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戴河分校高二历史第四次周测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927266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戴河分校高二历史第四次周测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东戴河分校高二历史第四次周测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东戴河分校高二历史第四次周测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戴河分校高二历史第四次周测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戴河分校高二历史第四次周测 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次周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1.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这说明商鞅A. 主张立法为民B. 强调有法可依C. 关注法律实施D. 重视赏罚并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法”主要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故A 项与主旨不符,排除;“国皆有法, 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是指国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没有能保证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遁的方法,从信息中可知,商鞅重视刑罚以及法律的作用,有法可依

2、是对文中断章取义的理解,故 B 项错误,而C项的表达是正确的;根据材料中“刑重者, 民不敢犯,故无刑也”得出商鞅重视轻罪重罚,故 D 项错误。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商鞅变法【名师点睛】高考历史文言文材料题主要考查两种能力,其一是通过文言文材料考查学生史料分析、归纳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另一种是借助文言文材料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巧解高考历史文言文材料题要注意借助最为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切入正题。(1)重要的虚词,如则、非等,这些词后的语句一般就是解答题目的核心句。(2)重要的历史人物信息,如称谓、官职、人名等。(3)时间信息,本信息

3、既包括文言文材料中的时间描述,也包括引文出处的时间等等。(4)所选文献的出处、名称、作者等等。2.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这一制度有利于A. 推广精耕细作B. 推动社会转型C. 抑制土地兼并D. 改变地租形式【答案】B【解析】材料“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实际有利于形成土地私有制,从而推动社会转型,故选B;精耕细作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特征,排除A;材料是土地兼并的根源,排除C;材料与地主无关,排除D。3.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

4、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A. 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B. 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C. 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D. 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反映个体小家庭(一夫一妻)的出现,使“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受到冲击,故A正确。材料中的“敬宗之道”是社会观念,未明确涉及小农经济范畴,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严刑峻法,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社会和谐,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对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由材料“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可知商鞅变法的小家庭措施使传统“敬宗法

5、祖”的宗法观念受到冲击。4.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答案】C【解析】材料对秦国和东方六国的墓葬做了对比:秦国除君王墓葬外均无明显等级差别,而东方六国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说明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故选C项。A项和B项知识错误,D项“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太绝对,故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

6、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运用比较论证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分封制。5.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A. 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B. 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C. 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D. 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答案】C【解析】从材料“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中可以看出,北魏政权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凸显自身政权的正统性,故C项

7、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济的恢复,故A项排除;材料“四夷馆”和“四夷里”说明BC项错误。6.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此社会现象是A. 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B. 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C. 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D. 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说明三长制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隐匿人口逃避赋役的社会现象,侥幸之人不能再侥幸了,苞荫之户不能再苞荫了,C选项符合题意。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的说法

8、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7.史官记史重视“言”与“事”。下列人物“言”、“事”对应正确的是选项人物言论事件A秦始皇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B魏孝文帝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迁都洛阳C唐太宗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开创三省六部制D明太祖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建立内阁制度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项事件与言论不能对应,应该是开创了郡县制。C项事件与言论不能对应,应该是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故排除C。D项事件与言论不能对应,应该是废丞相,故排除D。B项表

9、述符合史实,故先B。8.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A. 抑制了土地兼并B. 加剧了皇权的衰落C.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 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故D正确。均田制没有触及地主土地所有制,故不可能抑制土地兼并,故A排除。均田制与皇权衰落无关,故B排除。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没有突出“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故C排除。考点:古代中国

10、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均田制【名师点睛】均田制是中国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北魏初年,在宗主督护制下,官府对辖区内的户籍、田数都无从掌握,徭役、赋税也无从征调。均田制的实施,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9.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该诗句表现了作者A. 对冗兵冗官的不满B. 对田园生活的赞美C. 对北宋孱弱的愤懑D. 对北宋改革的迫切【答案】C【解析】“输与官家事夷狄

11、”反映了北宋积弱,对少数民族战争中失败的现象,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对冗兵冗官的不满,故A错误;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没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北宋改革的迫切愿望,故D错误。故选C。10.“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这是针对王安石哪项变法措施的评议?A. 青苗法B. 均输法C. 募役法D. 市易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青苗法含义是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加息,随夏秋两税纳官.实行青苗法的目的,在于使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兼并势力的高利贷盘剥,并使官

12、府获得一大笔“青苗息钱”的收入。BCD不符合题意。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11.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莫衷一是,褒贬不一。自南宋开始,王安石变法遭到彻底否定,其新学也遭到批判。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从此以后,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表明A. 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B. 著名学者能引领学术研究方向C. 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D. 清末的执政理念出现重要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08年”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王安石变法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而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13、王安石重新被推崇,与当时中国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故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而是强调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学术研究方向,而是强调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清末新政的信息,而是强调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排除D项。12.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叙述,既有历史事实,又有历史解释的是A. (北宋)司马光:“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B. (北宋)苏轼:“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C. (南宋)范冲:“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D. (

14、近代)梁启超:“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原因或者意义的描述,分析选项,“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属于历史事实,“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属于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A符合题意;BCD均是属于对王安石变法的解释,属于历史解释。13.列宁说:“1861年2月19日,是俄国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开端。”这句话肯定了沙皇A. 彻底废除了俄国农奴制B. 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C. 巩固俄国沙皇专制制度D. 提升俄国人民生活质量【答案】B【解析】【详解】”1861年2月19日

15、,是俄国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开端“表明这句话肯定了沙皇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14.1861年俄国改革前,工业资本家雇佣的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些现象反映了农奴制度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影响是A. 自由劳动力缺乏与国内市场狭小B. 自由劳动力与国内资金的缺乏C. 国内资金缺乏与科学技术的落后D. 国内资金缺乏与国内市场狭小【答案】A【解析】【详解】30%的农奴反映了自由劳动力少,财产随时被地主侵占,造成的结果是地主的需求小,国内市场狭小,故A正确; 材料中未涉及资金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到资金与科技的问题,故C排除;材料中未涉及到资金的问题,故D错误;15.以下表格内容是某同学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由此判断该论文的主题应该是A. 工业革命对亚洲的影响B. 反对殖民侵略的变革C. 富国强兵的革命浪潮D. 现代化改革是救国之道【答案】D【解析】克里木战败,俄国开始废除农奴制的改革;“黑船事件”导致日本国门被打开,不得不面向世界,学习西方,才有明治维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