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南枫叶国际学校高一历史期末考试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904937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海南枫叶国际学校高一历史期末考试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海南海南枫叶国际学校高一历史期末考试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南海南枫叶国际学校高一历史期末考试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海南枫叶国际学校高一历史期末考试 1.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1.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蚕桑养殖获得的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以及地主在蚕丝

2、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这些说明了养蚕缫丝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故D项错误。2.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 民营手工业B. 官营手工业C. 工场手工业D. 家庭手工业【答案】B【解析】材料中“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体现了南京云锦生产目的是为官用,且“其织造工艺高超”,从而可以推断生产于官营手工业,故选B。A

3、是面向市场,排除;C应体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排除;D属于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排除。3.“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连宵嬉戏至于通晓。”该材料描绘的场景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城市A. 汉都长安B. 隋都洛阳C. 宋都东京D. 明都应天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能力。由材料中“嬉戏连坐至晓”信息说明此时在经营时间上不再受限制,而且还出现夜市。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以前,市在经营时间上有严格限制,因此题干所述最可能是宋朝的事,故选C。 A和C时市受到时间的严格限制;D项不是最早的。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商业政策古代中国的城市4.“农

4、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下列观点与此观点相近的是A.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B.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C.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D.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指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A项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与材料观点相近;B项农商并重,排除;C项主张农工商都非常重要;D项主张工商皆本,排除。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名师点睛】评

5、价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1)积极作用: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了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治的发展和稳定,巩固了封建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是正确的。(2)消极作用:封建社会晚期,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和封建制度的解体,阻碍了社会进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工商业发展,农业发展也受到限制。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6、,导致了环境恶化。抑商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5.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A. 给土著人带去人文主义思想B. 向土著人传播航海技术C. 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D. 向土著人传播天主教【答案】D【解析】【详解】由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就是向外传播天主教,西班牙和葡萄牙有很强的宗教热情,热衷于对外传播天主教。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不信天主教就像生活在黑暗之中。材料中“为上帝带去光明”指的是向土著人传播天主教。故答案为D项。A项,

7、宣传人文主义思想不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前提是航海技术的传播,排除;C项,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6.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的西班牙:“就像一张巨人之口,在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A. 没有发生“价格革命”B. 没有经受文艺复兴的洗礼C. 没有受到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冲击D. 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题干实质是说西班牙经过早期殖民扩张之后,把大量的财富挥霍掉了,并没有转化

8、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所以本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故本题选A。B说法本身错误;16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展开,故不选C;D说法题干没有体现,故不选。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新航路开辟对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影响7.“19世纪下半叶,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上述状况反映了A. 全球化趋势的开始B.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 殖民扩张的开始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答案】D【解析】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形成。根据材料中“产品”“资产阶级奔走”“原

9、料”等信息反映了商品、人力、原料在世界市场上的流动,故选D。全球化趋势出现和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新航路开辟以后,排除C。殖民扩张的开始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排除C。8.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因此,垄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这说明A. 资本主义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B. 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C. 垄断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D. 垄断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生产技术的复杂化和垄

10、断组织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说明垄断组织发展较快受生产技术发展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发展属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故答案为B项。A项与材料所述不一致;C项因果关系与材料相反;D项叙述错误,垄断只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9.李鸿章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近代最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用机械设备、制造洋枪洋炮的第一个机械化兵工厂。下列企业与之类型相同的是A. 发昌机器厂B. 汉阳铁厂C. 江南制造总局D. 轮船招商局【答案】C【解析】苏州洋炮局属于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创办的

11、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也是军事工业,二者属于同一类型,故答案为C项。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A项;汉阳铁厂和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排除B、D项。10.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A. 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B. 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C. 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D. 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的“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因为抗战

12、时期国民政府将首都搬到重庆,一些民族资本家为了躲避日军也将企业西迁,这时国民政府以统制经济为名,对民族资本家进行排挤和打击,而官僚资本急剧膨胀。A正确;官僚资本压榨民族资本,是压缩民族资本经济,A错误;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适合在重庆发展,C错误;D说法不符合事实。11.中共“八大”指出: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得出上述认识是基于A. 建立新中国的需要B. 三大改造即将完成C. 一届“人大”顺利召开D.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13、,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是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社会的矛盾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此时新中国已经建立,排除A;材料强调经济建设,一届人大召开于1954年,强调的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故排除C;D项出现于1958年,时间不符合,排除。【点睛】本题主要是理解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12.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关系”。2001年国家正式取消这一做法,其目的是A. 消除城乡区域差别B.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C.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D. 开启农产品商品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

14、信息“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可得出计划经济控制“粮油关系”,因此取消“粮油关系”目的是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与消除城乡区域差别无关,A项错误;取消“粮油关系”的目的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无关,B项错误;取消“粮油关系”的目的是在粮油供给和消费关系方面完善市场经济体制,C项正确;取消“粮油关系”的目的与开启农产品商品化无关,D项错误。13.“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A. 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B.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 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D. 提出建立

15、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1992年的南方谈话指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之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指明了方向,故C正确;A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B项提出于中共十三大,排除;D项是1980年。14.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外国专家约有6800名,其中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说明A. 国际环境为苏联的工业化创造了机遇B. 苏联社会制度吸引大批西方专业人才C. 西方为遏制苏联已进行经济上的渗透D. 英美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2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概括材料可知,此时苏联有大量的外国专家和工程师,以及向英美购买机器设备占比很大,可见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事实,故排除。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商品,故D项错误。15.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1935年的反对新政的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