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评估9 中华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895078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评估9 中华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评估9 中华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评估9 中华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评估9 中华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评估9 中华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评估9 中华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评估9 中华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检测评估九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写字教育”,要重视当前存在的“汉字书写文化没落”现象。之所以要“加强写字教育”,是因为()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决定作用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作用,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但并非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可见错误;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并非决定作用,可见错误

2、,故选A。答案:A2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中西合璧,既古老又现代A BC D解析: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可见正确;不是关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特点的描述,排除;故选A。答案:A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诞生。回答34题。3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茶经的问世()是中

3、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具有前瞻性和先导性的特点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A BC D解析:符合题意,说法错误,与题意无关。答案:D4一千多年以来,中国人已经形成饮茶的习惯和传统,茶文化也得以发展。不过现代人饮茶,已不再满足解渴,而是注重“品”,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把品茶当作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材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茶文化为中华民族所特有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A BC D解析:说法错误,应排除;符合题意。答案:D5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是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手工编织艺术品。其始于上古,兴于

4、唐宋,盛于明清,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在华人圈里广为流行。这说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已被世界各民族所接受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A BC D解析:始于上古,至今流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特有体现了民族性,正确,观点错误,故选A项。答案:A6中国古典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论内容、风格、技巧,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_的特点。()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C包容性 D多样性解析:材料是讲中国古典诗歌内容、风格、技巧上的特点,显示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5、,独领风骚,即独特性,体现了“博大精深”的特点。“源远流长”是指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代代相传,有汉字和史书典籍见证。“包容性”是“博大精深”以及“源远流长”的一个原因,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答案:A7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是指()A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B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C中华文化的多样性D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积极文化解析:“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是指求同存异,“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积极文化”是指兼收并蓄,故排除B、D。C错误,应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答案:A8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无限

6、魅力。除其蕴涵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A是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B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C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D比其他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解析:材料表明中华文化的一个特征是源远流长,而其重要原因是包容性。包容性包括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故选C。其他的选项都不是原因。答案:C9从孔子学院到“中法文化年”;从茉莉花、云南映象走出国门,到动画片中华小子热播法国并摘得法国动画大奖;从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版权被韩国人抢购,到上海城市舞蹈公司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卷起强劲的“中国风”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越来越热。这些现象表

7、明()A中华文化能够取代其他民族文化B中华文化呈现多国文化的丰富色彩C世界各国文化逐渐被中华文化同化D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得到广泛传播解析:A错误,违背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借鉴、融合、学习。B错误,中华文化是本民族文化的体现,不是多国文化的体现,世界文化呈现多国文化的丰富色彩。C错误,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的文化都是各具特色的文化,它们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故选D。答案:D10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中华民族文化周”活动,展示了各民族绚丽多彩的多元文化,增进了两地青少年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淡化民族文化的个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共性陶冶青少年情操,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彰

8、显中华文化的底蕴,弘扬中华文化A BC D解析:材料中活动主题是“中华民族文化周”,活动中可以展示各民族的多元文化。故其意义从归属感、凝聚力以及弘扬中华文化去思考。错误,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淡化民族文化的个性是错误的。答案:B11青海省2020年将建设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中心,以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古籍,继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下列对我国民族文化认识正确的有()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各民族对中华文化都有认同感、归属感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A BC D解析:我国各民族文

9、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并且各民族对中华文化都有认同感、归属感。故观点正确,B项应选。答案:B12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上述精神的共同内涵有()团结统一 爱国主义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爱好和平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不符合题意,正确,故选B项。答案:B13中国海军护舰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护航行动是维护国家利益、保护远海运输线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重大军事任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表明中国人民具有()A伟大

10、的民族凝聚力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C反对霸权的斗争精神D勤劳自强的高尚品格解析:中国护航维护了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14“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下列观点与之不一致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克勤于邦,克俭于家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注意设问要求“不一致”。C项体现了勤劳勇敢的精神,与题干不符,故C项应选。答案:C15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与“红段子”内涵类似的“红言颂”“红色短信”等活动,逐渐成为新红色文化品牌,开创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这说明()A大众文化没有雅俗之

11、分B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C先进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解析:A错误,大众文化是指反映人民群众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无论是高雅文化,还是通俗文化,只要是反映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都是大众文化。C、D分别讲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符合题意,因为题意主要是全国开展的“红言颂”“红色短信”等活动成为品牌,受到大众欢迎。答案:B16中学生小宁与同学见面就问“今天你偷菜了吗?”已经到了一天不“偷”心发慌的境地。这告诉我们()A大众传媒会带来不良文化的肆意扩散B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是多方面的C文化市场越来越活跃,产品越来越丰富

12、D要在文化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解析:大众传媒的发展带给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有喜有忧,A错误。B、C讲的是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文化市场的情况,没有讲到人们在文化生活中如何选择。答案:D17电影唐山大地震的成功在于准确把握到了中国人的主流情感与价值观。这启示我们,发展大众文化要()A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B以通俗文化为主C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D多种类型,多种风格解析:发展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A项错误;发展大众文化应提高多种类型和风格的文化产品,B项提法片面;材料中所述中国人的主流情感与价值观正是我们所倡导的人民大众文化,故选C项,材料强调弘扬主旋律,而非文化的多样性,D

13、项不选。答案:C18据调查,在受孩子们喜爱的优秀读物中,许多都是引进版图书,如哈利波特等。许多家长说,还是希望能够让孩子多读些“中国味”的优秀图书。这说明()A应倡导经典文化,抵制和拒绝流行文化B引进图书是腐朽文化,应予以查封C应借鉴外来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解析:家长希望孩子多读“中国味”的优秀图书,说明我们在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A、B两项是错误的。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19今天,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以发展经典的、高雅的和严肃的文化为

14、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一切非社会主义文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A BC D解析: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我们应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符合题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进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符合题意。是错误的。答案:D20“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搞不好,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搞不好,可能不打自败。”对我们来说,要避免不打自败,第一位的是要()A壮大传媒实力,推进有效传播B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C弘扬中华文化,加强文明对话D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解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故排除其他三个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