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921365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3月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年3月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年3月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年3月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年3月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3月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3月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密 考试结束前2016年3月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测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量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需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掉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自己的签字笔或钢笔卸载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

2、确的一项是 A. 矿藏(zng)匀调(tio)苔藓(xin)汗流浃背(ji) B. 朱拓(t)渣滓(z)趿拉(t)装模作样(m)C. 倩影(qn) 雌雄(c)提供(gng)罪行累累(li) D. 离间(jin) 江堤(t)咯血(k)资金回笼(l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格斯拉兄弟将自己的店开在一条横街上,这条横街座落在伦敦市的西区。B. 我不断地叩问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从中找出一条贯穿其中的脉络的愿望。C. 老王为新春写的这幅对联,寄托了美好的祝福,展现了书法大境界。D.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哄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3、老炮儿采用全知视角,开篇便交代了人物真实的身份以及被赋予的使命。B. 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饱满的现代人。C. 黄致列兼具花美男外表和爆发力十足的嗓音,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一鸣惊人。D. 公款吃喝风让老百姓捶胸顿足,只有出重拳,下猛药,才能有效根治,取信于民。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春晚上冲向巅峰开场不久,一群机器人闪亮登台,曼妙的舞姿丝毫不输真人。B. 从中美两国关系发展过程看,分歧与对立在曲折地消除,共识与合作在艰难地形成。C. 温州房地产市场延续2015年以来的回暖趋势,交易量和价格都有所增大。D.“搭积木式”造房子、流水线上“生产”房子,能减少

4、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5.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 , 。 ,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A. B. C. D. 6. 下列用作阅览室的“文明提示”标语,不合适的一项是 A. 带走一身书香,留下一室洁净。 B. 书是人类的朋友,爱护书籍就是关爱朋友。C. 书籍是智慧的源泉,读书是进步的阶梯。 D

5、.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7在下面空格处填入古代作家的名字,恰当的一项是 一两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三钱李商隐家的寒蝉半碗 的一江春水煎煮所有的春天喝下都传染上中国忧郁症 (节选自张锋本草纲目)A李煜B李清照C李璟D李白8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B吾属今为之虏矣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彼且奚适也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一般的老师。B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一个平民的死也有比国家兴亡更重要。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何要飞至九万里高空而南行呢?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狗和猪吃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检查反省。10下列对蜀道难(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

6、的一项是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A诗中的描绘,既是蜀道之景,又是作者心中的意象。B“上有”四句运用夸张、衬托手法,极写山势高危。C“清泥”四句写人行蜀道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D诗歌借用悲鸟、古木等意象,渲染蜀道清幽的氛围。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

7、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再变矣 再:两次B乳二世 乳

8、:喂养C大母过余曰 过:责备D比去,以手阖门 比:等到12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然予居于此 B室西连于中闺C鸡栖于厅 D而母立于兹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睹物怀人,既悲又喜,笔意极清淡,而感情极其深挚。B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C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善于以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D语言明净、流畅,通俗自然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14.下列对散文我与地坛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

9、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A.采用拟人手法,用“炫耀”修饰“朱红”,写出地坛当年的显赫。B.用“剥蚀”“淡褪”“坍圮”等词主要为了表现地坛历史之悠久。C.荒芜冷落的地坛与失魂落魄的“我”像极了一对相怜相惜的老朋友。D.地坛为身处绝境的“我”准备

10、好了想透生死、直面苦难的精神支柱。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6题。 苏轼的养生理论继承了庄周、葛洪及孙思邈等道家的养生思想,主要包括药物养生、运动养生、食物养生与调摄养生等层面。他对一些食物的养生功效,对养生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均达相当水准。据初步统计,苏轼有关行医用药的作品约30篇,养生的作品有问养生养生说养生诀等20篇。清王如锡编的东坡养生集即收录其诗词文与书信中相关论述1140余条,足见其多。从总体来说,苏轼强调运动养生,认为“善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与此相关,他不主张用长生药养生,认为“药石可以伐病而不可以养生”,“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节慎在未病之前,而服药在已病之

11、后”。可见他认为善药不如慎起居饮食。苏轼对食物养生很感兴趣,服生姜法服地黄法等,多为描写食物养生的文章。苏轼多酿黄酒、果酒及药酒,多低度酒,与唐人饮酒消愁不同,苏轼饮酒主要是为了滋补健身;苏轼喜饮酒而不能多饮,稍饮即醉,有着“与众共享为义,饮酒适度为尊”的人文精神。与食物养生相比,他更主张调摄养生,认为饮食只可养身、养形,加强精神修养方可养心、养神,从而达到以神御形,故他提出了“三养”的养心理论,即“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还开出“四味药”,即“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福,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其养生名篇养老篇曰:“软蒸饭,烂煮肉。温羹汤,厚毡褥。少饮

12、酒,惺惺宿。缓缓行,双拳曲。虚其心,实其腹。丧其耳,忘其目。久久行,金丹熟。”寥寥四十二字,即从饮食、心理、衣着、被褥、行走、行气及五官等诸多方面论述了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之道,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养生理念,堪称苏轼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养生宝鉴。(选自王友胜苏轼的科技活动论析,有删节)15. 对于苏轼的养生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主张运动养生 B. 苏轼主张药石养生 C. 苏轼主张食物养生 D. 苏轼主张调摄养生16.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A. 苏轼根据庄周、葛洪及孙思邈等道家的养生思想进行养生。 B. 苏轼对食物养生的功效、方法与途径的研究已达较高水准。 C. 苏轼酒量

13、不高,但喜欢饮酒;他倡导适度饮酒,与众共享。 D. 苏轼重视精神修养,认为与其养身、养形,不如养心、养神。非选择题部分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17.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3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诗经氓) (3)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想北平(节选)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

14、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