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赏识所有的学生.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913792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请赏识所有的学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请赏识所有的学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请赏识所有的学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请赏识所有的学生.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请赏识所有的学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中小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教导与呵护,更需要教师和家长的赏识和鼓励。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威廉詹姆斯等教育界前辈是赏识教育思想的倡导者和先行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为教师,除了关心爱护学生外,还应该学会尊重、赏识学生,如同赏识自己的职业一样,让学生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下。”我国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四块糖果”赏识教育案例,成为赏识教育的佳话和典范。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德华加德纳通过十几年大量的研究,突破传统的智能一元理论的束缚,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

2、将人的智能分为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等8种类型,认为每个正常儿童都有这8种智能,只不过是这些智能中的强项弱项各不相同,发展亦不平衡。只要努力发掘和发展儿童的智能特长,扬长补短,每个人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近些年,许多教师把赏识教育和多元智能理论作为重要的教育思想方法去积极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实教育中,有部分教师仍然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仍然有“精英教育”“朽木不可雕”等陈旧思想,只把赏识的目光投向少数学生。因此,我们需要“赏识所有学生”的教育,这应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教育原则。一、树立赏识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和多元的能力观、人才观、评价观中国的

3、传统教育,把学生的学业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认为高分的学生就是能力强、就是人才,使得许多极具发展潜力或独特才能的学生失去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在了解了多元智能理论之后,我们应该明白,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差,这除了学习兴趣不浓,努力不够,另外的原因可能是某些智能方面的差异。这部分学生,往往在智能的其他方面有突出的天赋,只是在唯分数的标准下,这些天赋被埋没或抑制。如果这些学生在教师的赏识激励下,其潜在智能得以充分发掘和发展,他们中的很多人将会成为发明家、企业家、工程师、艺术家、外交家、体育健将成为社会的各类拔尖人才。钱钟书在报考清华大学时,国文、英语得了满分,而数学却是零分,被破格录取,但数学的零分

4、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代思想家和文学巨匠;陈景润在语言文字方面水平并不高,但数学逻辑智能的长处使他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武汉的一位弱智儿童舟舟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但发掘他的音乐潜质,也使他成为一位相当知名的音乐指挥每个学生都有智能的长处,都有个性品质等方面的闪光点,关键在于教师是否会发现和赏识。赏识所有学生,教师首先要树立赏识教育、多元智能的理念和“不求人人高分,但求人人发展”的多元发展观、能力观、人才观和评价观。教师应从多元视角去赏识学生,柳树婀娜多姿,不必追求杨树的挺拔;茉莉芳香宜人,不必羡慕牡丹的艳丽。不应硬要乌龟成为长跑健将,硬要兔子成为游泳高手,这样的要求是毫无道理的。“赏识你的学生,相

5、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学生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那么,奇迹就会发生”赏识所有的学生,不但应成为教师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且应成为教师的一种常规教育方法和手段。二、赏识所有学生的基本方法 “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就告诉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或优点,然后再予以重视、肯定和赞扬。也就是说赏识学生并非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尽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行为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赏识,这里简述六点赏识所有学生的方法。1善于观察分析学生的“闪光

6、点”和潜质特长要赏识学生,首先是要发现学生言行的闪光点和潜质特长。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仔细留意观察学生,全方位深入学生之中,更多地“零距离”接触学生,更多地关爱学生,与学生互动互信成为朋友,才能更好地了解认识学生的长处和潜质。当然,融于学生之中与学生互动只是形式,教师更应着眼于随时随地留意观察思考“这个学生有哪些优点。哪方面最聪明,更能干?”否则,了解认识学生就是空虚的,赏识学生只会是“纸上谈兵”。赏识学生,教师一定要树立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发展潜质的意识。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一次谈到他的赏识观,颇为感慨。对于即将毕业的初三或高三的学生来说,无论哪所学校,总有少数“后进”的学生让老师们头

7、疼不已。魏书生认为,这些学生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尤其在自己听不懂或听不进去的情况下,还能坚持每天坐在教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这说明他们身上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而当他们面对老师的批评甚至挖苦,过后还能真诚地问候“老师好”时,表现出的又是一种豁达宽广的胸怀品质!也正是由于魏书生善于从缺失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因而使不同特点的学生都喜欢并敬重他,进而愿意去努力进取。2真情赏识育人之道,爱心为先。赏识学生就是用心灵感动心灵,用信心点燃信心,用希望托起希望,用真情激发奋进!只有教师真情实意的赏识,才能得到学生从情感到行为的积极响应。首先,教师的爱心是赏识教育的原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

8、视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他认为“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爱、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倾注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欣赏孩子每一个稚嫩的想法和行为;才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正视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不足;才会有所追求使每个学生更好地发展。其次,教师的真情是赏识教育的润滑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心理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是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应该是真心诚意的、真实恰当的,不能让学生感觉到是勉强的、流于形式的做作,甚至是虚情假意的。所以,

9、只有建立在“以事实为依据”基础上的发自内心的赏识才会产生情感的“共鸣”,才会真正有力量。那些言不由衷的欣赏,往往还会产生负面效应。3有针对性地赏识赏识褒扬学生时,要准确,要有针对性,要恰到好处,不要刻意夸大和缩小。赏识的目标是行为,并且是孩子已经实施了的正向行为。赏识要客观准确,如果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学生本人起不到真正的激励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虚伪性,失去对教育者的信任度。不切实际,没有针对性、没有把握“度”的夸奖,会让学生感到不自在,甚至产生反感。表扬学生还不能太笼统、模糊,应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的具体细节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受到表扬,该受到

10、什么样的表扬。比如说,一个学生的作文写得好,教师只说好还不行,还要指出好在哪里,为什么好。这样一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赏识心悦诚服,觉得教师是真的欣赏自己,另一方面,对学生进一步提高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4及时恰当、持久不断地赏识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上有了进步,教师最好及时给予赞扬。如果时过境迁,脱离了当时的氛围,就会大打折扣,降低褒扬的作用。中小学生可塑性强,容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应留意观察学生的长处和进步,像往庄稼地里及时施肥、浇水一样,及时恰当地褒扬肯定学生,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 学生的优点或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学生从一次褒扬中获得的动力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教师赏识学生不能

11、偶尔为之,要不断发现,不断褒扬,不断激励。我们有的教师对“困难学生”的教育一开始总是热情较高,鼓励、肯定、帮助。但当付出一定劳动而未得到预期效果时,就开始失望、怀疑,甚至对学生讽刺挖苦。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的赏识教育要从学生终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要有耐心、信心,有长远、持久的心理意识。5面向全体,因人而异地进行赏识教师对学生的赏识,一定要认识到这个学生在乎,那个学生在乎,每个学生都在乎。表现好、成绩好的学生需要教师的褒扬赏识,成绩差、表现欠佳的也需要褒扬赏识。的确,赏识优秀学生对教师来说是容易的,但千万别忽视了更多的学生所谓的“中等生”和“差生”,这些学生占了多数,更需要关爱和赏识的阳光,教

12、师对他们的关爱和赏识是真正的雪中送炭。有一个上海女孩,在国内上中学时因成绩不佳被老师称之为“缺乏数学脑子”,到美国上学却被老师赞为“具有数学潜质特长”,能够“优雅且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让美国教授对其能力和品质“愿以人格担保”。一个原本厌学、成绩差的女孩子,从而变得出类拔萃。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赏识要一视同仁、不拘一格,这并不意味着赏识教育的方式是千篇一律的。赏识学生一定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因事而异地采用灵活多样的褒扬方式,把握什么该去赏识、该怎样赏识、赏识到什么程度。例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自负的学生,既要恰当赏识,又要提出不断奋进和克服不足之处的新要求。6创

13、设平台和机会,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质与特长,进行自我赏识与激励发展学生的智能才干,重要的是学生本人要有信心并了解认识自己的潜质和特长。而学生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的潜质和长处所在,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由于长期不受重视,“屡试屡败”,往往总认为自己样样不行。因此,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还要学会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质与特长,使学生真切感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哲理,树立向上的自信心。同时,还须适时适当地发挥群体的鼓舞作用,在课内外多给学生创设展示各种才华、能力的平台和机会,如学习小组、科技活动、球赛、演讲、书法、绘画、摄影等等,让学生认识和表现出自己的才干与特长,体验成功的喜悦与激励的力量,强

14、化学生对自己长处的自我认识与激励。对于处于消极或艰难状态的人来说,“成功”是最好的激励良方,只有经历过成功的体验,才能激发不断进取、不畏失败的动力和毅力。在“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经典哲理之后,现在人们更注重“成功是成功之母”。三、辩证地看待赏识教育和批评教育、挫折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赏识、奖励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批评和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接受挫折的能力较低,只有赏识不批评,将来走向社会,会遭受许多的不幸”。所以,进行赏识教育,也要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过错负责,感到一种责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教育本来就是多样性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成功与挫折,什么都应该有,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有机组合。当然,赏识激励教育应是多样化教育的主流。赏识所有学生,还要求教师在语言、行为、交流方式等方面讲究艺术性,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认真探究、感悟和总结,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作者单位:华中师大一附中)(责任编辑:郭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