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华伦夫人的职业》中的两难选择以及亲情疏离.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922391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华伦夫人的职业》中的两难选择以及亲情疏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解析《华伦夫人的职业》中的两难选择以及亲情疏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析《华伦夫人的职业》中的两难选择以及亲情疏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华伦夫人的职业》中的两难选择以及亲情疏离.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析华伦夫人的职业中的两难选择以及亲情疏离华伦夫人的职业是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的代表剧作。四幕剧,1894年首演。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指出统治阶级的财富是建筑在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上,在资产阶级社会没有道德可言。作者将此剧列入“不快意的戏剧”一类,作品批判不讲道德、贪婪、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揭发披华贵外衣者的堕落,但对华伦夫人这类卖淫从业者给予了深切同情,因为逼良为娼是社会的罪恶。1920年此剧在中国上海演出,但由于社会、中国戏剧传统、改编的脚本、演员、看客、本钱家与剧院的性质等方面原因,首次开演票房支出昏暗,尔后的三次试演也不尽善尽美,但影响对后来中国戏

2、剧产生了一定影响。摘要:本文以萧伯纳的华伦夫人的职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作品的故事情境做了简单的论述;而后,对在作品当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描绘;其次,深入解析了华伦夫人的伦理选择;最后,就文章当中的道德困惑与亲情疏离进行了描绘。关键词:伦理选择;亲情疏离;社会道德在萧伯纳的很多作品当中,都体现出了女性问题,诠释了在当代社会下的女权主义。维多利亚时期,双重社会的准则直接导致了当时妇女的悲催境界。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是当时的明显特征,充斥了贪婪并且不道德的氛围。当时的妇女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只能从事不光彩的事业。伦华夫人是众多堕落女性的一个代表,她的职业是老鸨。相反的是,她堕落

3、的行为却并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女儿薇薇安,薇薇安则成为了新时代女性的代表。一、华伦夫人的职业论述(1)故事内容华伦夫人的职业主要描绘的是传统与现代、现实与理想产生激烈碰撞摩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华伦夫人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出身贫寒。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而逐步走上了卖淫的道路,并且到最后发展成为老鸨,成功跻身为上流社会的人物。薇薇安是华伦夫人的女儿,自小就住在学校,与华伦夫人的关系比较疏离,直至在剑桥大学毕业之后才与母亲同住。在同住的时候,也渐渐对母亲的职业产生了质疑。最终在得知真相之后,面对母亲,起先是保持着无法体谅的态度。在后来得知母亲出身之后,慢慢体谅母亲。在偶然的机会当中,得知

4、自己的男朋友与自己是同父异母的姐弟关系。受到重大刺激的情况下,离开母亲与男友,开始自己的生活。(2)表达的主题作品当中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华伦夫人的处境,体现出了作者对当代女性的关注。用卖淫这一社会现实来反映出了维多利亚时代更深层次的社会认知,那就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下的规则与制度,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和严厉的抨击。一方面用卖淫这一社会典型的手法,表现了当时社会下妇女微不足道的地位,以至于需要出卖自己的身体来获取改善生活的资本。另一方面,也深刻地反映出了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精神,作品的主人公没有依靠男人,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得到生活的改善,最终跻身上流社会。摆脱束缚,在当时的社会上是一种相当

5、大的进步。二、华伦夫人的职业女性形象的塑造(1)华伦夫人华伦夫人在作品当中是属于传统女人的形象,存在着当代社会传统女性的品德,勤劳、善良、直率,对女儿关怀无微不至以及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都属于当时英国的传统美德。在思想上,华伦夫人是一个传统的女性形象,为了给女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不惜从事卖淫的职业,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过上好的生活,成为上流社会的人。但是,在潜意识当中,又对传统的意识不是很认同,传统和反传统的意识共同存在。在价值观上,华伦夫人具有自尊与无自尊共存的状态,一方面,她坚强的活在生活的最底层,勤奋努力地挣钱;另一方面,也会为了金钱去出卖自己的自尊。在人生观上,华伦夫人是顺应和迎合的代

6、表人物,在她的观点当中,没有反叛的意识存在。(2)薇薇安薇薇安代表的则是与华伦夫人相反的新女性,区别于传统女性,独立自主,是新时代女性的典型代表。在思想上,率性而洒脱,平等而自由,有一套自己的思想理论,不受传统意识的束缚,追求人与人的平等,在思想上是保持平等的观点,有着强烈的自由意识。在价值观上,单纯而独立,坚定而坦然。金钱在她的观点中并不是最重要的,价值观是非常单纯的,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人生观上,自我而果断,努力而奋发。能够清晰的把握自我的意识,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坚持自己的人生观。三、华伦夫人的伦理选择(1)压迫下的弱势女性1、资本主义初期社会背景华伦夫人的第一次伦理

7、选择,是在清白穷苦的清洁女工和不道德却衣食无忧的妓女当中要做出选择,她选择了不道德但是却衣食无忧的妓女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下,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使得机械生产得到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得到大大的改变。因此,此时的社会分层也逐渐显现出来,结构发生变化,资产阶级获得利润远远多于工人。于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工人只能接受资本家的一层层的剥削,资本家最大限度的榨取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2、传统女性的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女性,如果没有出身在一个资本家庭里,就不会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自身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华伦夫人出身在社会最底层的穷苦人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同父异母的姐妹当中,一个由

8、于为资本家卖命而死亡,另外一个嫁作他人却依然过得不尽如人意。而相对来说生活质量过得好的,就是一个做妓女的姐姐却靠着卖淫的方式跻身于上流社会,获得优渥的生活。因此,这种社会现象在华伦夫人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选择妓女这个行业,在她看来,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并且可以很好的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华伦夫人这种选择背后,是由不平等的社会经济主义制度推动的。华伦夫人没有办法选择她自身的出身和社会环境。(2)资本主义剥削者1、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在华伦夫人生下女儿薇薇安之后,她的身份也产生了变化,成为了一个母亲。因此,她也承担了作为母亲的责任,对自己身份有了相对应的伦理责任;但是,华伦夫人要继续生活下去,并且

9、带着女儿,这就需要她的另外一个身份,即社会伦理身份。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人性已经变得扭曲。此时,华伦夫人面临了第二个选择,如果放弃妓女的身份,那么女儿将会跟着自己过穷苦的日子,女儿的将来也会像她一样,得不到尊重;如果继续选择妓女,甚至当老鸨,会给女儿带来优渥的生活环境,接受高等教育,得到上流社会的认可。在两种选择下,华伦夫人选择了第二种。这种选择是华伦夫人主动的选择,但是却是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选择。2、资本主义的剥削对价值观的扭曲华伦夫人原先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妇女,是一个值得人们同情的被剥削者。到后来成为老鸨,已然成为了一个剥削者,榨取更底层的妓女所带来的收益。由被剥削者逐渐变成了一个剥削

10、者,最终导致了亲情的疏离,女儿薇薇安的不谅解。在萧伯纳的观点当中,华伦夫人的这两次蜕变,一次是由于社会造成的,一次是由于个人所造成的。归根结底,两种不道德的选择都归结于社会的不道德。不能让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生活上的改善,而是靠出卖自身的信仰,这称之为社会的不道德。四、亲情疏离与责任背离一个孩子最先接触到的就是父母,是自己的家庭。因此,一个家庭是否完整对于孩子的成长甚至之后的人生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萧伯纳的作品当中,我们很难看到有和谐的家庭。华伦夫人的职业当中,薇薇安本身就对自己存在着困惑,薇薇安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这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薇薇安找寻自我的意识。(1)缺失的父爱父亲这个

11、人,在薇薇安的意识里是相对模糊的,薇薇安不清楚自己的父亲是谁,母亲华伦夫人也没有告知。因此,薇薇安的潜意识当中是缺少父爱的。父爱代表着阳刚和理性,高大的形象和理性的决策力,对于女性在成长过中对自身的性别认知有着重要的作用。薇薇安缺失了父爱,这个打击对薇薇安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再加之薇薇安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意识当中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想法。在她的思想当中,女性是不必依附于男性的,是独立自主的,拥有者理性十足的性格。因此,薇薇安的性格当中带有十足的男人范,性格洒脱果敢,反而不喜欢女性喜欢的浪漫美好的事情。在萧伯纳的文章当中,华伦夫人是一个很忙的生意人。长期以往的相处模式,直接导致了母女亲情间的

12、疏离和隔阂。她们母女之间的思维模式的不同,归根结底,是由于社会造成的,罪恶的社会制度扭曲了原本美好的人性。(2)母亲的抉择家庭属于构成社会的主要单元,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伦理身份,具备相对应的伦理责任。华伦夫人和薇薇安是两个有血缘关系的人,彼此都有伦理身份,都需要尽自己的伦理责任。从华伦夫人方面来说,虽然自己是出身于社会最底层的穷苦人家,自己也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虽然华伦夫人不能给薇薇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是华伦夫人对女儿还是极尽疼爱的,用心在疼爱着薇薇安。为了给薇薇安最好的教育资源,常年在外奔波忙生意。这种做法也是想给薇薇安优越的生活条件和高等的教育资源,将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全部都

13、附加到了女儿的身上。当薇薇安对她的工作性质产生怀疑,并且在和女儿发生冲突的时候,女儿的不理解使她非常的无助和沮丧,此时的华伦夫人是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母亲。萧伯纳塑造的薇薇安具有男性的理性,愿意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奋斗,追求自身的精神独立和人格尊严,是一个具有现代特色的女性。(3)追求理性和独立的女性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背后带来的是不同的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以来被定义为被保护着的女性逐渐的挣脱束缚,走向社会。同样的也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以及提升自身技能的本领,理性成为现代女性的一个鲜明的特点。薇薇安就是一个现代女性的典型代表,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区别于传统观念的价值观和人生

14、观,在社会上靠自身的知识谋生存,在工作中获得自己想要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萧伯纳笔下的薇薇安是一个现代文明下的产物。在最终得知自己的父亲赛密尔讯息的时候,态度也是冷淡的。五、结语随着商业经济的逐渐发展,传统社会的模式开始土崩瓦解。在萧伯纳的作品中,通过华伦夫人角色的描写,深入的批判了社会制度下扭曲的人性,资本家缺失道德的社会现状。借由华伦夫人与薇薇安母女之间的矛盾,讽刺了社会的不道德、不平等的制度,从根本上反映出了传统思想与新兴思想的碰撞与摩擦。参考文献:1杨易.女性职业选择中的道德: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2何诗存.论中的两难选择和亲情疏离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3庞中兰.浅析新视角下女性形象的构建以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王兴伟.从会话分析看中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5谢江南.萧伯纳批判维多利亚时代道德风尚的视角以及其现代性新论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4(2).6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