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月考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926049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月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月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月考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月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月考 1.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4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钦州、防城港和北海等沿海城市将承载北部湾经济区沿海工业的发展,而钦州、防城港和北海又是广西红树林分布的主要区域。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使北部湾成为中国大陆近海岸最洁净的海域,海洋环境质量长久保持着优良状态。图4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 广西红树林的生态功能有抵御风浪,保护海岸 净化淡水水质 调节气候 保护生物多样性A. B. C. D. 2. 北部湾经济区A. 矿产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能源、冶金、炼油等重化工业B. 淡水充足,适合发展淡水养殖业,不会对海

2、洋造成污染C. 位于海湾内部,不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利于港口建设D. 临海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小3. 为保障生态可持续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应该A. 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B. 加强重化工业发展,发展经济C. 大力发展传统经济和生态产业 D. 加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答案】1. C 2. A 3. D【解析】1. 水稻、葡萄都是耗水量大的农作物。凯拉库姆水库周边大力发展水稻和葡萄种植会造成河流水量大量减少,咸海面积萎缩,故A、D两项错误;当地气候更加干早,草地面积减少,荒漠化加剧,故B项正确,C项错误。2.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带是风、沙、水、潮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区,尤其是台风

3、危害比较严重,红树林是抵御风浪对海岸侵袭和对沿海滩涂侵蚀的一道天然屏障,正确;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北部湾每年都要承受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废水和海上溢油等污染物,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不仅对污水具有一定抗性或耐受力,而且红树林植物发达的根系能使重金属和有机氮农药等污染物沉积下来,起到净化海洋水质、保护海洋环境的作用,错误;红树林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和促进水循环的生态功能,能为海洋生物及鸟类等生物提供繁殖、栖息的场所,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正确,故C项正确。3. 由图可知,北部湾经济区有丰富的锰、石油、铝土矿等资源,适合发展能源、冶金、炼油等重化工业,故A项正确

4、;北部湾经济区水热充足,临近海洋,将重点发展种植业和海洋渔业,淡水养殖业会对海洋造成污染,故B项错误;北部湾沿海地带是遭受台风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故C项错误;临海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会排放污染物,污染沿海生态环境,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构成威胁,故D项错误。【点睛】判断湿地的作用,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地理特征,综合分析即可准确判断。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及影响的分析,需要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征,尤其是资源状况、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需采取的措施,可以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进行分析。2月28日凌晨,5807次旅客列车在吐鲁番三十里风区遭遇

5、超强大风,致使车厢脱轨侧翻,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4. 火车在沿图中铁路线行驶过程中,最容易因大风出现脱轨、侧翻的路段A. 甲车站附近 B. 乙车站附近C. 丙车站附近 D. 丁城市附近5. 下列货物中,该区域最可能常年利用该铁路向东部沿海地区输送的是A. 鲜活牛羊 B. 石油和天然气 C. 小麦和甜菜 D. 棉花和瓜果【答案】4. B 5. D【解析】.5. 该区域为新疆地区,鲜活的牛羊不适合用铁路运输,A 错误;石油和天然气主要靠管道运输,B错误;中东部地区的小麦和甜菜 产量较大,C错误;新疆的棉花和瓜果,产量高、品质好,向东部的输送量较大,D正确。点睛:“世界蛋白石(猫眼石)之都”库伯佩

6、地始建于1915年,从地表看非常荒凉,实际上这个小镇有3500名居民,其中的大多数生活在地下的洞穴。小镇的水特别珍贵,要靠一根水管从几十千米以外引水,引来的水经脱盐处理后才能使用。下图示意库伯佩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6. 1915年,库伯佩地吸引人口聚集的主要原因是A. 耕地充足廉价 B. 矿产资源开发C. 交通便利 D. 草场广阔7. 库伯佩地居民生活在地下的原因是当地A. 淡水资源缺乏 B. 多台风和沙尘暴C. 夏季气候炎热 D. 土地资源紧缺8. 当地用水需要脱盐处理的原因是A. 水源地位于内陆,地下水盐度较高 B. 引自海洋水,海水的盐度较高C. 当地盐碱化严重,地表水盐度较高

7、D. 产业用水要求高,须脱盐净化【答案】6. B 7. C 8.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澳大利亚地理知识,学生要熟悉澳大利亚的气候、水源分布特点。6. 从题的材料看当地缺水,不利于人类生存,1915年,库伯佩地吸引人口聚集的主要原因是蛋白石(猫眼石)开发,选择B。7. 库伯佩地处于热带地区,夏季气候炎热,居民生活在地下凉爽,C对;居住在地下不能解决 淡水资源缺乏,C错;此地 多台风较小,B错; 土地资源丰富,D错。8. 当地用水需要脱盐处理的原因是水源地位于内陆,地下水盐度较高,A对;几十千米以外引水,不可能是引自海洋水,B错;地表水缺乏,不是引地表水,C错;开矿用水对水要求不高,不需要须脱盐

8、净化,生活用水才需要脱盐,D错。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下图为某内流河流域不同离河距离植物种类及平均盖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下列问题。9. 影响三种植被平均盖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 光照 B. 土壤 C. 水分 D. 气温10. 为防止风沙对农田的破坏,当地最适宜的植被是A. 乔木 B. 灌木 C. 草本 D. 乔草结合【答案】9. C 10. B【解析】试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9. 距河距离影响的是水分条件,距河越远,地下水埋藏越深,植被根系吸收水分越困难,盖度越低,C正确。11. 读某地区局部等高线图,若n=5、m=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地区适宜柑橘生长B. 该地

9、区夏季河流水量丰富C. 该地区为丘陵地形D. 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答案】A【解析】考查利用经纬网进行地理定位的能力。由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适于柑橘生长。故选A。二.主观题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藜麦,被誉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近年热销于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价格高昂。藜麦耐寒耐旱,理想生长温度是1520 ,在土壤养分中等,坡度适中,排水良好地区适宜种植。藜麦优质食用品种主要种植在安第斯山降雨量300毫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玻利维亚西南部是其主要产区,但该区产量低,出口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我国山西、甘肃等地引种藜麦,尝试规模化

10、种植。下为玻利维亚位置示意图。(1)分析玻利维亚西南部发展优质藜麦种植的优势条件。(2)简析玻利维亚藜麦产量低的原因。(3)我国山西省欲大规模引种藜麦,打造藜麦种植基地,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答案】(1)低纬高原,生长期气候温凉适宜;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积累;山区坡地,利于排水;高海拔地区环境洁净无污染、虫害少。 (2)山区地势崎岖,耕地少;海拔高,生长期短,一年仅可种植一季;经济落后,农业科技水平低,生产力低;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作物易受灾害影响 (3)赞同: 山西多高原山地,有适宜的地形及气候条件;藜麦耐旱,相对节水;藜麦国际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利于提高农民收

11、入。不赞同: 气候条件与原产地有差异,藜麦引种后品质可能下降;国内市场知名度较低,消费需求小;引入外来物种,对该作物病虫害及生态影响研究不足【解析】(1)根据材料对藜麦生长习性介绍,藜麦耐寒耐旱,理想生长温度使1520C,在土壤养分中等,坡度适中,排水良好地区适宜种植。可知玻利维亚西南部发展优质藜麦种植在气温温差、地形排水、环境等方面优势明显。(2)由于藜麦优质食用品种主要种植在安第斯山降雨量300毫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山区地势崎岖,耕地少,海拔高,生长期短,一年仅可种植一季,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作物易受灾害影响。所以玻利维亚藜麦产量低。(3)该题为开放性试题,赞同则从山西适宜

12、藜麦的有利条件和带来的影响分析,反对则从气候条件与原产地有差异,市场需求小,引入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青藏铁路锡北段位于柴达木盆地,从青藏铁路的锡铁山站接轨引出,向南行至北霍鲁逊盐湖矿区。沿线沙害严重,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必须对该地区的风沙进行有效防治。在铁路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五带一体”的防护体系。但是,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通过对青藏铁路锡北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地沙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如图乙所示)的方式。下面图甲为青藏铁路锡北段示意图。图甲

13、图乙材料二图甲所示盐湖上由于水分不断蒸发,形成坚硬且厚实的盐壳,盐壳在夏季白天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即盐壳内会崩开而产生裂隙,并发出像放鞭炮似的响声。(1)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的原因。(2)分析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的工作原理。(3)利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必须定期对堆积的沙粒进行清理,解释其原因(4)夏季白天盐壳内会崩开而产生裂隙,并发出像放鞭炮似的响声,试分析其形成过程。【答案】(1)柴达木盆地海拔高,气温低,自然环境恶劣;内陆盆地降水少,蒸发旺盛,沙漠广布;风力较强;周边盐湖众多,沙漠含盐量高,植物无法存活。(2)挡沙墙可以降低风速,将沙粒阻挡在墙外

14、面,减小风沙对路基的掩埋作用;石方格设置在路基两侧和挡沙墙之间,增大地面的粗糙度,进一步减小风速;同时固定地表沙面,防止就地起沙,两者相结合组成完整的防沙系统。(3)经过较长时间的风沙沉积、挡沙墙后堆积的沙高度增大,降低了挡沙墙的出露高度、减弱了墙的挡沙作用;并且当堆积沙达到一定高度后变成沙源;同时石方格堆积沙后减小了地面粗糙度、消弱了防沙效果,必须定期清理。(4)夏季,盐壳的表面受到阳光的强烈照射,表面温度很高,而盐壳下部温度较低,上下温度差异较大,盐壳增温不均匀,这样盐壳内就会崩开而产生裂隙,由于产生的裂隙众多,且先后不一,产生的响声次序不同,因此会发出像放鞭炮似的响声。【解析】本题考查风

15、力作用的原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风沙防治的措施。(1)锡北地区路段自然环境恶劣,气温低;降水少,蒸发旺盛;盐湖众多,风力较强,沙漠含盐量高,植被难以生长,所以不能用生物为主导的防沙工程。(2)挡风墙可以阻挡风沙,石方格可以降低风速,同时固定地表沙面,共同使用可以降低对铁路的破坏。(3)挡沙墙和石方格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大量沙粒沉积问题,会减少对风沙的摩擦力,风沙对铁轨的危害会加强,所以应当采取定期清理措施。(4)从盐壳的比热小,内外温差大、裂隙多等方面分析。(1)植物具有防风固沙功能,但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是因为这里位于柴达木盆地,自然环境恶劣、沙漠广布、风力较强、水体含盐量高,植物无法存活。(2)挡沙墙可降低风速、阻滞沙粒,减小风沙对路基的掩埋作用;石方格设置在路基两侧和挡沙墙之间,增大地面的粗糙度,进一步减小风速;同时石方格还可以固定地表沙面,防止就地起沙,两者相结合组成完整的防沙系统。(3)挡沙墙后的积沙高度增大会降低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