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亟须回归原点.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929577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教学亟须回归原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英语教学亟须回归原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语教学亟须回归原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教学亟须回归原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教学亟须回归原点英语教学亟须回归原点作者:未知 摘 要: 英语教学亟须回归原点,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民族振兴的题中之意。英语教学亟须引入语篇学,这样师生才能在切入英语教学肯綮的基础上,更好地学好英语这门学科;英语教材应重视对学生口语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改变“哑巴英语”的现状;英语测试应该回归原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指挥中小学英语教学,使得人们在英语教学的核心点位上多花工夫。关键词: 语篇学 口语 测试 英语教学笔者是一名长期从事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通过长期的思索与实践,发现当下英语教学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学习轻思考、重学会轻会学、重继承轻创新及应试功利化、研讨浅表化、“哑

2、巴英语”长期化、素养教学稀缺化等现象。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经过长期苦心焦思、反复对比,笔者最近终有所悟,认为英语教学亟须回归原点,这是纠正当下种种教学偏颇、治疗“哑巴英语”痼疾、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最奏效、最高效、最长效的途径。一、英语教学亟须引入语篇学英国当代语言学大师韩礼德说:“语篇分析代替不了语法分析,没有句法分析的语篇分析根本称不上是分析。”1语篇分析与语用学、传统语言学、文艺学、文章学不矛盾,相反还有很多交集。因此,语篇学教学与传统的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不矛盾,可以沿袭传统的英语教学,让学生记忆默写单词、分析语法结构、了解从句特征、按照模式写作,但这并不

3、影响运用最前沿的学术理论思想,在语篇学视域下进行整体教学,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学生一旦有了这样的思维,就能以最少的时间、最有效、最有趣的做法,获得最高的效率,不仅培养英语阅读、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而且对未来从全局把控人生,高瞻远瞩、纲举目张、整体着眼、稳健行事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语篇分析无论从英语教与学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都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巩固英语教学成果。语篇视野下的英语教学要引进语篇分析。与传统的“课文分析”相比,语篇分析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对各种类型或体裁的语篇具有普适性,尤其是非连续性语篇、视觉类语篇等特殊的语篇类型,更宜借助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进行读解2。从语用功能

4、本身出发,在高一、高二真正有步骤地推进英语角、原创英语诗歌、小品表演,借助学校外教力量、定期开设英语沙龙及创办英语文艺社、英语读书社、英语话剧社、英语演讲社、英语朗诵社等社团,利用各种活动调动学生展示自我、丰富生活的积极性,他们就会自发地研究语篇,在口语活动方面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促进英语整体学习。悉尼学派基于语篇体裁理念创立了体裁读写教学法,该教学法对世界范围内的母语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有些国家按体裁教学法设计读写教材与教学纲要。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马丁和罗斯(Rose)指出:在中国特殊的语境中,“支持互动循环模式”(阅读准备-阅读反应-独立写作)或许更为适合3。因此,引入语篇学之后,更能够有的

5、放矢、目标明确,让学生在阅读准备、阅读反应并进入新一轮的阅读准备、阅读反应,循环往复之后更好地进行独立写作,而独立写作正是英语口语表达与交际的基础,好的写作加上好的素养可以带来好的交际,为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原汁原味地体验带来更多的惊喜。英语教学引入语篇学,是基于学理的要求,更是应对实践的必然选择。要让英语教学有更好的起色,要让师生原汁原味地体验外国文学,则必须有效引入语篇学,特别是在高中这一学生思维逐渐成熟的年龄阶段。引入语篇学以后,一开始可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假以时日,必然可以更好地深发迁移,获得更多更有利的启示,这难道不是英语教学回归原点的题中之意吗?二、英语教材应重视对

6、学生口语的培养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用目的语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都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这种语言使用的环境既包括语言方面的知识,又包括文化背景、语用、认知等方面的知识。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游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总体印象,然后分段(语篇)找出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包括对语篇功能和结构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现行的牛津高中英语主要采用六种课型,即Welcome to the unit & Reading,Word Power, Grammar and usage,Task,Project,Self-ass

7、essment,笔者认为,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似乎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但从学理根基上看,“少即是多”才应该是我们的首选,这不仅是日本著名学者本田直之的书名,更是北欧芬兰教育一向倡导的观点,芬兰教育在全世界排第一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们一向都很务实,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学得集中、学得有效,他们的教材便是如此。反观我们的教材,有这样那样的单元、模块,实际上无形中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压力负担,而“多”在特定的学习背景与生存环境下一定是不好的,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转移他们关注的焦点。针对全球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英语口语交际教学已经被摆上一个重中之重的位置。所有学习都是为了实践,如果高中英语教学

8、不进行转向,那么培养出来的至多是哑巴英语“人才”,他们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交际,但是面对外国人,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应对。还原英语口语教学而不是一味的书面考试,可以转化为整篇新课文章的口语复述,可以是阅读英语原版文学著作,可以创设英语角,也可以进行班级内部的英语沙?,但其核心旨归均为成体系地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语篇后,根据原初理解,进行交流、碰撞,从而在学得的基础上习得、共生,培育学生的英语整体素养。高中英语教材内容的设置要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这是英语教育教学的原点,只有当学生发现英语学习能够接触异域文化同时与不同肤色、民族的外国人交流,他们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的热情,这样才能在减轻负担、

9、减少功利、简化程序、简捷高效中乐学、会学、学会、学好,加之良好的引导、丰富的活动、真切的体验,学生会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内在的丰富与多彩。 当英语教材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重视英语口语实践活动,那么反过来学生一定会更好地学好英语单词、语法,这是口语交流交际的必备,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口语交流,高中生有着很强的自我展示能力,给他们一个平台,他们会还我们一片灿烂。在英语口语实践中自然而然地背诵英语单词、语法从而更好地学习英语,紧接着在学好英语单词、语法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英语口语交流交际,教学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上,从而在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英语写作方面全面开花。三、英语测试也应该回归原点笔者

10、一直致力于走一条有效高效的英语教学之路,但苦于教材的编排、考试的束缚,一直未能遂愿,进入新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专家应早日将言语实践这一西方国家屡试不爽、效果奇好的理念植入我国英语教学。将英语口语实践测试更大范围地引入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回归原点的重要依托,这样会为学生的思考与活动提供更多的空间,他们会根据其实际水平选择原汁原味、有趣生动的语篇,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同时精简教材,腾出更多时间参加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在书面语与口语的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中,进一步提升英语综合素养。关键的是,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有了真正的成果体验后,便可以进一步自觉促使学生阅读外文原版书籍,以此增加词汇量并丰富口语交

11、际的句式,进一步享受真正意义上的英语,学校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给予学生学习英语的充分时间,国家一年两考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这样改变以往“哑巴英语”的窘境,在快乐学英语、用英语、说英语中变得更加生机活泼,难道不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意吗?英语测试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国家也在大力提倡,笔者根据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认为我们的英语测试应该回归原点。应该在测试内容方面进一步做改变,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一线教师还原英语教学本质,那就是帮助学生发散英语交际思维,将英语这门使用科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在英语测试的题型方面多一些实用型的考量,少一些记忆背诵型的规定,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学生的

12、学习负担,而且在回归到英语教学的原点上师生会多记忆背诵单词并理解语法,不仅达到原先英语测试的目的,而且超越英语学习的题中之意,何乐而不为呢?四、结语英语教学亟须回归原点,这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意,更是时代的呼唤、民族振兴的题中之意,英语教学引入语篇学,能够让学生原汁原味地学习英语;英语教学重视对学生口语的培养,使学生拥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同时在接触异域文化与交际对象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英语学习的快乐;英语测试回归原点,中小学教师更加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在淡化笔试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乐趣的引导下自然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也能够获得全面的提高。参考文献:1Halliday, M. A, K. A

13、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Arnold. 1994:16.2Martin, J. R. Language, register, and genreA. In F. Christie(ed.). Language Studies: Childrens Writing, ReaderC.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4:25.3Martin J. R., Rose D. Interacting with text: The role of dialogue in learning to read and writeJ.中?外语,200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