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学写作与文化生产的一些思考.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886774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俗文学写作与文化生产的一些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通俗文学写作与文化生产的一些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俗文学写作与文化生产的一些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俗文学写作与文化生产的一些思考.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俗文学写作与文化生产的一些思考曾子涵你好: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这些方面我很感兴趣,而且也正好在我的思考范围之内(比如,我去年曾申报过一个课题,名为大众文化与文学生产)。所以,我决定认真对待你的来信,可能会把答复写长一些。此前我根本没听说过这个飞?魔幻杂志,只是看到你的邮件后,才上网查了查。百度百科里的介绍是这样的:“飞?魔幻是湖南魅丽文化花火工作室策划的一本以古代、魔幻、悬疑为主打的销售领军杂志。强势打造魔幻世界第一品牌,成为现今国内最顶尖杂志之一。”(这个介绍是不是已严重滞后?)其创刊时间是2007年。我记得也正是在2007年前后,网络文学第二波(如玄幻、魔幻、盗墓、历史、后宫、悬疑等等)

2、已开始发威。当时首都师范大学的陶东风教授曾接受过访谈,批评“架空一代”,质疑“玄幻文学”,其后他又写游戏机一代的架空世界“玄幻文学”引发的思考(文艺争鸣2007年第3期),进一步展开自己的观点。他的思考既引发了网上热议,又激起了强烈反弹。我记得一些致力于“玄幻”的网络写手奋起反击,口诛笔伐,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随后,批评者和反批评者也就偃旗息鼓,风流云散了。而网络文学则痴心不改,我行我素,该玄幻还玄幻,该架空还架空。也就是说,它似乎毫发无损,依然欣欣向荣着,蒸蒸日上着。我想到这里,是觉得这个纸媒体在那个语境里创刊,很可能是看准了其中蕴含的巨大的商机:当各大文学网站言情、魔幻得一塌糊涂时,

3、纸媒体也不甘人后,它要借势而上,既搜罗作者,也把目标受众对准了那个被网络文学调理过胃口的读者群。据说,网络文学中几十万字的作品只能称得上“短篇小说”,那么飞?魔幻把字数限定在8600字以内,显然还在遵循着纸媒体的传统规矩。或者是不是也可以说,飞?魔幻是网络文学的简约版。它具备了网络文学中某种类型文学的所有要素,只不过它更简短而已。如果我的猜测大体不错,那么这家杂志也就体现了流行读物中大众文化生产的鲜明特征。我读博在世纪之交,当时与两位师弟同居一室。其中一位师弟的大哥已在美国发展,是一位学有所成的博士,他自己也经过千辛万苦考到了童庆炳老师门下。他给我们讲他自己的故事,讲兄弟二人如何奋发图强,如何

4、由农家子弟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另一位师弟听过他的讲述后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素材,完全能把它写成文章,然后找地方发表。这位师弟说,他以前给知音写过一些情感故事,熟悉知音的套路。如果按知音的套路去重新编写这个故事,大体上真实,小部分虚构,添油加醋,加工再造,一定可以把这个故事包装得花团锦簇。我至今还记得他反复念叨,知音中那路故事的特点是煽情,所以煽情才是硬道理。不煽情便不能入编辑法眼,不煽情也不能让看客读之唏嘘。在我这位师弟的煽呼下,那位师弟也怦然心动,于是他们决定联袂上演一台好戏:由故事的拥有者进一步讲述,挖穷根,吐苦水;由熟谙知音写作之道的师弟亲自操刀,编程序,塞情愫,争取把这个故事写得

5、苦大仇深,充满励志色彩,然后卖个好价钱。那时候我正在撰写透视大众文化一书的相关章节,看到这两位老弟在我眼前比画着,兴奋着,摩拳擦掌着,随意就做成了一件大众文化产品,我很是感慨。他们生动形象地给我上了一课,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读到博士阶段,我们这些人无疑已是精英文化队伍中的一员了,但是为了某种利益(知音的稿费给得很高),我们也完全可以放下身段,拜倒在大众文化的石榴裙下,成为它的愉快合作伙伴。若干年之后,“知音体”成为热门话题,无数网民开始恶搞戏仿,但我已想不起他们那个故事的题目了。在我模糊的记忆中,总觉得他们的标题与苦命的妹子啊,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白雪公主的知音体,网

6、友恶搞版)有一拼。他们的故事后来也果然面世了,而且,我觉得他们的写法也非常准确地挠到了读者的痒处,就像后来网上所概括的那样:“读了知音的故事,你会产生两种想法,原来还有比我更惨的人,我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活原来还有比我活得更精彩的人,我要向他们学习。”课堂上我也简单给你们介绍过洛文塔尔的观点。这位法兰克福学派中专靠纸媒体研究大众文化的专家曾以两种影响较大的通俗类杂志(周六晚邮报和柯里尔周刊)为例,把那上面四十年发表的传记文学一网打尽,最终分析出了从“生产偶像”到“消费偶像”的演变过程。而当他概括出那些传记文学的共性特征时,我意识到美国的这种通俗类杂志其实也是有其固定套路的。也就是说,它们希望哪类

7、人物成为传记主人公,如何对这些传主进行描绘,讲述他们的故事,使用怎样的语言和修辞,等等,都不是没有讲究的。例如,洛文塔尔发现,有三分之一的故事描写了主人公的眼睛,绝大部分的传记作品都会写主人公的业余爱好及食物喜好,这就是固定套路。因为后来的传记作品完全面对的是娱乐界和体育界的成功人士,所以把这些人士的“私生活”展示在众人面前,便成为传记作品吸引人眼球的重要手段。洛文塔尔说:“消费主人公的成功,其本身就是消费品。”(文学、通俗文化与社会,甘锋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8页)估计这也是杂志主编、编辑和传记作者心知肚明的事情。既然是消费品,就必须做得合乎消费者的口味。消费者的口味是什

8、么?自然众口难调,但很可能他们有一种共同取向,那就是对名人隐私的窥视。很大程度上,传记作品满足了消费者的这种好奇心。由此看来,无论是哪种通俗类杂志,只要它生产大众文化产品,必然会形成某种风格或趣味,然后又固定成某种写作“程式”(formula)或“配方”,进而对大众文化的生产者提出要求,发出召唤。你所总结的飞?魔幻的复制性和伪个性化很有意思,这些特点不过是再一次印证了阿多诺或洛文塔尔当年的判断依然有效。阿多诺分析流行音乐时说大众文化的特点是“标准化”和“伪个性化”,洛文塔尔形成的判断是“伪个性化的主人公对应着伪个性化的读者”。(同上书,第176页)这些说法可能会对大众文化的粉丝和“学者粉”构成

9、某种刺激,让他们感到很不舒服。但你本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你自己的亲身体会或许会提供一种证词,进而丰富我们对阿多诺等人的大众文化理论的理解。我还想到了王小峰的一个说法:“如果把阿多诺的一些观点放到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的氛围中,会发现他的观点掷地有声。这是为什么?说明我们虽然可以拍一部好莱坞式的商业大片,但是我们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和商业操作的水准真的还停留在上世纪30年代。”“如果阿多诺还健在,他那套过时的、后来常被大众文化研究者诟病的理论,几乎是他在上世纪40年代对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现象的伟大预言。”(只有大众,没有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56页)王小峰敢出此言,是因为他是当下大众文

10、化现场的目击者。也就是说,凡是近距离接触大众文化(或直接生产大众文化)的人都对大众文化的习性了如指掌(我甚至还想到了王朔,你可读读他那篇我看大众文化港台文化及其他,收在无知者无畏一书中。我至今认为这是少有的能把大众文化说到根儿上的好文章,而王朔本人就曾深度介入大众文化生产),进而能对大众文化保持充分警惕;但许多大众文化的研究者却并非如此,他们似乎忘了应该与其研究对象保持必要距离,而是一见大众文化新产品出世,便欢呼,便“鸡冻”,恨不得既亲又吻,既抱且啃。这种研究心态是我不敢苟同的,但实际情况却恰恰并不乐观。我们的大众文化生产越来越进入阿多诺的理论埋伏之中,而大众文化研究却越来越远离了阿多诺的思考。这种局面很值得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