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永川区高三地理月考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922396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永川区高三地理月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重庆永川区高三地理月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重庆永川区高三地理月考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永川区高三地理月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永川区高三地理月考 1.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永川区2019届高三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巴西光照资源丰富,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但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极低,目前巴西的发电结构仍以水电为主。从最新的上网电价(电网购买发电企业电力和电量的计量价格)来看,水电约为 100 雷亚尔/兆瓦,风电约为 200 雷亚尔/兆瓦,光伏发电约为 300 雷亚尔/兆瓦(雷亚尔为巴西流通货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 巴西光照资源丰富主要是由于( )A. 国土大多处于低纬度地区B. 巴西高原面积广阔C. 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洁净D. 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光照强烈2. 巴西光伏产业发

2、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是( )A. 巴西工业发展缓慢B. 水力发电供应充足C. 巴西科技发展缓慢D. 光伏发电成本较高【答案】1. A 2. D【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光照资源丰富,故A正确。地势高低影响大气对太阳光的削弱作用,但巴西高原海拔并不太高,因此对光照影响不大;植被覆盖率高,会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巴西高原主要是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雨季降水多,光照较弱,旱季光照资源丰富,因此热带草原气候对该地的光照资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丰富的主要原因,故排除B、C、D。【2题详解】由“从最新的上网电价(电网购买发电企

3、业电力和电量的 计量价格)来看,水电约为 100 雷亚尔/兆瓦,风电约为 200 雷亚尔/兆瓦,光伏发电约为 300 雷亚尔/兆瓦”可判断光伏电站电价较高,说明其发电成本较高。巴西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和科技发展较快;巴西水能丰富,全国90%的电力靠水能发电,但水力发电供应不足。故D正确,A、B、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组时应注意题干要求-“主要”。京张高铁是连接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城际铁路,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要交通保障设施。预计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开通运营。下图为京张高铁沿线站点分布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京张高铁东南段站点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东南段沿线A. 交通线

4、路少B. 人口密度大C. 地形较平坦D. 资金较雄厚4. 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后,将有利于A. 解决货运紧张问题B. 加快沿线矿产资源开发C. 劳动力向西部转移D.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答案】3. B 4. D【解析】【3题详解】图示东南部位于平原地形,北京市区,交通线路较多,A排除;北京北站至延庆站之间位于北京西北方向,根据河流源头和长城等图示信息可判断西侧为山地地形,C排除;铁路沿线站点密度的大小取决于沿线人流量的多少,所以北京北站至延庆站之间站点密度大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密度大,B正确;也不是因为资金雄厚而修建更多的站点,D错误。【4题详解】高铁主要是解决客运紧张问题,也不是为了加快沿线矿产

5、资源开发,AB错误;京张高铁开通后,加强了北京与河北的联系,促进该地区协同发展,并没有促使劳动力向我国西部转移,C错误,D正确。新西兰南岛小镇特卡波,位于南阿尔卑斯山东麓,濒临冰川湖泊,特卡波人从1981年就开始减少使用灯光,夜晚能看到布满星星的美丽星空。2012年6月,该镇通过认证成为“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下图该区域经济发展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5. 图中甲处是新西兰著名的峡湾国家公园,该地的峡湾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冰川侵蚀B. 海浪侵蚀C. 流水侵蚀D. 风力侵蚀6. 特卡波成为“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的原因不包括( )A. 位于中纬度西风带的背风坡,晴天多,能见度好B. 产业

6、结构以农业为主,大气污染少C. 科学的灯光管理,光污染少D. 地势较高,空气稀薄【答案】5. A 6. D【解析】【分析】考查地貌的形成原因和新西兰的自然、经济特征。【5题详解】峡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槽谷,在纬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大陆冰川和岛状冰盖能伸入海洋,冰川进入海面以下,继续深掘,拓宽冰床,冰期后海面上升,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两侧岸壁平直、陡峭、谷底宽、深度大的海湾,即峡湾。形成峡湾的作用主要是冰川侵蚀作用,A对;海浪侵蚀多形成海蚀崖、海蚀桥等地貌,B错;流水侵蚀多形成峡谷、瀑布等地貌,C错;风力侵蚀多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地貌,D错。【6题详解】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全年温

7、和湿润。特卡波“位于南阿尔卑斯山东麓”,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少,晴天多,云层少,利于观测,A对;特卡波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少,B对;“特卡波人从1981年就开始减少使用灯光”,灯光使用少,对天文观测的干扰小,C对;该村位于山地“东麓”,且可发展小麦种植业,说明地势较低,热量条件较好,D错,因此不包括的原因选D。【点睛】在解题时应充分挖掘材料信息,如判断该地地势的高低,一些同学看到材料中有“濒临冰川湖泊”就误认为特卡波村海拔高,从而误选D答案。首先有冰川湖泊,并不意味该地海拔一定高,冰川湖泊是由冰川挖蚀成的洼坑和水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一类湖泊,它们可能位于地势

8、低的山脚处;其次材料还有该地“位于南阿尔卑斯山东麓”的信息,“麓”即山脚下,也说明该地地势较低;此外图中还有该地的农业活动分布情况,该地可种植小麦,通常地势高的地区,气温较低,热量条件差,不利于种植小麦。2018年11月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比尤特县天堂镇发生山火。此次山火成为加州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一次火灾。近年来,当地林业部门开始认识到部分野火具有生态效益,因此,他们采用“受控火烧”来提高耐火森林生境的质量。所谓“受控火烧”是专业人员点燃小规模的山火,火焰较低并且在地表缓慢移动。下图为美国西部近些年来山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 近年来美国西部山火有所增加的原因是A. 气候异常,

9、局地空气干暖加剧B. 沿岸洋流的增温作用变强C. 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规模扩大D. 火险瞭望台位置设置欠妥8. “受控火烧”不能A. 杀害林区害虫B. 增加林区土壤肥力C. 改善空气质量D. 减少易燃枯枝落叶量9. 实施“受控火烧”时应该具备的气象条件是气温较低 空气湿度小 光照不足 无风或微风A. B. C. D. 【答案】7. A 8. C 9. B【解析】【7题详解】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局地空气千暖加剧,是美国西部山火发生频率增加的主要原因,A对。美国农业科技发达,刀耕火种作为落后的农业开发方式规模不可能扩大,C错;图示沿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错:美国西部山火大多选择现

10、代化遥感技术监测,D错。故选A。【8题详解】“受控火烧” 可减少林区易燃树种、枯枝落叶的数量,减少易然物的积累量:枯枝落叶燃烧可释放大量矿物质,提高土壤肥力,且能烧死土壤或枯枝落叶中的害虫,降低森林虫害风险,促进耐火植物生长。“受控火烧”是人为点燃的山火,山火会产生大气污染。故选C。【9题详解】实施受控火烧时应具备的气象条件是无风或微风,火势易控制;空气湿度较大,气温较低,火势不会太大,故选B。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B. “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C. “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D. “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分界线是巫山11. 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 “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B. “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C. “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D. “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答案】10. B 11. C【解析】【10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分别是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银色中国”主要指青藏高原为主的雪域高原,“金色中国”主要指西北地区为主的大漠景观、“黄色中

12、国”主要指北方地区为主的旱作农业区,“绿色中国”主要指南方地区主的常绿阔叶林带。“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昆仑山、祁连山为界,A错误;“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分别是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B正确;“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之间没有界线,二者是完全分开的,C错误;“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横断山脉,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黄色中国”是因为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雨季短,所以,以旱作农业为主,植被秋季叶子枯黄,A错误;“绿色中国”是因为南方地区纬度低,冬季温暖,植被四季常青,B错误;“金色中国”是因为西北地区深处内陆,降水少,沙漠广布,沙漠呈现金黄

13、色,C正确; “银色中国”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形成雪域高原,D错误。故选C。2018年10月11日凌晨,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与四川甘孜州白玉县交界处发生山体滑坡,致金沙江断流,形成堰塞湖。12日17时许,堰塞湖水漫过坝体开始自然下泄,威胁逐步减除。11月3日原地点再次发生滑坡,原堰塞体水面以上新增塌方体,金沙江再次断流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一旦决口会使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与金沙江堰塞湖的形成紧密相关的因素是( )A. 河流水量大B. 河谷宽而深C. 滑坡体量大D. 两侧山体较陡峭13. 为了排除险情,下列处置措施中最为恰当的是( )在堰塞体上开

14、挖泄流槽 下游水库放水腾空库容 上游干流截流控制流量 加固堰塞体防止溃坝A. B. C. D. 【答案】12. C 13. A【解析】【12题详解】根据材料分析,10月11日凌晨发生滑坡、11月3日原地点再次发生滑坡,因此滑坡是金沙江堰塞湖形成的主要直接因素。C正确,ABD选项材料中无判断信息,AB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堰塞湖水位上涨会淹没上游海拔较低地区,在堰塞体上开挖泄流槽可以解决堰塞湖水位上涨的问题,正确;下游水库放水腾空库容可以解决堰塞体溃坝造成的洪灾问题,正确。上游干流截流控制流量,对于堰塞湖水位的上涨只能减缓,不能根本解决,错误。加固堰塞体,只能防止堰塞体垮塌,但不能解决堰

15、塞湖水位上涨的问题,错误。所以是排除堰塞湖险情更为恰当的处置措施。A正确。故选A。我国某地农业生产活动的周期如下:每年2-3月机械维修,制定耕种计划,订购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4月整理设备,耕地;5月播种;6-8月为农作物生长期,实行田间管理、施肥、喷洒农药;8月末至9月为农作物收获期;10-11月粮食烘干、储备、外运等;11月至来年1月停止户外生产活动,进行年终账目清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4. 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成都平原15. 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A. 单位面积产量高B. 畜牧业比重大C. 劳动生产效率低D. 机械化水平高16. 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 热量不足B. 光照不足C. 灾害严重D. 土壤贫瘠【答案】14. A 15. D 16.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农业生产,东北地区纬度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