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十八讲生物的个体发育.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920923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十八讲生物的个体发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十八讲生物的个体发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十八讲生物的个体发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十八讲生物的个体发育.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十八讲 生物的个体发育I必记知识全览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一、必记概念 1生物体从 开始,经过细胞分裂、 和 ,直到发育成 个体的过程,叫做个体发育。2变态发育是指 一、1受精卵;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性成熟2成体与幼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方面发生明显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短期内进行的,这种胚后发育方式称为变态发育二、必记规律 3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可以大致分为 和 两个阶段。受精卵分裂成两个细胞,其中 发育成胚, 发育成胚柄,胚柄的作用是 ,胚形成后包括 、 、 、 四部分结构。多数双子叶植物的胚乳在种子形成的过程中会被吸收,在

2、胚和胚乳发育的同时,珠被发育成 ,子房壁发育成 。胚珠发育成 。子房发育成 。 4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以分为 和 两个阶段,从受精卵到幼体是 ,从幼体到性成熟的个体是 。受精卵的含卵黄较少的一端叫 ,较多的一端叫 ,蛙卵的 向上,意义是 。5蛙个体发育经历的过程是由受精卵到 、 、 、 、 。二、3受精卵;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顶细胞;基细胞;吸收营养物质供胚的发育,产生生长素促进胚的生长发育;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种皮;果皮;种子;果实4胚胎发育;胚后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动物极;植物极;动物极;吸收热量,保证蛙卵发育所需温度条件5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幼体;成体

3、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 过关斩将 一马平川考点详解 精剖细解 入巿三分一、基本考点考点1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过程 个体发育的概念: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包括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等阶段。 -一;、 1种子的形成和萌发:(1)胚的发育(以荠菜为例):荠菜的受精卵经过短暂的休眠以后,就开始进行有丝分裂。在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中,靠近珠孔的一个叫基细胞,远离珠孔的叫顶细胞。顶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形成球状胚体。同时,基细胞经过几次分裂,形成一列细胞,构成胚柄。胚柄的主要作用a把胚推向胚囊内部,有利于在胚发育过程中

4、吸收周围的营养物质b胚柄可以从周围组织中吸收并运输营养物质,供球状胚体发育IC胚柄还能产生一些激素类物质,促进胚体发育。在胚体发育完成后,胚柄就退化消失了。由于球状胚体顶端两侧的细胞分裂速度快,就形成了两个突起,逐渐发育成子叶。两片子叶之间的一些细胞发育成胚芽,胚体基部的一些细胞发育成胚根,而胚芽和胚根之间的细胞则形成胚轴,子叶、胚芽、胚轴、胚根构成胚。 (2)胚乳的发育:在荠菜的卵细胞受精的同时,两个极核融合之后,再与另一个精子结合。受精的极核不经过休眠,就开始进行有丝分裂,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大量的胚乳细胞。这些胚乳细胞构成胚乳。 (3)在胚和胚乳发育的同时,珠被发育成种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

5、。与此同时,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 2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幼苗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成为一株具有根、茎、叶的植株。植株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形成花芽,接下来开花、结果。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一年生、二年生的植物,在植株长出生殖器官后,营养生长逐渐减慢甚至停止。多年生植物,生长发育仍然每年进行。如果用图示表示植物生命周期,则可表示为图5-18-1所示: 案例剖析 旁征博引 举一反三考题1-1 分)图5-18-2是发育着的荠菜胚珠,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的发育先于的发育 B在正常情况下,若的基因型为aa,的基因型为Aa,则的基因型为AAaC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

6、成种子 D处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3来自雌配子考题1-2 下列关于向日葵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种子 B种子无胚乳是由于胚珠内的极核未受精 C收获的果实有时出现“空瘪粒”是由于胚珠内的卵细胞未受精 D对未受精的花蕾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就考题11点拨;图中选项是子叶,是胚芽,是胚轴,是胚根,是胚,是胚乳,是珠被,是胚柄。的发育先于的发育,故A选项是错误的;在正常情况下,若的基因型为aa,的基因型为Aa,则精子的基因为A,卵细胞和极核的基因为a,的基因型为Aaa,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新的个体,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将来发育成种皮,故C选项是错误的。为胚乳

7、,此处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3来自雌配子.答案:D。 考题12点拨:任何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不是种子或幼体。种子内无胚乳主要原因是受精极核形成的胚乳被子叶吸收了,并不是不发育。人们种植向日葵是为了获取它的种子,生长素虽能使果实发育,但并不能提高结实率。答案:c。总结提示:对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知识点的掌握应从胚的发育的具体过程,胚乳发育的具体过程等细节性知识点着手复习,并要进行适当的知识综合,如有丝分裂的过程、生长素的作用、受精作用等知识点。能提高结实率考点2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1)胚胎发育:在受精卵中,各种成分的分布往往是不均匀的

8、,这就使卵产生了极性。一般地说,动物极含卵黄少、比重小、色素多、朝向上;植物极含卵黄多、比重大、色素少、朝向下。 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细胞分裂,首先进行三次卵裂,形成八细胞胚。卵裂继续进行,细胞不断增多,形成一个内部有腔的球状胚,叫囊胚。里面的腔叫囊胚腔。动物极细胞分裂的快,新产生的细胞便向植物极推移,使植物极的细胞向囊胚腔陷入,这些陷入的细胞构成内胚层,同时围成原肠腔。接着,在内外细胞层之间分化出一个新的细胞层,叫中胚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具有内、中、外三个胚层和一个原肠腔的胚胎,叫原肠胚。原肠胚进一步分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幼体。 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从胚胎四周表面

9、开始,形成围绕胚胎的胚膜。胚膜的内层叫羊膜,羊膜呈囊状,里面充满液体,叫羊水。羊膜和羊水不仅保证了胚胎发育所需的水环境,还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因此,使这些动物增强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2)胚后发育:直接发育:许多动物的幼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与成体差别较小,因此,幼体不经过明显的变化就逐渐长成为成体,如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对于这些动物来说,胚后发育主要是指身体的长大和生殖器官的逐渐成熟;变态发育:有些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如蛙。这类动物在胚后发育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要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这种类型的胚后发育过

10、程叫做变态发育。 如果用图示表示动物个体发育过程,则可表示为如图5-18 3(以蛙的个体发育为例) 不同动物胚胎发育场所不同,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在体外发育,环境的多变不利于受精卵的正常发育,胎生动物胚胎发育在体内进行,母本内的发育环境相对稳定,受精卵发育成功率高,因此胎生动物在一次生殖过程中,产生的受精卵数量很少。考题2-1 在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早期原肠胚的细胞从一个部位移植到另一个部位时,被移植的细胞能适应新的部位并参与那里的器官形成。但如果在原肠胚的末期把将来发育成蝾螈(两栖动物)下肢的部位移植到另一蝾螈胚胎不长下肢的部位,将发育为另一条额外的腿,这说明( ) A原肠胚的末期已出现了组织

11、和器官 B细胞是全能的 C原肠胚的末期出现了细胞的分化D原肠胚已经出现了三个胚层考题2-2 下列有关蛙胚胎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卵裂是指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 第三次卵裂之后,胚胎细胞的大小开始出现差别 原肠腔的出现不一定在囊胚腔形成之后 蛙的器官和系统一定在三胚层分化之后才能形成 A B C D考题2-3 图5-18-4中各图为海胆受精卵最初两次分裂各分裂球的体积变化。图中纵轴是一个细胞体积的相对量,横轴的第一个箭头表示第一次分裂形成2个细胞的时期,第二个箭头表示第二次细胞分裂形成4个细胞的时期。能正确表示各分裂球的体积变化的是( )专题2-1点拨:对哺乳动物而言,在囊胚期之前的细胞还未

12、开始分化,尚保持羞全能性,动物胚胎分割移植技术就是建立在这一特 性基础上的。较低等的动物在囊胚期和早期原肠胚的细胞还保持着全能件,但_旦分化出三胚层后,细胞的全能性就丧失了,细胞 只能按照预定的发育顺序发育成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结构。答案:C。 专题2-2点拨;本题将有关动物个体发育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的考查,涉及到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分化_及其先后关系等知识点。卵裂是指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前三次卵裂的方向为:第一次沿卵轴方向进行一次纵裂,第二次沿卵轴方向进行纵裂但切面垂直于第一次的切面,第三次垂直于卵轴的方向,并偏向动物极,故第三次卵裂后细胞大小出现差别。原肠胚的出现的标志是出现原肠腔,原肠腔的

13、形成是由于植物极半球细胞向囊胚处凹陷形成的,所以囊胚腔的形成肯定在原肠腔的形成之前,即原肠胚一定在囊胚形成之后。由于细胞分裂、组织分化,使器官才得以形成。答案:C。专题2-3点拨。此题考查三次卵裂的相关知识,需对基础知识理解透彻。由于无营养物质的补给,只有营养物质的消耗受精卵分裂时进行纵裂后,受精卵的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继续分裂则又成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答案:A。 总结提示:通过解这些题目,我们可以发现在解此类试题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弄清胚胎发育各时期的细胞发育的特点受精卵在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其细胞核内的基因的表达是有一定的时间顺序的。当细胞开始分化后,细胞的全能性将开始逐渐丧失; (2

14、)细胞的分化顺序:囊胚期细胞未分化,原肠胚期细胞出现了初步分化。考点3羊膜、羊水及其意义 (1)羊膜的出现:脊椎动物中的羊膜动物(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从胚胎四周的表面开始,形成了围绕胚胎的胚膜。胚膜的内层叫做羊膜。 (2)羊膜出现的意义:羊膜呈囊状,里面充满了由羊膜上皮分泌的液体,叫做羊水,胎儿悬浮其中。羊膜和羊水不仅保证了胚胎发育所需的水环境,还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使动物增强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考题3 下列关于羊膜出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羊膜内的羊水为胚胎发育提供了水环境 B羊膜内的羊水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 C羊膜的出现使动物更加适应陆地环境 D羊膜是只有鸟类和爬行类动物才具有的特征专题3点拨:由考点3可知羊膜、羊水为胚胎的发育提供了水环境并且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从而使受精的过程脱离了对水的依赖 性,增加了适应陆地环境的能力,所以从爬行类动物开始,后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羊膜:羊水以适应陆地环境。有爬行类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等。答案:D。 总结提示:羊膜、羊水的出现为陆地生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基本条件之一离开羊膜、羊水,由于没有适宜的受精环境和胚胎发育环境,而不能完成正常的生殖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