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9901459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共9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1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位于齐国临淄的一所高等学府,也是百家争鸣的中心。在这里可能争辩的问题有人性善恶之辩 “义”“利”之辩“心”“理”之辩 万物本原之辩ABCD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论述汉儒政治思想时说:“他们根据历史观念,主张如下一套之进程:一、圣人受命。二、天降符瑞。三、推德定制。四、封禅告成功。五、王朝德衰,天降灾异”提出以上思想主张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

2、熹3传习录中有言:“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由此可见,作者主张A春秋一统,天人感应 B格物致知,正心诚意C理在心中,心外无理 D大胆假设,小心求证4下面是某位同学所画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示意图。其中,符合阶段历史特征叙述的是A新儒学具有民主启蒙的意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继承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根本上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C以王夫之为代表的经世致用思想,开向西方学习先河 D批判理学和抨击君主专制的新儒学未能成为社会主流5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指出:“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

3、的焦点在宋代。”这是因为宋代造纸术传入阿拉伯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A B C D6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特别强调“不知天文则不知节令,不知节令则必失农业”。以下著作体现了这一认识的是A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 C授时历 D天工开物 7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字体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楷书篆书隶书 B篆书隶书楷书C隶书篆书楷书 D篆书楷书隶书8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下列属于写意画的一幅是A鹳鱼石斧图 B夫妇宴饮图 C清明上河图 D墨梅图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受到启发,提

4、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对此解释准确的是A肘后备急方奠定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B古代中医药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具有启发性C“东方药物巨典”对中医药学发展作出贡献D中医药学至今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据中心地位10据学者研究,魏源编撰海国图志时征引了两类图书,一类是中国学者著作,一类是外国学者撰述,虽然数量比不上中国文献,但从征引资料的范围和类别来看,大大超过了前一类。上述现象说明海国图志的编写A意在启迪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B采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C旨在以“西学”去批驳“中学” D将“西学”嫁接在“中学”之中11晚清时期有官员认为:“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虚,谋定而后动,

5、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常不相及。”这说明他的主张是A积极推动中国政治变革 B倡导革命实现体用兼备 C赞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D指出了洋务运动的不足1219世纪90年代,宣传民权思想主张变法图存的著作是A四洲志 B各国律例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13下列是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示意图,空格内应填写的是A天人合一 B 君主立宪 C三民主义 D 民主科学14右图是1915年在上海创刊的杂志,该杂志刊登的文章主要有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国外大事记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新旧问题等。据此分析,该杂志创办的目的是A普及家庭生活常识 B力图“根本之救亡”C宣传传统文化理念 D大力宣传马克思主

6、义15蔡元培提出“苟其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由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这反映的主张是A格物致知 B托古改制 C尊孔复古 D兼容并包16朱德在1942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今天我们党已经积累下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并且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理论。”下列思想或认识属于这一理论范畴的是A“工农武装割据”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人民民主专政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17新华社电:“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这次成功是指

7、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我国实现C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升上了太空18学者在洋务运动研究的过程中,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全面否定,80年代初的研究热潮,尽管仍有争论的问题,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观点被更多人接受。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学术上“双百方针”得以恢复 历史研究中阶级分析法已被彻底抛弃研究洋务运动的角度发生变化 适应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时代需要A B CD19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邓小平旨在A力图建立起

8、国民教育体系 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C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201978年9月,邓小平视察东北三省、唐山、天津等地,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这些谈话后来被学界称为 “北方谈话”。下列言论符合“北方谈话”精神的有“不管大中小企业,搞得好的要奖励,不能搞平均主义,要鼓励先进” “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要加大地方的权力,特别是企业的权力” “关起门来不行”,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吸收他们的资金”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AB CD21普罗泰格拉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

9、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体现了智者学派A肯定人的感觉,树立人的尊严权威 B创建了科学、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 C重视人的自由,但要遵守公共道德 D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22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与孟子有相似观点的古希腊哲学家是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23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在公元前800至前200年间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文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以下思想属于相通之处的是A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B道法自然,无为而治C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D以人

10、为本,关注社会2418世纪中期,出现了以下言论:“你自己去认识,不要假设上帝在观察,正确地研究人类的是人。”“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等。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A理性判断事物 B主张民主政治 C否定神的价值 D倡导社会契约25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写道:“ (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A日心说B经典力学C进化论 D相对论26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曾说:“拿破仑没有拿剑完成的事,我要用笔完成”“我要试着创作出整个法国社会的历史”。这位奠基人的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向日

11、葵 D等待戈多27在美术创作上,某画派提倡用“物理般的眼睛”观察和描绘光,坚持户外创作,力争画出真实的光的效果。以下作品属于该画派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 B日出印象 C拾穗者 D格尔尼卡28柴可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描写了俄罗斯上流社会的贵族不关心下层人民的生活,只专注自己享乐,最后自食其果的悲剧故事,借此来讽刺当局的腐败与无能,提醒民众对祖国命运的理性思考。这部作品主要反映了他音乐创作的A民族性B通俗性C文学性 D现代性29“他是个流浪汉,也是个绅士;是个诗人,也是个梦想者;他很孤单,渴望着浪漫与冒险;他指望别人把他当做科学家、音乐家,实际上他只会捡捡烟头,还会抢孩子们的糖果。”这位完美诠释“悲

12、中寓喜”的“默片”艺术大师是A巴尔扎克B卢米埃尔C格里菲斯 D卓别林302019年10月,来自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齐聚中国乌镇,围绕“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题展开讨论。这表明信息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步伐 推进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进程,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合作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会议展现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愿望ABC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5分)31(14分)历史理解依视角而变化,历史认识随时代而发展。材料一 下列两部史书中都有商朝早期历史的记载: 伊尹即位,放大(太)甲七年,大(太)甲潜出

13、自桐,杀伊尹竹书纪年(注:竹书纪年是西晋太康二年 (281年)发掘于河南汲郡战国魏襄王墓的书简)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史记殷本纪(1)依据以上材料,概括竹书纪年和史记中对商王太甲和伊尹的记述有何不同?(2分)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4分)材料二 1899年西方传教士在万国公报上提到“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这是马克思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报刊上。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文章,称“麦喀士,日耳曼人”,指出“其学理,实为变私财以作共财之一阶梯”,麦喀士即马克思。1905年民报发表文章介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