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儿童的第二重生活.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89457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戏剧儿童的第二重生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戏剧儿童的第二重生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戏剧儿童的第二重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剧儿童的第二重生活.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戏剧,儿童的第二重生活戏剧课程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简称清华附小)“1+X课程”艺术与审美领域的重要课程。“1+X课程”模式在戏剧课程中的建构,是指把音乐、舞蹈、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的学科,通过戏剧这一课程进行整合,构建起艺术与各学科之间有机联系,旨在促进每一个儿童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与核心素养的提升。它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补充学科与学科间联系的不足。将戏剧课程学科化,注重学科内整合的同时,打破学科壁垒,强调学科间的整合,消弭边界,使之成为学校主题教学“超学科整合”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参与体验整合创造”,构建儿童的第二重生活,让儿童有一种别样的体验。 一、分阶段培养能力清华附小戏

2、剧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共分为三阶段。低学段“参与”,在参与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模仿力。中学段“创作”,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侧重学生的表现力。高学段“赏析”,由参与欣赏教室或剧场中的戏剧活动而培养学生戏剧艺术的鉴赏能力。低学段“参与”,侧重训练学生模仿力。其中包含的内容有肢体放松、注意力训练、信任感训练、身体律动、五官感受、情境想象及即兴口语人物刻画等,这些戏剧游戏形式让学生们参与进来,培养了学生兴趣,提升了学生能力。在剧目上,我们选择了童话剧,如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笨狼上学记蚜虫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等。图片活了是清华附小戏剧校本教材二年级的一节课。这节课将戏剧、美术、形体相结合,运用肢体模仿去感受图片中人

3、物的内心活动,并将它用语言表达出来,孩子们非常喜欢,参与度极高。这一训练后来成功地被教师运用到了童话剧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的排练中。中学段“创造”侧重训练学生的表现力。创造的内容包含剧情、人物对话、主题、故事剧场。在剧目上,我们选择了课本剧,如花木兰时代广场的蟋蟀皇帝的新装等。一起来玩手偶这节课的内容就包含了手偶操作(手偶)、美术(手偶制作)、音乐(美国民歌扬基歌)、阅读书目时代广场的蟋蟀等内容。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喜好设计制作自己的手偶,再结合阅读课本和音乐歌曲最后再用偶剧的形式表现出来。高学段“赏析”,延续了中段的创作。学生到了高学段不仅能掌握一些简单的创编知识,还具有一定的赏析能力,能对

4、艺术作品进行点评及分析。赏析的内容包含剧目排演、感受、反映及点评。通过剧目的排演,学生们参与到创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创编能力,他们自己改编课本剧,或者自己写剧本。在编排过程中,学生有一种统整思维,知道如何融入音乐、舞蹈,如何用全局观把控剧目。剧目展示过后学生还要进行点评及分析。在剧目上我们选择了一些经典剧目,如威尼斯商人猫小王子城南旧事等。威尼斯商人这节课就是剧目创编课。同学们拿到剧本后开始做人物分析,画场景图,进行舞台调度设计,然后进行展示,展示结束同学们相互从戏剧表演、舞台布景、剧本结构等角度自评、互评。二、用工具撬动课堂清华附小在2016学年第二学期提出了“用工具撬动课堂”这一重要教学指导

5、思想。工具撬动课堂要求教师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上,要借用工具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真正做到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于是就有了一起来玩手偶这节课。“偶”本来就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融合了造型、动作、语言、绘画、舞蹈等为一身的表演艺术,也是一种综合艺术。一起来玩手偶这节课是学校戏剧校本教材中三年级下学期的内容,我们用“偶”作为这节课的主题,将阅读课、美术课、音乐课、形体课进行整合,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超学科消弭式整合。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学会简单的手偶操作,掌握语言与肢体的配合,对语言塑造有一定了解,还要通过文本对学生进行文学艺术上的熏陶,让他们在戏剧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6、价值观。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有两点:第一点是手偶角色的语言塑造;第二点是肢体与语言之间的配合。三年级戏剧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创造戏剧活动的过程中侧重训练学生的表现力。表现力分为语言表现力和肢体表现力,在这节课上我们都会涉及,但更侧重语言表达。我们依托文本时代广场的蟋蟀(清华附小三年级阅读书目)中的台词进行训练。首先我们先分析文本中人物塔克老鼠、亨利猫、蟋蟀柴斯特的性格,让学生通过文本阅读确定人物特点,通过人物特点再找出相对应的语言特点。比如:塔克:以前我也考虑过要不要住在那里。不过那些中国人很会做些稀奇古怪的菜肴,比如用燕窝做汤,鲨鱼鳍煮羹。搞不好他们也会拿老鼠来做道什么点心。所以最后我决定,还是离

7、他们远一点儿的好。那通过这句台词,我们知道了塔克很聪明,爱思考。那这样的人物说话的声音、语速会是什么样呢?大部分同学就会想到塔克老鼠说话声音很大,语速稍快,它很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自己很自信。于是我们就总结出了塔克的语言特点。又比如亨利猫与塔克老鼠的对话:亨利:说啊,塔克,你心里早就盘算好了吧。就说出来让我们听听吧!塔克:嗯,我在想,要是钱箱里有几张一块钱的钞票(亨利不禁放声大笑)。亨利:我就知道!除了它以外,还会有谁想睡在一堆一块钱钞票上。”通过文本透露的信息,我们知道亨利猫的特点是圆滑,所以她说话的语速应该会比别人慢,而且说话有时不会把意思说透。再比如蟋蟀柴斯特和塔克老鼠的对话:柴斯特:

8、你想睡在这个笼子里吗?塔克:噢,我可以吗?柴斯特:当然可以啦!我还是比较喜欢火柴盒。塔克:唯一的遗憾是这个地板,睡在上面稍微硬了一点儿。亨利:我去排水管那儿给你找一些废纸来。塔克:不行,这样会把这里弄得乱七八糟的。我们可不要让柴斯特跟白利尼一家弄出什么不愉快来。嗯,也许我们可以就在这里找点儿东西用。 柴斯特:拿点儿面巾纸怎么样?睡起来又软又舒服。我们找出蟋蟀柴斯特的特点是善良、爱帮助别人,说话老是替别人考虑,所以语言中老带有商量的口吻。第二点是语言和肢体间的配合,怎样将两者配合默契也是这节课的难点。这节课有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就是“袜子偶”。首先就得学会制作“袜子偶”;其次,通过手指操的训练让学生

9、掌握几个操作木偶的手势,分别是开合,上下,左右。有了这几个基本动作,学生就可以完成“袜子偶”的基础操作了。角色语言有了,“袜子偶”可以操作了,可是问题又出现了。怎么样才能将两者默契配合呢?首先,我们在做手指操时就不断暗示学生要将手指操的词配合相应的动作大声朗读出来,让学生有一个前期适应,为后面的操作做铺垫。其次,在进行操作时语速要慢,要给手偶操作留出时间。最后,操作手偶时动作幅度要大,这样又给了语言上的时间缓冲。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但在戏剧技巧上有所收获,从能力层面上,学生也在愉快的戏剧活动中学会了团结互助、相互配合,在彼此协助中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助关系。在整节课中我们都分小组进行活动,如手

10、偶制作环节,我们给学生准备了一支笔、一只袜子,然后让学生在袜子上进行绘画。在绘画过程中有学生相互交换画笔,最后呈现出了色彩丰富的图案,这就是小组合作的结果。再比如最后呈现环节,我们需要小组呈现,那必然就会有角色分工,4人一组,有组织者,有跟随者,有人出谋划策,有人服从执行,大家集体合作终于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这节课的评价形式上,我们依旧采用了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在内容上,我们分别从戏剧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表演技能的掌握;学生在戏剧课程中小组互助合作的能力,能否积极踊跃地提出自己有建设性的建议,是否具有责任心;学生的出勤情况,上课是否遵守秩序,是否积极愉快融入戏剧活

11、动当中这三个维度进行评价。三、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无论是低学段的“参与”还是中学段的“创造”抑或是高学段的“赏析”,清华附小“1+X课程”中的戏剧课程都着重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戏剧被看作是“儿童的第二重生活”。从编到演,儿童始终站在课程的正中央。戏剧课程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和感受力,形象感、真实感、节奏感和幽默感,为把学生培养成知识广、心胸广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同时,戏剧课程还锻炼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也体现出清华附小学生健康、阳光、乐学的精神风貌。学校的语文、英语等课程中也加入了戏剧表演内容,在课堂上生成出许多小型语文课本剧、英文童话剧等,如非常经典的英文剧安妮,深受孩子们喜爱。戏剧,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增添了绚烂的色彩。“清华附小的戏剧课,不仅仅是表演的技巧课,它也是教师运用音乐、肢体韵律,创造不同的情境,从而激发孩子想象及假装本能,班班有戏剧,人人参与,清华少年,在故事中寻找未知的自己。”(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责任编辑:赵彩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