由此判断A错误 因为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已经提出了 文学革命

3、 的口号 此后形成文学革命的高潮 本题的题眼为 相对论或民约论 社会契约论 徐志摩对 相对论 感兴趣无疑是受到当时 赛先生 科学 的影响 他对 民约论 感兴趣则是受到了 德先生 民主 的影响 此题的主旨不是讨论重理轻文的话题 据此 B项正确 C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D项亦可排除 选B项 例3 2011江苏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 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 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 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 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从中可见 该思想家主张 A 打破保守观念 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 剔除传统糟粕 重建儒家信仰C 宣扬改革理念 为

4、康梁变法造声势D 遵循进化理论 任凭自然选择 解析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 说明B不正确 20世纪初 维新变法运动已经失败 故C错误 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 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说明D不正确 作者此段表述的主旨是要顺应时代潮流 进行变革 否则就会被历史淘汰 选A项 A 例4 2011安徽 辛亥革命 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 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 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 A 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 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 肯定了反对专制 追求民主的愿望D 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解析 题干认为 辛亥革命只是表面上

5、实现国家统一和推翻清政府 但对儒家文化思想体系却丝毫没有动摇 这种观点基本上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排除D 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故选A 作者认识到中国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 排除B 题干主要阐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持否定态度 排除C A 例5 2011山东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 保守 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 1924年 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十月革命的影响B 民族主义的高涨C 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D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 解析 义和团运动有局限性也有正义性 进步性的一面 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的转变与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有

6、关 1924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 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这与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的一面相吻合 所以陈独秀认同了义和团的作用和进步意义 所以B符合题意 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 与题干时间不符 排除A项 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排除C 当时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排除D 故选B 例6 2011上海 近代有学者呼吁 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 脱离无常识之思 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 由此他主张 A 求强求富B 变法维新C 共和革命D 民主科学 解析 A项求强求富 B项变法维新 C项共和革命分别为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的思想主张 均不符合题意 排除 从

7、题干的信息看 是号召青年人解放思想 独立思考 可以判断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发动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 故选D项 D 例7 2011海南 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 此 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 推其原始 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 遂至舆论放大异彩 学潮弥漫全国 孙中山此处所说的 觉悟者 应包括 A 陈独秀B 梁启超C 章太炎D 严复 解析 扣住题干关键词 思想界 出版界 学潮 等可知思想领域 学生运动 从而推断出是新文化运动 其代表人物是陈独秀 故选A项 A 知识梳理 重难突破 1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专制

8、和愚昧 民主 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 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新文化运动还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具有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本质 正如陈独秀一针见血所指 主张尊孔 势必立君 主张立君 势必复辟 孔教与共和 存其一必废其一 可见反对旧道德在本质上是撤除封建专制势力的精神保护伞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因为只有新文学才能更自由地表达新思想 相互关系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提倡新道德是为民主与科学服务的 由于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反对封建礼教 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就是摧毁

9、专制制度的根基 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让新道德成为广大民众自觉的日常行为规范 新文学和白话文 是传播民主与科学 反对旧道德的载体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内容的主体 而新文学和新道德则是达成反封建目标的必要保障 2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三个政治派别在反封建和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对比 他山之石 1 新文化运动前期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1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 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 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 提倡民主就是反对专制 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孔子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 3 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 民主与科学凭借广大民众易于接受的白话文得

10、到广泛传播 民主与科学是反封建专制制度的 武器 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 手段 2 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异同 1 相同 背景都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封建思想文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内容都反对专制 追求政治民主 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作用都极大地批判了封建思想 都为以后的革命奠定了基础 2 不同 所处时代不同 欧洲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开始确立时 中国发生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接近尾声时 主要任务不同 欧洲主要反对封建压迫 中国面临反帝反封双重任务 理论体系不同 欧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国只是借西方之矛攻中国之盾 未来得及消化 长远影响不同 欧洲导致资产阶级革

11、命的胜利 中国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下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一 选择题1 2005年9月15日 新青年 创办90周年纪念 新京报 发表题为 新青年 一份永远值得纪念的媒体 的评论 这是因为 新青年 是由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创办的 彰显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宣传了民主和科学的价值观 真实报道了辛亥革命的过程A B C D 解析 新青年 创办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不是同一时间 辛亥革命早已结束 不可能真实报道 故选C C 2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A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B 中国人善于学习C 谋求社会进步和国家独立D 外国传教士对中国的帮助 解析 外国

12、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 使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中国的落后 奋起救亡图存 选A项 A 3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 中国人从 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始 进而 中体西用 进而自由平等博爱 进而民主和科学 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魏源 洪仁玕 李鸿章 孙中山 陈独秀A B C D 解析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李鸿章 中体西用 孙中山 自由 平等 博爱 陈独秀 民主和科学 答案B B 4 史学界把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 因为它们都要求 A 彻底废除旧制度B 民主和科学C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 民主和共和 解析 关键是要把握近代化的概念 以及维新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三者都主张在

13、中国实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 5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抗争B 探索C 屈辱D 复兴 解析 四幅图片分别是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学习西方的产物 共同体现了中国先进人士不断深入学习西方的探索历程 故选B B 6 1919年6月20日 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 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 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 那是难以想像的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 A 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B 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C 马克思主

14、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解析 注意时间 1919年 这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 文中 这一现象 即指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原因之一是 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其他三项明显错误 B 7 陈独秀说 吾国之维新也 复古也 共和也 帝制也 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 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 熟视而无所动心 为此 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 进行革命斗争 反对独裁专制B 建立革命政党 发动工农群众C 发动启蒙运动 解放民众思想D 提倡学术自由 普及白话文章 解析 材料中所述 国民对于当时的政治斗争无动于衷 所以首要的事情应是进行思想的启蒙 启迪国民的觉悟 C

15、 8 20世纪20年代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爱国知识分子推动的平民教育兴起 下图反映的是推行平民教育的主要目的 试给该漫画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A 大国臣民秉承救亡图存B 平民教育压迫平民C 良好公民肩负国家责任D 男女平等 解析 爱国知识分子推动平民教育 就是希望唤醒更多的民众 使众多受到教育的平民能以大众的力量来托起民国的明天 答案C C 9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提出 汉字不灭 中国必亡 因为汉字的艰深 使全中国大多数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 陈独秀说 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 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 废之诚不足惜 这表明他们 A 开始结合本国国情研究实际问题B 严重脱离群众 提不出科学纲领C

16、 发现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缺陷和不足D 对中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否定和肯定 解析 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 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反映的问题是消灭中国传统文化 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在对中西方文化的看法上存在绝对否定与肯定的错误认识 答案D D 10 陈独秀号称是 文化伟人 政治名人 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作为 文化伟人 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创办 新青年 掀起新文化运动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 首先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为运动指明方向 是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A B C D 解析 是陈独秀作为政治名人的表现 故排除 首先高举社会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 故 错误 是陈独秀在近代文化发展中的贡献 答案D D 二 非选择题11 五四运动后 社会发展风云激荡 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 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列四位历史人物活跃在五四运动时期并作出巨大贡献 材料二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四位人物各自有何贡献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有何影响 3 以上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发展演变的特点如何 参考答案 1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和领导者 积极宣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