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阜第一中学高中生物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必修33.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919064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曲阜第一中学高中生物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必修3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曲阜第一中学高中生物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必修3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曲阜第一中学高中生物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必修3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曲阜第一中学高中生物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必修33.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导学案)学习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自主学习一种群的特征一、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内, 生物的 个体形成种群。二、种群的特征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 特征。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两种。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一般用(5 ,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一般用 。3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 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 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4.迁入率或迁出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 或 的个体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5.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的 个体数目的比例 , 大

2、致可以分为三种: 、 、 。6. 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 个体数目的比例。自主学习二种群的空间特征概念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或 。合作探究一1.判断种群和物种的标准是什么? 2.标志重捕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3.样方法要注意哪些事项?【例1】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变式训练1.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

3、影响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D.广州人口在春运期间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合作探究二种群的空间特征4.种群的分布型哪种类型常见?5.种群均匀分布的原因是什么?【例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变式训练2.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一般以何种形式分布( )A集群分布 B随机分布 C均匀分布 D定向分布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导学案)编者:安艳艳 校对:王美丽学习目标:1. 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通过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

4、增长的数学模型。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自主学习一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1.“J”型曲线形成的条件:在 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往往会连续增长。公式:假定N0为种群的初始数量,为第二年的种群数量除以第一年的种群数量所得的倍数, t为时间,t年后种群数量应为 。2. “S”型曲线形成的条件:种群在生长的环境中,存在着限制种群增长的因素(可能是有限的食物、废物的积累、环境条件的变化、种内或种间的相互作用等),因此,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可能是“J”型增长,而是呈“S”型增长,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 ,又称K值。特点:S曲线上有一个渐近线(K值),即“

5、S”型增长曲线渐近于K值,但不会超过K值即环境容量。曲线的变化是逐渐的、平滑的,而不是骤然的。3种群两种增长曲线的比较:S型增长曲线J型增长曲线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有限环境资源无限种群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保持稳定有无K值有K值无K值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 、 和其他非生物因素(如气候、温度、PH等),通过影响种群出生率、死亡率或迁入率、迁出率而起着影响种群数量的作用的。5.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研究意义:有害动物、野生生物资源的和利用,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自主学习二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1. 实验原理: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基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

6、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作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2.探究步骤:将0.1g活性干酵母 配制成50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放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在血球计数板上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估算出1ml溶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并绘制出坐标曲线图。3.注意事项:在进行酵母菌计数时,由于酵母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必须在下计数,且我们不可能准确计数个数,只能估算。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保证估算值的正确性,减少误差。每天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计数时对于

7、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 的酵母菌。结果的记录最好以记录表来记录,表格如下:时间(天)1234567数量(个)合作探究一1. 当一个种群迁入一个新的适宜环境时,种群数量如何变化?2.K值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吗?如果可变,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改变K值大小?合作探究二3.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什么措施?4. 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能否直接加入计数板进行计数?【例1】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右图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右图曲线乙)。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环境阻力出现在曲线d点之后B.防治蝗

8、虫虫害应该在曲线c点之后C.“S”型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与食物的关系D.呈“S”型增长的蝗虫,其数量也可能有时超过K值第3节群落的结构(导学案)编者:安艳艳 校对:王美丽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自主学习一群落的物种组成1.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 的集合。2.群落的研究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群;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等。3.基础:种群4.丰富度:群落中数目的多少,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5.规律:不同群落物种的 不同。问题探究一1.什么叫优势种?2. 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

9、?【例1】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B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C海南岛清澜港保护区的红树林D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自主学习二种间关系1.群落中的种间关系主要包括 、竞争、 和 。2.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叫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叫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 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叫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叫 。问题探究二1.将共生或寄生关系的两种群分开之后,生活状态发生怎样变化?2.同一物种之间的大鱼吃小鱼是捕食吗?【例2】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琼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琼鸟是农林害

10、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琼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琼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琼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A. 灰琼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 B. 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 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D. 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自主学习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和 。2.在垂直方向上,群落中植物具有明显的 ,这与对 的利用有关;动物也有 ,与植物为动物提供的 有关。3.在水平方向上,植物常呈 。问题探究三1.为什么森林中栖息的鸟类有分层现象?2.造成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例3】(2011

11、大纲版全国卷)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变式训练如图所示,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不同的鸟,分别为甲、乙、丙,每种鸟在树上生活的高度不同。第四种鸟丁与乙的生活高度相同、食性相似,若丁从X点处进入该环境后,乙种鸟最可能 () A与丁种鸟和睦相处 B移到本树的上层或下层,与甲种鸟或丙种鸟共同生活 C还在原处生活,但食性会发生变化 D与丁种鸟发生竞争第4节群落的演替(导学案)编者:安艳

12、艳 校对:王美丽学习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自主学习一群落演替1.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 被另一个 代替的过程。2.初生演替是在一个从来没有被 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 ,但是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次生演替是指原有 虽已不存在,但原有 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问题探究一1. 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新的物种定居后,原来的物种是否还能存在?2.弃耕的农田都能演替出树林来吗?【例1】(2011安徽)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变式训练1.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初生演替与次生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