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回乡”记.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904716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柏杨“回乡”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柏杨“回乡”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柏杨“回乡”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柏杨“回乡”记.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柏杨“回乡”记1988年,张香华陪同柏杨第一次回乡,当地一个华侨食品加工厂曾在辉县为柏杨立了一座塑像,但后来很快被毁。此次柏杨新的铜像在葬礼揭幕,“时代也在进步,”张香华说。 2010年9月12日上午,郑州福寿园举行了一场该园建园以来最大的葬仪。园内媒体云集。通向骨灰存放厅的道路一侧摆满了两米多高的布标,布标上印着柏杨的照片和他的著作名称。还专门开放一个侧厅,厅内播放柏杨生前的一些音像资料。骨灰存放厅鲜花簇拥,遗像上的柏杨,戴一副黑框眼镜,两手托腮,嘴角上翘,带着俏皮的笑容。简短的仪式之后,由柏杨长子郭本城抱起骨灰盒走向墓地。郭本城已年过50,但一米八几的身材依然挺拔帅气,认识柏杨的人都说郭本

2、城长得像父亲。郭本城身后是柏杨遗孀张香华。张香华是台湾著名诗人,与柏杨没有子女。其他家属是柏杨与不同妻子所育后代,跟在队伍后面,默默前行。最后一包骨灰骨灰盒中是柏杨在台湾海葬时留下的一包骨灰。柏杨1920年出生于河南省辉县,1949年到台湾,2008年去世。他在遗嘱中交待,死后骨灰撒在台湾和他曾经被囚禁的绿岛之间的海域。“我从没有像这样一下子就爱上台湾一样爱过别的地方。”“活到现在,而且活在台湾是最大的幸福。”柏杨生前曾经表示。1949年,历经战火,颠沛流离的柏杨流落台湾。他一下子爱上这个番薯形的岛屿,“这里有只有童话里才有的高耸云际的椰子林,到处都是潺潺的溪流”(柏杨回忆录)。即使后来在这个

3、岛上受了很多苦,坐过牢,甚至差点被枪决,但他对台湾的感觉没有改变。2008年4月,柏杨去世,一个月后,按照遗嘱,家属将其骨灰带到台湾和绿岛之间海域进行海葬,大陆的原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柏杨研究中心总干事周明也应邀参加葬礼。就在大家准备把骨灰撒向大海的时刻,周明突然想,是不是应该把柏杨的部分骨灰带回故乡?“在船上,我就跟他(柏杨)儿女说,留下一包骨灰,将来带回大陆,好不好?”到郑州福寿园参加此次葬礼的周明告诉?望东方周刊记者。他当时的这个请求被接受了。此后,柏杨最后一包骨灰的归葬大陆事宜酝酿了两年多的时间。“开始有人提议葬在(大陆的)庙里,但父亲是基督教徒,我们考虑不适合。想过如果找不到其他合适的

4、地方,就到辉县老家祖坟葬了,入土为安。”郭本城对本刊记者说。“落叶归根,这里是故乡。”郭本城说,“现在虽然没有到辉县,但毕竟在河南。”2010年8月,柏杨骨灰被迎回河南,安放福寿园。柏杨骨灰回来的第二天,就有台湾商团到福寿园拜访,说“柏杨都回来了,以后我们到河南就很亲切了”。故乡变异乡比柏杨小20岁的张香华,1978年与出狱不久的柏杨结婚。婚前张香华知道柏杨有过婚姻,但结婚后很久,她才发现自己竟然是柏杨“第五任妻子”。“第一个反应是很为他难过,一个人怎么把生活过成这个样子。一次又一次妻离子散,不管是因为国家命运,还是个人性格不稳定,太多次婚姻是很受折磨的事情。”张香华告诉本刊记者,她当时的感觉

5、不是被欺骗,而是对离乱的感伤。1987年台湾和大陆之间开放探亲,次年10月,柏杨在张香华陪同下踏上了阔别40年的大陆,回乡探亲。在辉县,父亲当初留下的一座包括四个小院和一个菜园的房子,早被没收。“车窗外就是故乡,但我已无家可归。”柏杨后来在他的文章中写道。他找到父亲的坟墓,并立下一块石碑,碑上写道:“父死之年,五十有七,儿今已六十有九,为我父立此一碑,如果幸得保存,作为海峡两岸郭门一线相牵,血浓于水,但愿两地后裔,相亲相爱。”柏杨在父亲墓前叩首,思之将来,不禁黯然。后来他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父墓左下方安葬的是二弟郭德漳,他比我先亡;父墓正下方,是我的预定墓穴,而将来我却远葬台湾,因为我在台湾

6、已落地生根,大半生时间在台湾奋斗、挣扎、入狱、重生,有我太多的汗迹和泪痕,有我儿孙的家室,有我太多的朋友情谊。女儿扶我起身,原野北风又起。”在台湾被称为“外省人”,回来被大陆称为“台湾人”,此次回乡,柏杨深刻感觉到故乡已变成异乡。“离开故居四十年,我想多站一会,凭吊儿时往事,却无法停步,有一种不能承受的陌生感使我窒息。隔离得太久太久了,同辈、玩伴,一个不见,环绕在四周的是深深的代沟,没有共同回忆,也没有共同语言,好像又是异乡。”柏杨后来在文章中写道。柏杨这次回大陆探亲,历时一个月,去了上海、北京、郑州、辉县、西安。在北京时,时任民盟主席费孝通曾出面宴请柏杨和张香华,在座的除了民盟官员都是知名的

7、知识分子。张香华因为完全不知道在座的人的来历,索性不听大家的谈话,一面吃东西,一面看手中的一本书。半个小时后,她对柏杨低声说:“这本书写得真好!”柏杨随手接过来,书的作者是萧乾,而当时,萧乾竟然就在席间。“还好,我没有叫成萧干!”张香华对本刊记者感慨,“海峡两岸隔绝得这么彻底。”当年,柏杨回乡的目的除了探亲,还打算用他毕生的稿费积蓄在河南设立一个文学奖,但这个愿望并未达成。后在上海,当柏杨又提到这个想法时,时任上海作协主席茹志鹃表示:“要向上面请示”,“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提出,“上海作家生活清贫,能不能捐给上海作家?”“当时感觉像是挨了一闷棍。”张香华告诉本刊记者,“现在意义不一样了

8、,幸好没有捐出去,现在我的生活和他的儿女好多靠版税”张香华笑道。“重回大陆真好”“第一次回大陆,发现家乡不再是他童年记忆的,一直怀念的那个家乡,生出来很多失落。”张香华说。但之后,柏杨的书陆续在大陆出版,反响热烈,他又数次回大陆,对大陆的态度慢慢改变,“觉得大陆也很不容易,最大的感慨是经济变化大。”张香华说。同时,张香华对大陆的作家也渐渐熟悉,张洁、陈忠实都是她喜欢的作家,当初对面不相识的萧乾也成了她的朋友。“(和萧乾)有书信来往,什么都谈,记得有一次他问我台湾的音乐怎么样。他去世后我还梦到他到台湾我们的住所来,我帮他影印资料。”张香华回忆。几年前,上海图书馆邀请张香华到上海参加一个名人手迹展

9、览,在门口她惊讶地发现自己写给萧乾的信也在展品当中。经过咨询,她才知道,萧乾去世后,其夫人把萧乾生前的书稿资料等捐给了上海图书馆。这件事让张香华多了许多感慨。“他(柏杨)的家里都是书,我到台湾在他家里住过。”周明告诉本刊记者。此次专门赶到郑州参加葬礼的周明,与柏杨夫妇有二三十年交情,自1987年在香港参加作家会议认识了张香华后,柏杨每次回大陆探亲,周明几乎都全程 陪同。2007年,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柏杨研究中心,柏杨捐献了书籍、文稿、文物等56箱,共一万多件。柏杨的这一行为,当时在台湾颇有争议,台湾舆论认为应该把这些留在台湾,有关方面还曾出面挽留,柏杨还是决定捐给大陆的现代文学馆。2007年1

10、2月,周明带队前往台湾接受捐赠,并在柏杨家中召开了发布会。临回大陆的前一天下午,周明去柏杨家辞行。看到周明来了,病重卧床的柏杨坚持要起来跟他说话,插着鼻胃管的柏杨坐着轮椅来到客厅,很激动地对周明说:“我的根在大陆,我把东西捐赠给你们,是友情不是人情,友情是要永远存在下去的。希望大陆的同胞多来台湾走走,能对台湾增加好印象;希望台湾人也多到大陆看看,增加对大陆的好印象。慢慢地融合、了解就好了。等我病好了,我还想再回大陆。”说完,柏杨的眼睛湿润了。周明临走,柏杨在轮椅上送到客厅门口,然后难过得背过身去,挥手告别。“我当时眼泪刷地就下来了。没想到,这是我和柏杨的最后一次见面。”周明说。柏杨研究中心成立

11、之时,希望柏杨能亲手题辞,病重中的柏杨在台湾寓所,用了两个多小时写好六个字,“重回大陆真好!”归葬葬礼当日,柏杨墓穴旁张起巨幅的招牌,上写“纪念人文大师柏杨先生一柏杨先生骨灰安葬暨纪念像揭幕仪式”。周围有当地公安部门特派的保安人员把守,还有学生志愿者团队为亲属和媒体服务。整个仪式分成两部分,前半场是家属参加的骨灰安葬仪式,按基督教习俗进行。后半场是纪念像揭幕,省领导、文联领导、辉县领导、家属代表、福寿园领导分别讲话。“台湾会不会有很多从大陆流落过去的人希望归葬大陆?”本刊记者问。“并不是每个想回大陆的人都有条件葬回来。”郭本城这样回答。柏杨归葬郑州之事,得益于河南省文联的促成。“柏杨归葬有利于

12、提升河南省作家队伍形象。”河南省文联副主席郑彦英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此次归葬,从前期的筹划到葬礼的接待,都由郑彦英负责组织和安排。“当时提到柏杨葬回郑州,我把这个情况向省文联党组汇报,文联又向河南省委作了请示,领导指示: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当作一件大事!”郑彦英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前后经过。为了选址,郑彦英亲自察看了几处墓地,包括柏杨的出生地辉县,但“感觉都有些简陋”,后来找到河南省规模最大的陵园福寿园,没想到他说完情况,福寿园当即痛快地表示,“费用全免”,而且,以免日后生变,园方还专门和家属签订了“授权书”。“福寿园认识到了(此事对)提升墓园形象的重要性。”郑彦英说。河南省文联则“不但要出

13、力,也要出钱,几十万块钱,文联也拿得起。”郑彦英透露,河南省文联为柏杨归葬所费大约10万元。墓址敲定,文联再次向省委请示:“省领导是否参加葬礼?”得到批复:葬礼将委派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刘怀廉参加。同时,国台办的批示也下来,“同意(归葬事宜)”,还送了花圈。河南省正在举办“河南台湾月”活动,柏杨归葬也是此活动的重要内容。葬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柏杨铜像揭幕。红幕揭开,是柏杨全身坐姿铜像,左手拿一本书,右手托腮,呈思索状。此铜像是在上海做好运至郑州。“跟上海福寿园乔冠华像同样规格,他们唯恐做不好,很用心。”郑彦英介绍。1988年,张香华陪同柏杨第一次回乡,当地一个华侨食品加工厂曾在辉县为柏杨立了一座塑像,但后来很快被毁。此次柏杨新的铜像在葬礼揭幕,“时代也在进步”。张香华说。谈到当前一些年轻人对柏杨的批评(“中国人不丑陋”“柏杨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等),张香华立场明确,“柏杨之所以这样说(丑陋的中国人),是希望人有反省的能力,不管一个国家强大还是弱小,都需要有这个修养。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好到了没有弱点,那样就太狂妄了。”“等到双方长大成人,由他们自己来决定。”柏杨生前,有人曾经问他对两岸问题的看法,他这样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