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练习必修2.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929131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练习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练习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练习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练习必修2.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解析: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虽然其体内没有RNA,但其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的,仍然遵循中心法则。答案:D2在绝大多数生物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顺序是()蛋白质DNAmRNAtRNAABC D答案:C3下列关于“中心法则”含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B过程在RNA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进行C过程所

2、需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D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时,遵循AU、UA、CG、GC的原则答案:D4下图表示自然界中遗传信息在三种大分子间的流动(如箭头2代表转录),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1、2、4常见,3、7少见,其他尚未被证实B2、4、6常见,其他几乎从未被证实C5、8、9未被证实,3、7少见,其他常见D3、7少见,其他常见答案:A5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B图中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过程需tRNA的协助C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D过程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

3、状解析:人体体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和分化而来的,都应含有全套遗传物质(成熟红细胞等分化时失去细胞核、细胞器的细胞除外),即都应含有基因1和基因2。图中过程表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催化。过程表示翻译,需要tRNA运输氨基酸。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的结构不同,根本原因是相关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过程表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或过程表示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B6请读下图,回答(1)(7)题:(1)此图解全过程叫作_。(2)图中的生理过程叫作_,进行的场所是细胞的_内,进行的时间是细胞分裂的_期。(3)图中的生理过程叫作_

4、,进行的场所是细胞的_内。(4)图中的生理过程叫作_,该过程需要在_的作用下才能进行。(5)图中的生理过程叫作_,该过程的发现说明RNA也可作为生物的_。(6)图中的生理过程叫作_,进行的场所是细胞内的_上。(7)从DNA的功能看,图中过程属于遗传信息DNA的_功能;图中和过程属于遗传信息DNA的_功能。答案:(1)中心法则(2)DNA的复制细胞核间(3)转录细胞核(4)逆转录逆转录酶(5)RNA的复制遗传物质(6)翻译核糖体(7)传递表达A级基础巩固1如图所示,在酵母菌细胞中能进行的信息传递是()ABC D解析:酵母菌细胞可进行细胞分裂,因此能发生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同时酵母菌细胞也能合成

5、蛋白质,因此能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逆转录过程和RNA的复制过程只发生在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答案:B2下图为皮肤生发层细胞中DNA聚合酶合成及发挥作用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B过程的主要场所是核糖体C过程需要tRNA的协助DD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需经过核孔解析:过程为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过程为转录,其主要场所是细胞核;过程是翻译过程,需要tRNA转运组成DNA聚合酶的氨基酸;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要经过核孔。答案:B3用链霉素或新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的DNA结合,这一单链DNA就可代替mRNA翻译出多肽,说明()A遗传信息可从RNA流向DNAB遗

6、传信息可从蛋白质流向DNAC遗传信息可从DNA流向蛋白质D遗传信息可从RNA流向蛋白质答案:C4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皱粒豌豆种子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低而蔗糖含量高B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C基因与性状呈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D囊性纤维病患者中,编码一个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的结构异常答案:C5下图是囊性纤维病的病因图解,据图回答(1)(4):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CFTR蛋白结构异常,导致功能异常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黏液清除困难,细

7、菌繁殖,肺部感染(1)基因是指_。基因中的_代表遗传信息,图解中所示形成的CFTR蛋白质结构异常的原因是_。(2)此种病例所涉及的是_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事实上,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基因与_、基因与_、基因与_之间均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3)通过图解可以看出基因能通过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4)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_的合成来控制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1)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碱基排列顺序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2)单个基因基因产物环境(3)控制蛋白质的结构(4)酶代谢过程B级能力训练6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8、)A过程均可发生在同一细胞的细胞核内B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C过程均可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D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析: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均可发生在同一细胞的细胞核内,A项正确;转录和翻译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B项正确;病毒营寄生生活,逆转录过程或RNA复制过程发生在宿主细胞内,C项错误;中心法则中几个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项正确。答案:C7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据此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是转录,形成RNAB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C白化病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人的镰刀型细胞贫

9、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是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答案:B8下图为脉孢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从图中可得出()基因基因基因 基因 酶酶酶酶 N乙酰鸟氨酸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酰琥珀酸精氨酸A一种物质的合成只受一个基因的控制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C若基因不表达,则基因和也不表达D若基因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合成精氨酰琥珀酸解析: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由示意图可知,精氨酸的合成需要酶的参与,而它们分别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基因不表达时,基因仍可表达,只是无法合成精氨酸。若基因不存在,酶不能合成,则瓜氨酸精氨酰琥珀酸的途径不能进行。答案:B

10、9如图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模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若X是mRNA,Y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氨基酸B若X是DNA,Y含有U,则管内必须加入逆转录酶C若X是tRNA,Y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脱氧核苷酸D若X是HIV的RNA,Y是DNA,则管内必须加入DNA酶解析:若X是mRNA,Y是多肽,则管内发生的是翻译过程,因此管内必须加入氨基酸;若X是DNA,Y含有U,则Y为RNA,管内发生的是转录过程,因此不需要加入逆转录酶,而需要加入RNA聚合酶等;若X是tRNA,Y是多肽,则管内发生的是翻译过程,因此不需要加入脱氧核苷酸;若X是HIV的RNA,Y是DNA,则管内发生的是逆转录过程,因

11、此需要加入逆转录酶。答案:A10确定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以后,科学家曾提出如下问题:核糖体所含的RNA是翻译的模板吗?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第一步:将大肠杆菌在重培养基(含有15NH4Cl和13C葡萄糖)上培养,使细菌上各种成分(包括细菌核糖体)被重的同位素标记。然后他们使用T4噬菌体感染细菌,噬菌体感染后,大肠杆菌将不合成自身成分。第二步:将细菌转移到轻培养基(含有14NH4Cl和12C葡萄糖)上培养,同时将放射性标记14C的尿嘧啶加到培养基上,对核糖体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析实验结果:(1)如果新出现的RNA含14C,那么它是以_为模板转录而成的。(2)如果所分离的大肠杆菌核糖体密度全

12、为重(均含_、_),那么核糖体所含的RNA_(填“是”或“不是”)翻译的模板。新合成的RNA称作_。解析:T4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宿主细胞将不合成自身成分,新出现的RNA是以(T4)噬菌体DNA为模板转录成的。(2)T4噬菌体侵染前,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均含15N、13C,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所分离的大肠杆菌核糖体也含15N、13C。这样就否定了翻译模板是核糖体RNA这一猜想。新合成的RNA可以称为mRNA(信使RNA)。答案:(1)(T4)噬菌体DNA(2)15N13C不是mRNA(信使RNA)11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合成某种分泌蛋白质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表示相关过程。据图回答(1)(4)题:(1)过程发生在_期,催化过程的酶是_。(2)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一端的3个碱基是UAC,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3)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过程进行的场所有_。(4)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作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_。在原核细胞中分离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这说明_。答案:(1)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RNA聚合酶(2)甲硫氨酸(3)ab内质网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