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景物描写能力的话语分析.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897115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作文景物描写能力的话语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作文景物描写能力的话语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作文景物描写能力的话语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作文景物描写能力的话语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作文景物描写能力的话语分析摘 要: 景物描写能力是证券高中生作文水平的重要依据。本文以高考作文为例,从物体本身组合的角度,谈谈高中生作文景物描写。 关键词: 高中生作文 景物描写 物体本身组成考查高中生的作文,离不开考查其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把握能力,时间与空间是一个系统,二者交织在一起,是包裹整个宇宙的一个巨大的网络,这种关涉反映在具体话语里,一定会通过相应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换言之,也就是作文中总会以这样那样的形式手段来体现或表征时间与空间的概念。与时间与空间系统密切相关的还有景物描写系统,特定的景物都是体现在时空的系统之中,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又总是需要景物的参与和作用来得到体现,因此时间

2、和空间与景物描写是两个相互牵连难以分开的话题,考查这种能力,是对高中生作文能力的一种综合检验。这里所说的景物既包括具体可见可感的实物,又包括一些可见却不可感或可感却不可见的自然现象。物体景物存在于宇宙空间,大千世界由万事万物组成,二者互为依托。同类事物与不同类事物组合到一起便组成各种各样的图景,反映在语言中,这些同与不同的物体的配搭组合,往往成为句际关系的联系手段之一。这里,我们将从物体本身组合的角度,谈谈高中生作文的景物描写。一、景物描写的顺序原则在一段话语组织中,作者提到几个或几种物件时,首先要面对一个顺序摆放的问题,孰先孰后,谁与谁放在一起,以及选择哪些物件组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

3、在景物组配上的一些原则,从这些原则又可以看出作者对待这些物体的认识态度与认知喜好。(一)事理原则能够透析事理,逻辑清晰。事理原则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按照事物或事件在物理时间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来排列,如:(1)清静的灰色房檐,曾几何时房檐的一角挂起一只风铃,清风拂过,风铃叮叮作响,好像是唤醒了在外奔波的人们,这里还有一个清幽的去处。(2)早晨,一阵清脆的鸟叫使我从睡梦中惊醒。太阳光从叠迭交错的树叶缝里射下来,整个森林里透出草木的气味,那是我们人类世界没有的纯净的大自然气息。阳光照在我雨衣的露水上,五彩斑斓,好明媚的晨光!我睁大了眼睛细看,发现周围的一切,显出各种各样的绿,由淡到深,树梢上都挂着雨

4、滴,好像我国古代寺庙的塔铃。奇特的鸟儿在我头上自由地穿梭着,它们一定是在忙着找吃的吧?何止呢?有些美丽的鸟站上高枝卖弄歌喉呢。地上各种我从未见过的爬行动物也在忙碌地来回跑着,它们又在干什么呢?瞧,那只灰黑色长有触角的虫子正在向洞口使劲地爬,也许是在觅食,也许是在筑巢呢。(3)那天午后,好热好热,没有一丝风,闷得我特别难受,伯伯看着我的样子,告诉我,别着急,就要下雨了。伯伯的话真灵,果然,没过一会儿,一阵大风吹来,接着,黄豆大的雨点像箭一样浇在地上,溅出美丽的水花。这样的雨,在这时足足下了两个小时。后来,雨停了,天了慢慢儿暗下来,一丝晚霞斜照在树梢,好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二是事物或事件之间蕴涵不

5、能颠倒的逻辑次序,如前提和结论、原因与结果等,如:(1)月光时明时暗,远处的灯忽明忽暗,在月光的映衬下,我独自漫步在田间小路上,才感到世界太喧闹,人世太嘈杂。(2)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我弓着身子,艰难地迈着步子,风从裤缝里衣角里直往里钻,身上像是许多小猫爪子搔得痒痒的。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刷刷”的响声,像在说,饶命吧。狂风发出尖利的啸声,像是以狂笑戏弄着杨树的怯懦。终于来到森林了!里面的世界跟外面就是不同,树叶茂密遮天,太阳光根本不能射进来,脚下是一层厚厚的落叶,软软的,走上去发出沙沙的响声,蛮舒服的,我一口气跑了几公里,沿途见到了许多以前根本没有听说过的植物。(

6、3)盛夏时节,火辣辣的太阳把河水烤得滚烫,似乎会冒出缕缕青烟,这时也是小河最迷人的时候。(二)类别原则类别把握能力。依据事物的类别来排布物件的先后次序,这里的类别既有事物属性的类别,又有语言形式或语言意义上的类别。(1)不一会儿到了街上,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店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我们顾不得闻一闻芳香扑鼻的鲜艳的花,尽管花那样美丽那样引人注目;顾不得闻一闻五花八门的水果,尽管水果那样诱人,使人垂涎欲滴;顾不得在各种各样的服装前站一站,尽管服装的样式那样新颖。我们并没有被这一切所打动,因为我们明白我们的目的是什么。(2)街头上还到处听到叫卖声:有的卖馒头,有的卖水果,还有的卖小吃,有的摆地摊,有的擦皮鞋

7、,这些摆摊的人都把摊摆在人行道上,阻挡了人们的交通,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卫生。(3)这儿不但山美、水美,而且物产富饶。她是著名的水果之乡,甜滋滋的甘蔗,黄澄澄的香蕉,红灿灿的荔枝人见人爱。她又是水产之乡,活蹦乱跳的虾,张牙舞爪的蟹,鲜乎乎的鱼,各式各样的贝丰富多彩。具有闽南特色的风味小吃脍炙人口,令人垂涎欲滴。她还是著名的工艺品之乡。首例提到3类物件,分别依照花、水果、服装的顺序描写,相比而言,花与水果类别相近,可以相邻介绍,服装类别相关较远,可以放在最后。第二例也是遵循类别分类介绍原则,相邻类别靠近,类别越远,句子的距离越远。(1)菊花色彩斑斓,红的似火,白的像雪,黄的如金,粉的如霞秋姑娘来到花

8、园,看见欣欣向荣的仙人掌亭亭玉立,高贵淡雅的菊花舒枝展叶,色彩鲜艳的月季花香味扑鼻,婀娜多姿的粉豆花秀丽淡雅个个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在枝头炫耀自己的美丽。(2)刹那间,夕阳西下处升起了两座金色的山峰,闪电般的“火蛇”镶嵌在“金山”边,射出耀眼的光芒。云像变魔术似地变幻着,一会儿,推出一头巨型灰色骆驼,一会儿,又是一匹飞腾的红色骏马,一会儿,成了色彩斑斓的孔雀这两例的景物排布主要是从语言形式出发的,语言结构整齐,形式对称,内部类别布局较为明显。(三)主次原则体现把握主要和次要矛盾的能力,分清主次的话语顺序。如:(1)西红柿不但形状不同,而且色彩斑斓。“幼年”的西红柿披着一身绿袄,青翠欲滴,十分可

9、爱。它快成熟的时候就换上了红绿相间的外衣。熟透了更是可爱,穿着红红的外套。还有那披着橘黄的金纱的西红柿,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可以把西红柿当做水果吃,又可以用白糖凉拌吃,还可以做汤吃,等等。做水果吃的西红柿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凉拌吃的西红柿凉丝丝的、甜津津的,汤吃的西红柿清凉润肺。西红柿还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2)夜幕降临,大街小巷华灯闪耀,天庆街口,绚丽璀璨的霓虹彩灯彻夜通明,建筑物上彩灯齐放,各广场的彩灯和万紫千红的鲜花更是交相辉映,把节日的崇州打扮得五光十色,流光溢彩。(3)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一排杨树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像是等待检阅的战士。IC卡电话亭

10、也早在全市普及了,只要你有一张IC卡,便可以随时随地地打电话,不必再四处寻找电话亭了。要说变话最大的,那就是群英桥了,原来污浊的河水早已被清理干净,现在已经变成了音乐喷泉。(4)我们一家4口住在一幢30年代建造的小阁楼上,不到10米见方的小屋,是我们的卧室、书房兼客厅。房子小,没有暖气;煤气倒也可以,最糟的是没有自来水。这几例都是从主要物件写到次要物件,从粗略显眼再到细致微观。(四)文化心理原则在“方位描写”中,前文指出,“天”与“地”同时描写时,常规的是依着从上到下的次序先天后地,那主要是从方向性的角度着眼的。这里,再从景物的角度来看几例天地的排列次序。 (1)十八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我降生

11、在河北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因此,我对河北的冬天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从小就特别喜欢天上飘下的“鹅毛鹤羽”。在那雪花盖满了大地的时候,极目远眺,屋顶上铺上了一层白毯子,树上挂满了银条儿,山顶的白雪看起来像睡着了的天鹅,整个大地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我记得小伙伴们最喜欢在这样的天气里,在这样的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那欢乐的嬉笑声至今萦绕于耳,它伴随我度过幸福的童年。(2)早晨,出来看看雨景吧。无边无际的雨帘随风斜挂,晶莹剔透。噢,这或许是仙子从天上垂下的珠帘吧!景物在它的背后,模糊了轮廓,蕴蓄着抒情诗的韵律;饱蘸着水墨山水画的美。远望枝头,鹅黄嫩绿;近看梢上,雨润新芽。真是一夜春雨,万木争荣,这缀满枝头的

12、新叶带来了蓬勃的生机,给大地带来了浓郁的春意!这几例分别是写天上的景物和地上的景物,从天上写到地面。在汉族人的文化原则中,至高无上的天是摆在第一位的,地是第二位的,这不仅反映在汉语的词语和某些熟语组合中,如“天地”、“天地乾坤”、“天地君亲师”,而且在话语组织中,如果同时描写天和地,常规的原则就是先写天后写地。从方向性原则来说,这是一种从上到下的方向原则,但从景物描写的顺序来看,我们认为更多的还是一种文化上的价值原则。(五)语言形式原则主要是词语、句式的排列顺序把握能力。如:(1)路旁,奇花异草,奇峰怪石,他视而不见,投以白眼。(2)雨、槐花、古柏、石刻、孔子像、国子监,这,或许是北京的符号;

13、隐藏其后的,正是脉脉书香。这几例的景物排列,无论是事物景物还是地点景物,除了受到某些其他原则如主次原则等的影响外,主要的是依据语言形式上的原则:短形式在前,长形式在后。语言上的对称特征往往也是形成景物组合的因素之一。(1)纷纷雪花落于身上,左手是观象台的古老,右手是长安街的现代;左手是白塔的红墙绿瓦,右手是中关村的车水马龙;左手是历史,写也写不完的荣辱兴衰,右手是未来,说也说不尽的辉煌愿景。(2)柳树的绿荫越来越浓了,给人以凉爽;花朵以最灿烂的笑容谢幕,一个个青果挂满树间;河里的鱼也大了,迎着朝阳翻滚着灵巧的身体。(3)冬天在天空里抖抖身手,一片片雪花落下,树白了,山峰白了,田野白了,村庄也白

14、了。(4)噢,那高山上有丛生茂密的树,那水里有游来游去自由自在的鱼,那绿油油的草里有美丽多彩的绽放的花。二、景物与视点的关系把握视点是人们观察事物时所居处或所依据的角度位置,视点既有客观性质的,又有主观性质的,比如人的心理的视点,文化的视点,等等。视点是表述者在观察事物时的“筛选点”。在任何文本中,作者在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进行描写时,都会涉及一定的对象。偌大世界,千姿百态,景象万千,究竟选取哪些对象来描写,往往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它既与客观世界本身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密切相关,更与写作者个人的知识喜好、生活阅历、情感倾向等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就牵涉到我们所说的“视点”与“选视点”的问题,选甲

15、不选乙,取丙舍丁都或多或少地牵涉到写作者的许多主观心理。高中生的作文,在描写客观世界的景物时,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对“风”、“天、花”等意象似是情有独钟,无论是单独出现,还是组合出现,出现频率都要比其他自然景象高一些,看以下例子:(1)干燥的风吹动路旁的树,我的等待被阳光拉成阴影,我心中有某种渴望,像怪物像女神也像祖母一样。(2)春天,雪水里孕育的春天,清新的露出你的笑脸,化作柳叶,吐出一丝丝绿;化作春风,吹醒一颗颗心;化做一缕缕阳光,催开热烈的花朵。(3)春天留下绿色的种子,夏天用温暖的怀抱滋养着一棵棵柳树、一团团花朵、一池池春水。(4)如果你还觉得不够,那么,让自己飞翔,化作一只苍鹰,你会

16、看到蓝天、白浪、金色的沙滩、暗红的礁石。(5)空中飘雪花,一朵一朵优雅的落下,绽放出那绝世的美与温柔。(6)“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在我收集的近百万字的文本数据库中,在描写风景的文字中,被高中生关注的景物的意向是多样化的,但又是集中的,其中排在前几位的景是天(空)、风、花、水、山、月等。这和成人世界的关注点是一致的。三、景物视点与景物描写基本原则的关系在高中生作文中,景物描写的基本原则与方位描写和人物描写的基本原则大部分都是相同相通的,这主要体现在主次原则、语言形式原则、类别原则、文化原则、方向性原则及综合原则等特征上面。文本中,高中生并未有许多笔墨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面,但对少数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