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古村广府壁画信息库建设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南古村广府壁画信息库建设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岭南古村广府壁画信息库建设研究摘 要 壁画上传统文化及国学内容丰富多彩,其信息量之大远超过建筑的其他装饰如砖雕、木雕、灰塑等,是当时广府乡绅阶层作为本乡本土文化普及和道德引导的重要工具。对于那些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的民众来说,壁画等于是直接向他们图解了国学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岭南 古建筑 壁画 信息库 文化传承岭南古村明清古建筑群的建筑风格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颇具代表性,特有的岭南地理自然环境和土著居民的审美趣味,形成了古村落的格局、建筑的结构特色和美学理念;建筑物装饰上的绘画雕刻艺术和匾额楹联体现了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南北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形成了古村落的特色,古村落其褪色的斑驳古墙,锅耳墙头,砖
2、雕石雕,壁画灰塑,让人回想农耕文明的盛况,内涵丰富的岭南文化在这里得以生发和传承。广府古村落的广府壁画大多分布于祠堂、私宅、寺庙等场所,除了具有装饰的独特价值外,还承担着对乡村民众传递传统文化观念、宗族风尚的重任,它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民心人气的凝聚,社会风尚的弘扬,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在全国其他地区,晚清壁画已非常稀少,仅在山西、陕西等省有少量发现, 而广东省的广府文化地区的古村落和祠堂还有大量且精美的晚清壁画遗存,可是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广东省的这些晚清壁画,无论从数量上、质量上和保存程度上,都应在美术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一、广府风格古建筑和壁画艺术关于岭南古村广府
3、壁画,首先确定两个关键词“岭南”和“广府”。“岭南”旧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与海南全境,以及湖南与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多数特指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广府人”是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及东南亚、欧美、澳洲等地区,以粤语为母语,有着自己独特文化(广府文化)、饮食、语言、风俗和建筑风格的汉族民系,广府文化从属于岭南文化。广东建筑大体上可以分为广府建筑、客家建筑和潮汕建筑三种风格,岭南建筑,其实就是广府建筑,广州是广府传统建筑的集中地,附丽于古建之上的壁画在广东省内各地区随处可见。清代广府壁画题材多样,内容广泛,是反映广府民
4、间和市井风情的历史记录,中国传统的史书极少有描绘这方面的图像资料,以往的史学研究也很少关注这些内容,甘肃的敦煌壁画和陕西的唐墓壁画的重要性目前已为人所共知,晚清广府壁画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性还有其开拓、保护和研究空间。(一)明清风格的广府民居。广府民居风格在南宋以后逐步建立起来,至清中叶已经相当成熟。明清古民居、古村落是岭南地区村落防御意识、宗族观念、儒家思想和风水理论的完美结合,现存古民居主要代表形式是布局整齐的梳式布局村落和三间两廊式的合院。村前有风水池塘,水池边种上大榕树,中轴线前端布置大祠堂,成为整个村落的构图中心。整齐通畅的巷道发挥着交通、通风和防火的作用。锅耳式的山墙此起彼伏,形成蔚为
5、壮观的广府民居群。在侨乡多层的庐式民居和碉楼建筑,在平面展开的传统村落中格外突出,其多样性的西洋建筑风格和装饰题材洋溢着浓厚的异国风情, 受古越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影响的广府民居是研究明、清古建筑的发展演变的最好的实物例证。(二)明清风格的广府民居和壁画的分布情况。广东省的古村落基本上形成于宋元甚至更早,而兴盛于明清,至民国晚期逐渐衰落。目前在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祠堂、神庙和民居等广府传统建筑上还可以看到许多清代道光以后保存较好的壁画原作,其画面完整,颜色鲜艳,款识清晰,仅广州地区粗略估算尚有上千幅之多,加上广东省的古村落资源非常丰富,广州市、珠海市、汕头市、韶关市、河源市、惠州市、汕尾
6、市、东莞市、江门市、佛山市、阳江市、湛江市、肇庆市、清远市、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梅州市、惠州市等都有古村落的存在,而且大部分都保存完好并还充满了生机,特别是佛山市、肇庆市和韶关市,古村落更是星罗棋布,壁画资源十分丰富。(三)明清风格的广府民居建筑都蕴含丰富的壁画资源。广府民居里最具代表性的就属古老的祠堂建筑艺术,祠堂的庙制、礼仪、宗法、演变,是一门专门的学术研究课题。祠堂里的构件完备,绚丽多姿,实用和装饰风格兼备的具有岭南明清建筑风格的木雕、砖雕、石刻、鳌鱼、夔纹、镬耳、彩绘、灰塑、楹联、匾额、夹杆碑石、泰山石敢当等,斗、拱、梁、柱、础、檩、椽、檐、雀替、墀头、趟栊、神台、祖宗牌位等样样俱
7、全,祠堂内绘有精美的广府风格壁画,壁画通常以人物、花鸟与山水为主题,包括岭南民间日常生活场景、中国传统的鸟兽花卉、吉祥图案以及岭南水果图案等。无论人物图卷、群鸟争鸣、百花竟放,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二、岭南古村广府明清壁画的现状和相关研究(一)相关的研究现状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专业,近20年陆续发表专著和文章,研究集中于岭南古建筑形制、古建筑营造、古建筑设计思想、古建筑灰塑装饰艺术研究、民居类型研究、祠堂建筑研究等方面,关于古村落壁画研究只有零星个案。2014年5月广东省文物局出版了广府传统建筑壁画,以图片的形式,再现了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风貌,可惜数量只是冰山一角,面对大部分的壁画资源,有必要进行
8、全面的基础、系统的调研与图片采集,以真实的图片和专业的参考文献:资料为依据,突出科学性、艺术性、史料性,以便后期进行更深入广泛的研究。(二)岭南古村广府明清壁画的兴衰1.清代绘画的发展,大致也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壁画到清代,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壁画已趋衰落。辛亥革命以后,大规模的宫殿、寺观和墓室建筑基本停止,使传统壁画失去了依存的空间,但是在广府地区依存祠堂文化得到极大的发展,得益于晚清以来的广府地区,祠堂、神庙等建筑在乡村社会具有崇高地位。这些壁画艺术,代表了当时民间社会的文化风尚和美术水准,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这些壁画位于基层民众朝夕相处、随时随地可以观赏的民间建筑之上,因此
9、其山水、花鸟画上的传统诗词名句,历史人物画所表现的古代传说故事,就是当时民间社会脍炙人口的国学“精品”。壁画上传统文化及国学内容丰富多彩,其信息量之大远超过建筑的其他装饰如砖雕、木雕、灰塑等,是当时广府乡绅阶层作为本乡本土文化普及和道德引导的重要工具。对于那些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的民众来说,壁画等于是直接向他们图解了国学的具体内容。因此壁画既起到了传播国学的作用,也表达了当时所普遍认同的观念。 2.晚清时期,上海的海派和广州的岭南画派逐渐成为影响最大的画派,涌现出大批的画家和作品,影响了近现代的绘画创作,这些在广府壁画中都有体现。广府壁画是有别于敦煌洞窟佛教壁画、中原古墓葬贵族壁画、中原古建壁
10、画的传统建筑世俗壁画群,在绘画史上应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三、城镇化过程中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困境(一)实体保护的难题:广府古村落但由于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等多种原因,正面临着不可逆转的消亡危机。保存、保护迫在眉睫,虽然借助科技措施可以建筑壁画的寿命,但由于对这类壁画的重视程度不够且需要对古建和壁画进行一体化保护,都增大了保护资金的投入和保护难度。(二)城乡建设规划中没有古建的地位,在扩建和改建过程中,将很多有价值的古村、古镇、古街,瞬间荡平,原因是经济利益为重,可是文物不能再造,一旦破坏,不可修复,要通过对其实是一种更宝贵的资源,这种资源将来有可能直接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转化为经济效益,更多的时
11、候是一种文化记忆,一种精神存在。(三)另一种破坏的原因也是由于经济发展,许多古建得以大量翻新重修,由于其对墙壁天然的依赖性,比起木雕、灰塑等建筑构件,壁画因无法收藏故难以保存,更难以度过岁月流失和沧桑巨变。建筑一旦翻修,壁画就消失。众多祠堂因大修重新绘制壁画又使晚清广府壁画继续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三、 岭南古村广府壁画信息库建设的必要性尽快展开“岭南古村广府壁画信息库的建设”,不仅可以永久保存这一可贵的文化遗产,还可以提供给学者研究,乃至让公众欣赏。通过非接触式的数据采集及光学测量技术,把古建的建筑形制、形体、塑像和壁画的材料、纹理、质地、尺寸等数据信息,存入到计算机当中,达到永久保存信息的目的
12、,数字化技术也给古建研究的跨领域合作研究和利用提供了可能,目前通过国际上运用壁画的数字化摄影、后期拼接、制作虚拟漫游等工作来对文物进行保护,这个项目的不断进展和最终完成,必将为广府壁画保护和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进行研究、开发利用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一)“岭南古村广府古建和壁画信息库的主要内容地方文物管理部门需要在普查时,将古建和其中的壁画分别拍照、测绘和存档,进行系统的调研与古村落古建和壁画的数字图像采集、图片采集,以真实的图片和专业的参考文献资料为依据,再以高清晰数字图像形式将壁画文物进行数字化三维记录。目标是建立完整的数字网上博物馆,以便综合建筑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各个学科研究
13、我国古代农业聚落文化和广东文化地理实例,初步建立了壁画的数字图像资料库,进一步建设“数字化岭南古村广府古建和壁画信息馆”。(二)利用互联网建立全方位的广府古村落信息传播体系的优势完成古建和壁画测绘、绘图、高清影像采集、封护,或是濒临倒塌的建筑壁画临摹、揭取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在暂时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以较少的投入,迅速利用互联网建立全方位的广府古村落信息传播体系,希望可通过各地对保护热情的各界人士收集的影像和相关资料,包括第一手的文物资料,扩充容量。新媒体技术对古建壁画的保护分为两个层次:数字化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在数字化基础上的新媒体技术开发。信息数字化为文化遗产的采
14、集提供了全新的记录手段,包括三维扫描、全息摄影等,数字化存储也为文化遗产提供了许多新的保护手段,包括通过数据库更好地储存和反映文化遗产的文化具有显著优势:1. 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包含声音 、文字、图片、视频、虚拟场景等,随着网络软硬件环境的不断优化 ,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使用成本在不断降低。2. 传播能力强大,新媒体技术里的博客、微博、即时通信工具( 微信、陌陌等) 传输信息的速度极快,并且这种传播方式是多主体、多角度的,传播的内容和受众更有针对性 ,能对相关的人进行相关内容的及时推送。3. 互联网上的即时通信、博客、微博 、论坛等应用工具有极强的交互功能, 这些功能会推动相关应用的传播。
15、在这些渠道里,会让媒体、更多的民众,加入到古建筑的保护和宣传工作当中来,让我们的全体民众明白,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所有公民应尽的责任。不可否认,在古建筑和古建壁画不断默默消失的时代,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及宣传事业的发展,文化遗产影像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各文博单位、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等有关机构的高度重视,岭南古村广府明清古建与壁画藏录着的是岭南古老文化的书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美学、艺术、科学价值巨大,古建和古建壁画的发现与挖掘,有赖于传播体系的交互性带来的大众参与性,让岭南古村广府明清古建与壁画在当代发挥自己独特的实用、艺术、历史文化价值。 (责任编辑:晓芳)参考文献:1 陆元鼎,魏彦钧.
16、广东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l 990.2余婉韶.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简介M.佛山市文化局.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6。3冯江.祖先之翼(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书系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14 程建军.三水胥江祖庙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黄利平.广府传统建筑壁画M.广州出版社.2014.56王朝闻.中国美术史M.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7肖雯.广府地区古建筑形制研究导论J.南方建筑.2011.18李权时,李明华.韩强 (编者)岭南文化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19金路.学科的融合.技术的创新 博物馆的发展:文化遗产监测中数字信息资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