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设)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889065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冶金行业)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冶金行业)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冶金行业)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冶金行业)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设)(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12日徐汇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批准)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目录第一篇 发展基础与环境1第一章 发展基础1一、“十一五”发展成就1二、“十一五”发展经验与不足4第二章 发展环境5一、时代背景5二、机遇与挑战5第二篇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7第三章 指导思想7第四章 发展目标8一、总体目标8二、城区布局12第三篇 主要任务16第五章 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16一、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16二、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18三、提升现代商贸业能级19四、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20第六章 加快推进重点发展区域建设21一、优化提升区域21二、

2、转型升级区域22三、重点建设区域23四、协调发展区域24第七章 切实增强区域创新能力26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6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27三、优化区域创新服务功能28第八章 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8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28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30三、继续推进体育事业发展31四、促进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32第九章 完善民生保障体系32一、大力促进就业32二、全面提升为老服务水平33三、加快形成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34四、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保障体制35第十章 提升社会管理水平35一、加强人口管理35二、创新社区管理与服务36三、推进社会组织建设37四、切实维护社会稳定37第十一章 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

3、38一、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38二、基本完成旧区改造40三、提升城市环境质量40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41五、强化城市安全42第十二章 推进低碳城区建设43一、积极推进低碳示范区创建43二、深入开展节能工作44三、加强生态建设和管理45第十三章 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45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45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46三、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46四、推进文明城区建设47第十四章 建设人力资源强区48一、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48二、创新人才使用评价机制48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49第十五章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49一、推进经济领域体制机制创新49二、深化社会发展领域改革50三、加强对内对外合作与开放

4、51第四篇 规划实施保障52第十六章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52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52二、完善政府管理体制52三、提高政府行政效能53第十七章 加强规划管理53一、完善规划的体系化推进机制53二、加强规划的政策保障机制54三、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监督机制54名词解释55IV根据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关于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徐汇区人民政府编制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旨在阐明“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纲要是指导徐汇区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

5、政策的重要依据,在当前转型发展、攻坚突破的关键时期,对于深入推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篇 发展基础与环境“十一五”期间,徐汇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机遇、锐意进取、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上海服务全国、提升国际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时期是徐汇站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准确把握宏观环境的新趋势、新特征,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接后世博时期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力争实现未来

6、发展的新跨越和新突破。第一章 发展基础一、“十一五”发展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主要经济指标较“十五”期末有大幅增长,城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完成财政总收入232.1亿元,年均增长16.8%,其中区级财政收入90.4亿元,年均增长15.6%。坚持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末,实现现代服务业年营业收入900.8亿元,年均增长21.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5%,年均增速快于总体经济增速。工业平稳发展,经济效益稳步上升,高

7、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商贸业发展态势良好,徐家汇商圈的发展能级不断提升。房地产市场的规范性进一步增强,对区域经济贡献保持稳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十一五”期间,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学研”紧密联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快,“四入五联”不断深入,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双百”工程持续推进,技术合同交易活跃,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显著增强。园区建设不断推进,在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和科技企业培育等方面的功能不断完善,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化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漕河泾开发区”)的战略合作,与中国普天、上海仪电等区域内重点企业在园区改造、产业升级等方面

8、开展合作。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五年科技投入总额超过25亿元。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建设有序推进。“十一五”期间,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重点,社会发展领域的各项目标全面完成。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深入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区域体育综合实力有所增强。就业、为老服务、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工作稳步推进,民生保障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五年新增就业岗位269105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数以内。为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五年新增机构养老床位2503张。努力推进旧区改造、旧住房综合改造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共完成旧区

9、改造93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改造788.3万平方米。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人口综合管理和社区服务成效明显。基本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沉的城区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以“三中心”为重点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得到切实加强。城市建设逐步完善,管理水平继续提升。“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城区功能更趋完善。抓住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历史性契机,着力实施以“世博配套”为重点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与市容市貌整治工作,大力推进轨道交通、“七路二隧”等综合交通设施建设,城区交通不断优化,城区面貌明显改观。实施了一批电站、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滨江

10、公共开放空间一期工程建设。华泾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容环境明显改善,管理能级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十一五”期间,扎实推进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机制,顺利完成了节能减排的阶段性目标,五年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20.3%。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节约集约使用土地,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土地、环境、生态指标均按照时间节点完成预期目标。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城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政府职能有效转变,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整合理顺部门职责

11、关系,政府职能配置进一步优化。加强依法行政,不断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规范化建设。探索政府管理创新,行政效能不断提升,行政审批和公共财政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健全绩效评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二、“十一五”发展经验与不足“十一五”时期,徐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在“十一五”中后期,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区域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时期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五年来,坚持在发展中加

12、快结构调整,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由先导向主导转变,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注重发挥区域综合优势,深化区属向区域转变的发展理念,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大了资源整合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解决居民关心的现实问题,为区域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断探索节能减排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低碳环保理念渐入人心;抓住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历史性机遇,大大提升了城市建设水平,优化了城市发展环境,拓展了发展空间,世博理念、世博精神和世博经验成为推动徐汇新一轮发展的富贵财富。在总结发展经验的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区域发展还不够均衡;自主创新

13、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社会管理水平仍需提升;一些重点发展区域的建设进展较为缓慢。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体现出区域经济抗风险能力有待增强,经济结构亟需加速调整。第二章 发展环境一、时代背景从国际来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的主题,但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战略竞争和矛盾发生新的变化,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力量对比呈现新的态势。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发展以绿色为导向的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低碳产业已成为共识。从国内来看,今后五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14、。国家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持续和谐稳定。从长三角来看,作为国家优化开发区域,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出台与实施,区域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长三角地区向着“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方向发展,努力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和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从上海来看,“十二五”时期是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时

15、期。上海将切实抓住和用好未来五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上海世博会的后续效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推动发展理念向以人为本转变,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向服务经济转变,生产生活向绿色低碳转变,发展布局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开放格局向内外并重转变。二、机遇与挑战从徐汇自身发展来看,经过前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徐汇区在“十二五”期间将步入全面提升、加快转型的关键发展阶段。上海“四个率先”、“四个中心”建设的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为徐汇推进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加快现代服务业由先导向主导转变,提升商贸能级,巩固徐家汇城市副中心地位提供了历史契机;“大虹桥”、“大浦东”建设、浦江一体化开发为徐汇进一步凸显区位优势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徐汇紧抓机遇,利用科技企业集聚、创新优势明显等有利因素,实现区域发展创新驱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强调统筹发展、改善民生,发展重心向更加注重社会民生转变的发展思路,为徐汇进一步完善社会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