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88371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二四团中学2020 2020 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政治期末试卷(理科班)一、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写Z到答题卡中,否则不得分,每小题2分,总共60分)1、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需要智慧,学习哲学可以使人们拥有智慧。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A.人类的头脑 B.人类的意识 C.人类的生理状况 D.人类的实践活动2、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 B C D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B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唯物主

2、义和唯心主义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重视物质生活还是重视精神生活C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5、一提起哲学就少不了“两个对子”,它们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A B C D6、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事做人的。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赐;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材料说明(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

3、法论影响世界观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方法论形成世界观A. B. C. D.7、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 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A B C D8、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它正确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它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 B C D9、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

4、了()A存在决定思维 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10、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 )A B C D11、唯物主义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他们的共性是( )A都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C都是既唯物又辩证地看待客观世界 D都正确解释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12、放眼周围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原野等物质具体形态。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其正确回

5、答是( )A可知性 B客观实在性 C永恒性 D矛盾统一性13、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_、_ 和_。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C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文化生活 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1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架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两句话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A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勇于承认矛盾,坚持两点论C规律是客观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认识事物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15、针对今年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出现的

6、大范围雾霾天气,中国气象局在全国建立了常规雾霾天气网络化监测体系。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 B C D16、在平面内,若直线a垂直于C,直线b垂直于C,则直线a平行直线b;在空间,若;直线a垂直于C, 直线b垂直于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B真理和谬误是一对矛的C真理有时不是客现的D人们的认识能力不阳,水平认识就不同17、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说明认识具有(

7、)A反复性 B无限性 C客观性 D实践性18、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相似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19、下列对马克思义哲学的静止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静止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永恒的 事物在其发展的一定时期与一定阶段上根本性质未变 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A B C D20、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分析了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

8、之下,故莫能知。”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1、“闭门造车”“好高骛远”共同违背的哲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物质是运动的 D安于现状,从实际出发22、“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精神不是万能的,它的作用时有时无人类社会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指导作用精神力量往往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力量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的A、 B、 C、 D、23、下列对哲学和经济、政治的关系理解

9、正确的是 ( )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哲学 一个时代的哲学必定会推动这一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哲学是一定社会与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哲学能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A. B. C. D.24、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25、意识活动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现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这说明意识活动具有( )A客观物质性 B目的性 C主动创造性 D计划性26、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观

10、点的有(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A B C D27、“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28、1978年,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这主要表明( )A哲学都是自己时代额精神上的精华 B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存在决定思维 D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29、阿杜的天黑歌词中“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

11、逃避意识,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下列与“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A B C D30、“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是( )A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占有真理没有意义B认识的目的是掌握真理C认识具有无限性,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评卷人得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40分)二、简答题(5分)31、(1)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哪两个有机组成部分?(2分)(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分)32、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

12、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以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如何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等到这种已经接受了的观点被推翻以后,又会有一种意想不到和完全新的发展,它又成为一个新的哲学观点的源泉。”(1)爱因斯坦这段话阐述了什么基本观点?(6分)(2) 简述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作用及表现。(4分)33、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1) 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6分)(2) 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4分)34、2020年“威马逊”台风来势猛、强度大、成灾快,重创海南。据初步统计,截至7月24日,台风造成海南全省325.8万人受灾,死亡或失踪31人,损坏房屋58 163户,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60亿元。期间,海南从首次发布“台风四级预警”,到启动“台风一级预警”;从准备救灾物资,到转移群众、防护水库,预警、应急机制发挥了巨大作用。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海南省政府是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1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