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教学片断及反思(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895063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教学片断及反思(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教学片断及反思(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教学片断及反思(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教学片断及反思(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教学片断及反思(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教学片断及反思(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教学片断及反思(通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教学片断及反思 一、背景介绍上课前,我总是习惯地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力争课堂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离教师预设方案的时候,“非预设性教学”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重要特征。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是正常的。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通过引导、启发,调控好学生的情绪,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是苏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五课第三框内容。第三框中的严守国家秘密虽不是本框的重点,但由于国家安全、国家机密与学生离得太远给他们带来了理解上的难度

2、。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偶发因素,并充分地利用了这些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主题:果。现将教学片断及反思整理如下。二、教学片断:我根据教材内容,先联系书中的“相关链接”讲解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及重要性、国家机密的含义。而后,让学生围绕一个材料进行讨论:小民的爸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掌管着厂里的核心技术。小民的远房亲戚找到小民,想通过小民说服爸爸把厂里的技术资料拿给他看,并答应给小民一大笔好处费。小民有几种选择?分别产生什么后果?如果是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学生讨论之后,由学生代表进行交流。教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活跃,下面我们进行全班交流。学生1:

3、小民可以收亲戚的钱,并说服爸爸把公司的技术资料给亲戚。教师:这样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学生1:这样做的后果是爸爸公司的机密被泄露、公司的利益受损。教师: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把情况想得再严重一点?学生1:直接导致公司破产,最终爸爸要失业。如果要追究法律责任,爸爸很有可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教师:还可以有哪些选择?学生2:小民不能收钱,同时劝说亲戚使其认识到行为是违法的。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国家机密不被窃取、利益不受损害,又能让走在犯罪边缘的亲戚悬崖勒马。学生3:小民不收钱,同时和爸爸一起将此事向公安部门反映。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国家机密不被窃取,同时又对窃取国家机密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打击。教师:看来他们的观点

4、差不多。只是在“情”与“法”面前,学生2的做法更合情些;但在实际中如果亲戚不听劝告,那么学生3的铁面无私,就能够保证严厉打击窃取国家机密违法犯罪行为了。(许多学生颔首、微笑)教师:如果你是小民会怎样选择呢?学生4:我会像学生2和学生3所说那样去做。理由是如果国家秘密被窃取,国家的安全就难以有保障,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泄露国家机密,要承担法律责任。教师:应该说从上面的几种选择之中,谁对谁错、孰是孰非一目了然。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真的遇到了类似的情形,就应该作出理智而正确的选择,决不泄露国家的机密。学生5:我觉得小民还可以这样选择收了亲戚的钱,但又不给技术资料他或者把他告进公安部门

5、;这样就可以一举两得了。(我愣了一会儿,有些人显得异常的活跃)教师:这的确是一种选择,但怎么样呢?我们还是一起来分析一下后果吧!学生6:我觉得收了钱又想不给资料他,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收了钱,别人就会一次次地逼你,弄的你不得安宁,最后你想不给他还不可能。学生4:收了亲戚的钱,并把亲戚举报了就更不对了。虽然这样可以保证国家机密不受窃取,但首先自己已经违法了。教师:的确如此!中国有句古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还有一句话“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拿了别人的钱,不替人办事,甚至将别人告发;这样做不仅从道义上讲不过去,而且从法律上讲自己首先违反了法律。保守国家机密是我们的义务。小民或我们如真的想保守

6、国家机密,压根就不能收别人的钱。学生7:如果小民的爸爸跳槽离开公司,可不可以把技术资料带到其他公司或国外呢?教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考虑一下技术资料的所有权归谁。(大多数学生说是公司)既然是公司的,那么跳槽的爸爸把资料给其他公司或国外很显然就是泄露或出卖公司的机密的违法行为了。爸爸能不能为了个人的利益就这样做?三、教学反思一节课结束了,我却捏了一把冷汗。尽管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对学生的反馈进行了细致地预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节外生枝的问题,听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富有价值的想法。学生真是一座无穷的宝库,他们思维活跃,想法新颖,永远

7、不可能机械地按照老师设定的轨道运转。(一)教师要有面对意外的正确心态新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尝试发现、民主对话、合作探究”。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发现学生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课前设计的框架,给我一些毫无准备的意外,使我有点手忙脚乱。也正是这种“意外”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面对“意外”,我们是在举措茫然中维护自身权威,错失一个个教学良机呢?还是在亲和对话中捕捉住学生的“灵光一现”,拥有一分意外的惊喜?那将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意外”。所以,直面课堂意外,寻找意外之处的惊喜,是我所追求的。(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解放学生的思想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

8、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新课程中,课堂是教师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而不是学生围绕教师的思路被动思考,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场所。传统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可能在现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并不适合了。教师一味的讲,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失去了吸引力,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及时给予学生所希望的肯定。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教师没有预设的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个新生成的东西加以引导,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是建议,那么整个课堂就真正变成了学生的舞台了。这样就能给学生带来快乐,激发学生莫大的学习兴趣,培养学

9、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自信心大增。学生是一个有独立的思想、见解和情感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正在成长、需要指导、需要进一步发展的人。学生受方方面面的影响,难免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在教学片断中,学生5的“选择”有些离谱,让人觉得可怕;我在教学中,没有立刻给予否定,只是说“这也是一种选择”,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行为后果”;在分析中,让学生自己去认识这样是不对的。学生7的问题可以说是她深思后的困惑;对于这样“深刻”的困惑,笔者首先是表扬“问题问得好”。这些都说明是在小心翼翼地“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

10、人。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我自始至终都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进行深入的讨论,让他们自己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就是学生有了思想上困惑或错误的认识也不急于把正确的东西灌输给他们。正是这样学生才有了充分的、反复的讨论交流机会,种种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在反复的分析中进行了激烈的碰撞;在激烈的碰撞中,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楚、观点更加明朗,学生的选择也会更加的理智。长此以往,学生一定会体验出课堂教学的乐趣。(三)坚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而难以预设的,具有极强的生成性。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许多教学情形是预料之中,但也会有一些是出乎意料的。

11、学生5和学生7的问题是我在备课中并没有预计到的。对于这些问题,我开始着实“惊”了一下,但最后还是冷静了下来,妥善地处理了。我觉得这些偶发因素其实就是生成的教学资源,正是这些偶发的、生成的教学资源“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增添了亮色。同时,在处理偶发的、生成的问题中,我想要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学生5的“选择”正反映了当前存在的不健康的思想品质和错误的“金钱观”、“利益观”,虽然这已经超出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但如果在课堂上加以澄清,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对这一错误观点的默认,很有可能会使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真的这样做了。那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何以体现?我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引导分析其错误性之后还

12、特意进行了小结。对于学生2与学生3“选择”的同与不同,我也进行了简单的评述。这些其实都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的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当然,在这一教学片断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用时过多、教师在课堂上全体学生的调动还不够、教师的教学机智有待进一步提高。创造课堂教学的最大值,应该是每个教师的不懈追求。我们要在不断的教学积累与教学反思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的效能与素养,实现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作为老师,如果不及时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以高度的教育机智去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僵局,这样的老师随时都有可能被学生淘汰!我们的教学应该是真实自然的,不必刻意去求顺、求纯、求完美。一旦出现意外,我们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去对待,积极思考对策,合理解决和利用,只有这样,课堂才是活的,教学才是美的,教学活动才是有价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