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当代法国民主的六大危机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918251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9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机管理)当代法国民主的六大危机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危机管理)当代法国民主的六大危机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危机管理)当代法国民主的六大危机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危机管理)当代法国民主的六大危机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危机管理)当代法国民主的六大危机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机管理)当代法国民主的六大危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机管理)当代法国民主的六大危机(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法国民主的六大危机2008年09月26日 11:29光明网-光明观察【大 中 小】【打印】法国是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发源地之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逐步建立的法国民主制度成为欧洲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范本和模式,被欧洲各国学习和效仿。当时法国人喊出的民主口号“自由、平等、博爱”传遍欧洲各个角落,鼓舞着欧洲各国的人民与宗教神权和封建君权做坚决的斗争,争取建立现代民主制度和法治国家。法国1789年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及1793年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成为世界范围内捍卫人权和公民权的纲领性文件。然而经过两百多年的冲刷,经历了五个共和国,当代法国的民主暴露出了种种问题,面临着重重危机。危机一:当代法

2、国的代表制民主的代表性受到极大削弱,法国政府和法国议会的合法性受到严重质疑。民主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形式。古代雅典的民主属于直接民主,今日的瑞士仍然实行直接民主。而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建立的西方民主制度(包括法国的民主制度)基本上属于间接民主,即代表制民主。代表制民主意味着拥有主权的人民不直接管理国家,而把管理的权力交给通过选举产生的议会和政府,议会和政府必须是“人民的代言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按照人民的意愿来管理国家,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成为如法国1958年宪法所标榜的“为了人民、通过人民而产生的、人民的政府”。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进入个人主义社会以

3、后,法国公民的政治兴趣逐渐减少,政治选举的弃选率逐渐提高,目前达到40%左右,并有继续攀高的趋势。那么,选举出来的议会和政府还能够自夸是“人民的代表”吗?他们所代表的最多只是人民中的一个部分而已。另外,法国民众经常感到法国议会和法国政府做出的许多决定与多数民众的意愿相违背。举一个典型的例子:2005年的欧洲宪法全民公投,约55%的法国公民说“不”,否决了欧洲宪法,然而法国议会却以约85%的高比例赞成欧洲宪法,法国政府的绝大部分官员也支持该宪法。这就使得法国民众感到自己被“糟糕地”代表着。“糟糕地”代表着民众,并且只代表民众中的一部分的法国议会和法国政府是合法的吗?为此,今年上半年法国一些有识人

4、士联合写给法国总统、众议院和参议院的一封要求实行民主改革的请愿书宣称:法国议会和法国政府不再有任何的合法性!危机二:当代法国的民主政治已沦为左派和右派、尤其是人民运动联盟(UMP)和社会党(PS)之间你争我夺、勾心斗角、互相拆台、势不两立的竞技场。法国的左派倾向于维护中低收入的阶层的利益,要求实现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反对经济自由主义,法国的左派党主要有社会党(PS)、法国共产党(PCF)、绿党(Les Verts)、极左党(PRG)、公民共和运动党(MRC)、革命共产主义联盟(Ligue communiste rvolutionnaire)、工人斗争党(Lutte ouvrire)和工党(

5、Parti des travailleurs)等,其中最大的左派党是社会党。法国的右派倾向于维护富有阶层的利益,支持经济自由主义,提倡私有化,法国的右派党主要有人民运动联盟(UMP)、国家前线党(Front national)、法国人民联盟(Rassemblement du peuple fran?ais)、共和国民主同盟(Union des dmocrates pour la Rpublique)、法国联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France)和法国运动党(Mouvement pour la France)等,其中最大的右派党是人民运动联盟。另外,法国有一个自称走中间路

6、线的中间派,其代表政党是法国民主同盟(UDF),现改为民主运动党(MoDem)。这些政党的领袖一心想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加强自己的政治地位,在法国政治格局中“分一杯羹”,因此明争暗斗,互相攻讦,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凡是对立党提出来的主张,不管有理没理,一律反对,而不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每次总统选举、议会选举和市长(镇长)选举,都演变成一场活生生的党派决斗的戏剧。其中,人民运动联盟和社会党成为最大的赢家,在议会中获得的席位最多,获选的市长(镇长)最多,而人民运动联盟更胜一筹,赢得了后面三届总统选举的胜利。现任总统萨科齐即是人民运动联盟的前主席。危机三:当代法国的民主的实

7、质是资产阶级民主,由大资产阶级控制下的政治精英们垄断了权力。法国的重要政党大多有大财团的支持,每次选举,大财团暗中给政党提供竞选经费,帮助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而大财团们掌握着法国的经济命脉,政治精英们也不得不迎合大财团们,争取他们的支持。这就使得大财团们与政治精英们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大财团们实际上控制了政治精英们。如现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就与大财团们有扯不清的关系。他2007年刚当选总统时休假去马勒特(Malte)岛旅游,乘坐的是某亿万富翁免费提供的豪华游艇。2007年夏天,他携妻子和女司法部长去美国一个豪华度假村度假,也是由某亿万富翁买单。当媒体质问他时,他回答:“我有交朋友的权利!”萨科齐的

8、前任总统希拉克也有类似的关系,他卸任后所住的位于卢浮宫对面、塞纳河边的180平方米的两层豪宅是由一位有钱的“好朋友”赠送的(名义上是“借住”)。然而对于有政治雄心的普通老百姓,他们既缺乏这种与财阀的密切关系,又往往被选举的高门槛拦住了脚步。如法国的总统选举规定:必须获得至少500名市长或镇长的签名,才能具备候选人的资格。这对于有雄材大略、但没有关系、政党背景和金钱的平头百姓,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只能望“政”兴叹。危机四:当代的法国处于个人主义社会,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公民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逐渐消失,传统意义上的“人民”已不复存在。在“光荣的三十年”(1945 - 1975),法国出

9、现了一个消费型的社会,自从70年代中期以后,个人主义社会开始在法国形成。个人不再以社会为中心,而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关注,自我爱惜,自我欣赏,自我恋爱(自恋),沉湎于消费和享受中,而对周围的人、对社会漠不关心,丧失了公民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法国社会在逐渐非政治化。当代法国学者罗伯特 ? 罗斯弗特(Robert Rochefort)的著作好的消费者和糟糕的公民(Le bon consommateur et le mauvais citoyen)就揭示了这种现象。当代法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皮埃尔 ? 荷让瓦隆(Pierre Rosanvallon)在他的著作找不到的人民(Le peuple intr

10、ouvable)中认为,丧失公民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个人是组成不了人民的,因为人民是由一个个具有责任心和凝聚力的个人组成的。那么,缺乏好公民和人民的法国民主还能是一个好的民主吗?当代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马歇尔 ? 郭雪(Marcel Gauchet)在他的著作民主反对民主自己(La dmocratie contre elle-mme)中认为,民主的一个基础是人权,而人权则构成了个人主义的基础,然而对“人权”的过度重视和强调,反而促使个人对“人权”过于贪婪,永远得不到满足,最终使得民主制度陷于瘫痪,运转不灵。他把这种状况概括为“民主反对民主自身”。他认为当代法国民主“病”得很重,病根在于个人主义

11、的泛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法国公民恢复公民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一些法国政客提出了一些举措。如2007年总统大选女候选人罗雅尔提出建设参与制民主,鼓励公民参与政治,组建“公民裁判团”。现任总统萨科齐提出组织年轻人从事为期六个月的强制性的公民服务。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这些举措都未能得到落实。危机五:当代法国的政府权威受到严重挑战,在逐渐消失。个人主义已成为法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个人的地位和个人的价值远远重于集体的地位和集体的价值,甚至可以说:集体、社会和国家在相当一部分法国人的心目中是可有可无的。这就促使无政府主义和民粹主义流行,人们不把政府放在眼里,不尊重政府,不愿意服从政府,甚至反抗政府

12、。当代法国哲学家阿兰 ? 雷诺(Alain Renaut)的著作权威的末日(La fin de lautorit)揭示了这种状况。现任总统萨科齐在竞选总统时就极力抨击法国1968年5月的学生运动,指责该运动把法国推入了个人主义社会,使法国政府的权威受到极大削弱,逐渐“蒸发”。他认为,政府不能没有权威,只有具有权威的政府才能管理好国家。因此,他很想恢复法国政府的权威,提出了一些措施,如在学校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责任感教育,强化政府对电视媒体的控制。但这些措施收效甚微,难以改变法国政府的权威日趋下降的局面。危机六:当代法国的民主未能较好地维护人权,社会不平等的问题非常突出。法国号称“人权国家”

13、,是人权的摇篮,其1789年的人权宣言及1793年的人权宣言是联合国人权宣言的理论来源之一。法国人往往以“人权国家的公民”自居,习惯于象美国人那样,批评、指责其他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人权状况,充当“人权法官”、“人权裁判”。但是,法国并非人权的榜样国家。17世纪以来,法国与其他西方国家一起,在全球推行殖民霸权主义,发动殖民侵略战争,争夺殖民地,疯狂掠夺和榨取殖民地的各种资源,屠杀敢于反抗的殖民地人民,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严重侵犯殖民地人民的人权。戴高乐将军1958年执政以后,才决定结束殖民主义政策,接受所属一部分殖民地的独立要求,使法国逐渐从殖民主义的阴影中走出来。然而,由于历史

14、和传统的因素,当代法国人仍然在一定的程度上怀有民族优越感和指责、干涉他国内政的意识,喜欢把西方的人权观和人权衡量标准强加给不发达国家。在当代的法国,“人权”更多地是一种政治口号,具有政治意义,而未能真正落到实处,得到切实的维护。这是因为法国的社会严重不平等,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不同的经济基础的法国人享有不同的“人权”。存在着名义上的“人权均等”和实际上的“人权差别”之间的强烈反差。举一个例子:法国宪法规定法国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但实际上,怀有政治雄心而没有雄厚财力、政党背景及社会关系的普通平民是无法闯入政界,实现抱负的,只有依靠经济精英支持、具有政党背景和广泛的社会关系的政治精英才能登上政

15、治舞台,摘取政治权力。第二个例子:法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然而法国的富人家庭可以把孩子送到收费昂贵、教育质量好的贵族学校,而穷人家庭只能把孩子送到收费低廉、教育质量一般的普通学校。因此,看一个学生在哪个学校读书,就基本上能够判断他(她)出身于什么样的家庭、家境如何。富人的孩子在贵族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容易成才,将来的就业前途光明;而穷人的孩子在普通学校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比富人孩子多几倍的努力,否则连顺利毕业都成为问题,前途一片黑暗。第三个例子:法国宪法规定了公民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等舆论权利,但实际上,法国许多媒体受投资商和广告商的控制,甚至受到政府的控制,很难真正完全实现“客

16、观真实地报道”。如巴黎人报(Le Parisien)曾想报道现任总统萨科齐的前妻谢西丽亚在萨科齐竞选总统时投了弃权票,后受到政府的压力,不得不把文章撤下来。再如萨科齐的一位媒体大亨朋友控制下的巴黎竞报(Paris Match)刊出了萨科齐2007年夏天在美国度假的照片,细心地把萨科齐腰部的赘肉“处理”掉了,使他看起来具有完美的身材。鸭鸣报把这件事情抖露出来,全国一片哗然,不少有识之士谴责巴黎竞报把新闻的客观真实原则当成儿戏,而巴黎竞报的编辑则辩称这种做法已经成为媒体的潜规则。第四个例子:法国宪法规定公民具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但是在求职时,条件相当而肤色不同或种族不同的候选人的获选机会是大相径庭的。因此一些黑人、阿拉伯人和黄种人更改自己的名字,取一个法国人的名字,以便使招聘负责人看资料时以为自己是法国人的后裔,产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即使这样,有色人种求职时遭遇到的拒绝几率是很大的。这可以解释为何法国失业青年中,黑人和阿拉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