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报告)大手拉小手科技专家进校园科普报告会联系名单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881803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行业报告)大手拉小手科技专家进校园科普报告会联系名单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医疗行业报告)大手拉小手科技专家进校园科普报告会联系名单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医疗行业报告)大手拉小手科技专家进校园科普报告会联系名单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医疗行业报告)大手拉小手科技专家进校园科普报告会联系名单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医疗行业报告)大手拉小手科技专家进校园科普报告会联系名单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行业报告)大手拉小手科技专家进校园科普报告会联系名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行业报告)大手拉小手科技专家进校园科普报告会联系名单(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大手拉小手-科技专家进校园科普报告会联系名单区县: 序号学校名称年级联系人联系电话手机科普报告选题方向12345注:1报告会时间:2010年9月8日10月29日,各区可选择时间,但郊区的五所学校必须是同一天的下午。2科普报告会的题目见附件2。 3科普报告会的时间、专家相关事宜及题目请于科普讲师团的关秀清老师联系确定,联系电话:88500105、13611272424。 区县负责人: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附件2:大手拉小手-科技专家进校园科普报告会部分专家简介梁泽环中科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研究员。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访问学者2年。曾获中科院科

2、技进步一等奖,任该课题的负责人。在国际国内专业性学术会议和专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科技书一本。曾受聘于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退休后从事科普工作,出版科普书“航天遥感从太空看地球,从地球看太空”一本。在北大附中讲授与该书同名的选修课。讲座题目:1、从太空看长城:“太空中人的肉眼能否看见长城?”这是近年来一直受到社会和广大青少年关注和争论的题目。在这之前,中科院的一个团队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时报,全国各大媒体都转载,起了很大的误导作用,于是有人认为可以“盖棺论定了”。笔者随即在“搜弧”新闻网站攒文批驳了它的观点。在“青少年科学探究”杂志上用了大量图象图文并茂详细地分析问

3、题的实质,给出了明确的结论。 2、卫星对地观测及其应用:大量的遥感图象图文并茂地介绍遥感卫星对地球的观测及其应用。 3、探测月球,造福人类:介绍历史上探测月球所获得的成果,我国的探月计划及嫦蛾1号。探测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探测月球,火星,土星,木星等。航天遥感的原理及其应用:介绍笔者的科普图书“航天遥感从太空看地球,从地球看太空”4、航天技术方面:1)卫星与飞船;各种用途的卫星及我国的飞船系列。 神箭与神舟;介绍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和神舟系列飞船。航天飞机与神舟:介绍和比较航天飞机和我国神舟飞船。周家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

4、科普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老科技工作者。出版学术专著车贝雪夫多项式及其在气象中的应用一书,发表论文90余篇,传记作品求真求实登高峰叶笃正一书,科普著作趣谈天气、需要精心呵护的气候等八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趣谈天气一书入选从2003年开始的文化部、财政部送书下乡工程,已重印五次,并获2006科学文化与科学普及优秀图书佳作奖。讲座题目:1、天有可测风云古语说“天有不测风云”。在大气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这句话还对吗?我们说,对,也不对。说它不对,因为随着大气科学的发展,好些大气现象已经可以预测了。说它对,因为还有很多大气现象仍然是不可预测的。本报告将说明那些大气现象可以预测,预测的准确度如何

5、。那些大气现象仍然是不可预测的,将来能不能预测。报告的主要内容有:一般预报科学,气象预报科学,古人怎样做预报,天气图,天气图预报方法,数值预报方法,超短期、短期、中期、长期、超长期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天气预报的应用,未来的天气预报系统,与气候和谐相处。2、碧水蓝天何时有?第一代污染为煤烟污染。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又带来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叫做第二代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称为第三代污染。现在这三代污染与我们同处一个地球村,给我们的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3、一分为二看“灾害”本报告是关于气象灾害的通俗介绍,讲述各种灾害的情况、成因和对策。涉及的灾害有:与降水有关的干旱、洪涝、暴雨、(由冻雨

6、形成的)雨淞、冰雹,与温度有关的寒潮、热浪,与风有关的大风、台风,以及沙尘暴、龙卷、雷电等。气象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某些情况下,通常被称为“灾害”的现象还会给人类带来好处。 4、温室效应福兮? 祸兮?20世纪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0.74左右。未来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16.4。这一全球变暖的趋势,已经并将继续对大气、海洋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并对全球经济、社会和政治产生影响。孙惠南中国科学院资源与地理所 研究员。自1954年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毕业回国后,长期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从事“热量水分平衡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农业生产潜力”等科研工作。其中

7、国综合农业区划、HD红外测温仪研制、土面增温剂研制及其推广应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现代自然地理等,分别获国家、上海市和中国科学院的一等、一等、四等、一等、三等奖。曾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科院局长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科技助理等职。讲座题目:百慕大三角之谜要说百慕大三角,先要说一说百慕大,所谓百慕大三角,指北起百慕大群岛,西到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南至波多黎各的一个三角形海域。它是在加勒比海上的一个群岛。百慕大群岛是个美丽的地方,气候温和, 风景秀丽,是旅游的好地方。百慕大有传说中的各种怪现象,如飞机船只的奇怪失踪,亡人的死而复活等等。至今无法彻底解开百幕大之谜。除了飞机和船只无端

8、失踪之外,百慕大海底和海面还有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怪事!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些怪事和科学家们的解释吧。讲座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解这些故事,更是为了引导同学们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知识去分折这些现象,提高判断能力,巩固课堂知识。马式曾马式曾 男,1936年生。1956年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76年到解放军轻武器研究所,直至1997年退休;曾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室主任、副所长;主持和参加过多次轻武器项目的论证研究、攻关,其中经过研制定型、生产装备到部队的有五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三等奖多项。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退休后任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顾问至今

9、。曾到过英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俄罗斯、美国做过轻武器考察。科普方面曾在兵器知识、轻兵器等杂志上发表一百多篇文章,在央视7频道军事科技、10频道走进科学、国防军事频道装备时空、央视网站军事论坛等栏目做过嘉宾讲述。讲座题目1 现代武器与战争作为青少年,对媒体上常常提到的大规模杀伤武器、轻武器、核武器、生化武器、导弹、反导系统、巡航导弹、电磁脉冲弹、灵巧炸弹,以及作战车、战飞机、直升机、军舰、潜艇等武器的知识,都应当知道一点,中国的武器历史和发展应当略有了解,落后挨打的教训应当记住。本讲座在此方面会帮你开阔眼界!2 世界兵器发展简史自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产生战争以来,作为战争的工具兵器已经经历

10、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冷兵器阶段、火器(热兵器)阶段和核武器阶段。在冷兵器阶段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至少在公元808年以前(唐朝),中国和尚道士们从炼丹中发现了着火的药黑火药,904年(唐末)黑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13世纪蒙古大军三次西征,横扫欧亚大陆,将中国的火箭、铁火砲、突火枪、火铳传到了阿拉伯、欧洲。此后火器在欧洲发展成现代各种武器,一句话,现代弹药、枪炮和火箭技术发源于中国。3 概略了解核武器要了解原子弹的由来吗?原子弹为啥可怕?原子弹与核武器是一码事吗?核武器真的能毁灭世界吗?中国为什么也要搞核武器?为何限制朝鲜、伊朗搞核武器?-等等问题应当有所了解,不然看报报章杂志、广播电视就不清楚,

11、本讲座会是你增添新的视野!4 轻武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不管战时还是平时,人们看到最多的武器是轻武器,了解老枪故事、今日轻武器的发展、单兵装备的信息化等,对增强国防意识实为必要。同时,也可在日后阅读各种文学著作中,观看各种影视文艺作品中,会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阅读观赏质量。5 地雷知识和其未来介绍地雷的历史和战绩,地雷的种类和构造,地雷的危害和禁止,地雷的布雷、探雷、扫雷,禁雷的现况和地雷智能化的未来发展等。地雷既古老又现代,既危险又神秘,涉及技术也很广泛,爆炸、遥感、制导、植物、动物-诸多方面。禁雷呼声阵阵高,实际永也禁不掉。目前伊拉克、阿富汗战场上的土地雷简易爆炸装置正在兴风作浪就是一例。授课对

12、象:大专学生、中学生关秀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从事科研及科研管理工作。从事的科研工作有草原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生物固氮,植物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植物与微生物之间关系,大型真菌的开发利用等。多次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发表论文数篇,主持编写科普读物及专著植物世界等。近几年,参与科普讲座,辅导中小学生生物实验、科技项目评审等各类科普活动,讲演题目1 奇妙奇妙奇妙 的植物世界地球上的万物之中,人们最常见、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可以说是植物了。亿万年来,植物在为求生存而不断地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同时,还一直在做着无私的奉献。让我们走进奇妙的植物世界,探

13、索植物生存的奥秘。植物怎样制造养料及植物有趣的生存方式;人类利用植物的今天和明天。还可通过图片观赏世界各地的奇花异木讲授对象:小学、初中2 无土栽培与植物生物技术 主要讲述无土栽培有哪些优越性,无土栽培的技术和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在植物、农业的应用。用于家庭绿化的无土栽培植物有哪些及方法。3 生命中的化学 生命是怎样诞生的?最原始的生命由那些化学元素、外界条件及场所形成、演化。 我们人类体内有多少种元素,在我们的生命中人体的各器官、组织怎样利用这些元素。请听讲座生命中的化学。讲座对象:高中学生王成凤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高级工程师曾参加研制ZZZ-1型质子旋进式高精度磁力仪获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进步贰等

14、奖。负责设计制作了,中国地震信息多媒体演示系统前进中的地震事业获中国地震局科普宣传优秀成果奖贰等奖。负责设计制作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系统的中文、法文、英文三种版本的多媒体演示系统。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成就展。并多次参加国际展览会。参加研制地震科学数据库系统获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进步贰等奖。参加编写Internt 地球科学资源导引一书。负责编写两个地震演示软件应用与开发一书。近几年参与科普活动。讲座题目一、地震的成因及地震的分布特征 地震成因:地球内部物资不断运动时,逐渐积累了大量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产生了震动波(地震波),地震波传到

15、地面后引起振动,,形成地震.(这种地震叫构造地震). 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带,阿尔俾斯喜马拉雅带,大西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上.二、地震灾害及地震时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 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时地壳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等. 地震次生灾害是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 地震时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倒塌大约有十几秒钟时间,应选择怎样的自救?1. 在家里怎样避震2.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3. 在户外怎样避震4. 地震后的自救和互救三、地壳的海陆变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