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与启示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88047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与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与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与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与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与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与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与启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与启示 摘 要: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职业教育久负盛名,深入学习和了解NYP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企业和教学工厂、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全球化视野的培养。最后,本文阐述了NYP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南洋理工;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新加坡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久负盛名,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典型范例,多年的发展过程中,NYP创建了自己独特的职业教育理念。笔者有幸于2015年暑期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NYP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办

2、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深入NYP各个系部,了解NYP的教学工厂和教学企业,学习教学工厂和教学企业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管理等。结合学习情况,本文将重点分析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以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成绩斐然,成为国内众多高职院校学习的榜样。通过这次学习和考察,笔者对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有了如下认识: 1.南洋理工学院的生源大多是初中毕业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综合性大学有较大差距。反观国内的高职院校,其生源大多是高中毕业生,不管是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从这一点来看,中国高职院校的生源并不差。 2.由于生

3、源的差别,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一线高技能实用性人才,同中国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一样。 综合以上两点,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低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本科院校。从我国来看,作为高职院校的从业者,我们要习惯于高职院校在生源和办学定位上同本科院校的差异,而且这一差异将长期存在。 二、南洋理工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 南洋理工学院具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些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保障了南洋理工学院的发展。南洋理工学院建有一套相对科学和完善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和相关制度。 1.教师的门槛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师必须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同时有五年以上的企业工作

4、经验,这是成为教师的最低门槛。五年的企业工作经历,保障了教师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为教学企业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的招聘和录用 南洋理工学院教师的引进,要通过面试,优秀的人才才有机会进入学院。面试以后,每一位新进教师有五年的试用期。试用期内,不合格的教师予以清退。五年试用期分为两段,头两年和后三年,如果某位教师在头两年的试用期内,工作表现不合格,学院将不予以续签劳动合同。表现合格的教师,会续签后三年的劳动合同。通过五年试用期的教师,进入南洋理工学院的终身教职队伍。 通过五年的试用期,基本可以保证学院引进的每一位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操能力,在教学、项目开发

5、方面满足学院发展的需要。 3.教师的考核和薪酬 南洋理工学院的每一位教师,每年都会进行考核,考核由专业经理和系主任共同完成。专业经理和系主任,根据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等方面,对每位老师进行打分。考核的结果分为五个等级,每一位教师会进入相应的考核等级。 考核的结果跟教师的薪酬直接挂钩。排名靠前的教师,其薪酬较高。 4.教师的“无货架寿命” 南洋理工学院通过教学工厂和教学企业等方式,让教师参加企业的真实项目,延长了教师的职业寿命。每一位教师能够与企业接轨,完成企业的真实项目,同时带领学生开发企业项目。 三、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企业和教学工厂 南洋理工学院成功的基石是学院建成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教

6、学企业和教学工厂。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企业和教学工厂中,都得到了锻炼。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企业成为国内很多高职院校效仿的对象,通过本次学习和参观,笔者对教学企业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直观和深刻。 1.教学企业不是真实的企业,不采用市场化运作,不以盈利为目的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企业,都不是法人,也没有经过类似于国内工商部门的注册环节。教学企业不是真实的企业,也没有业务和业绩的任何要求。纵观国内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企业,大多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运作,要求企业投资,有业务运作的要求,同时又有教学的要求。这就导致国内很多院校的教学企业进展步履维艰。国内的教学企业既要承担市场竞争的压力,同时又要承担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

7、企业很难出现。 2.教学企业的投资主体大多是学校,而不是企业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企业和教学工厂,大多由学校投资,购买最先机的机器和设备,用来完成企业真实的项目。很多企业愿意与南洋理工学院合作的深层次原因是,南洋理工学院有一流的设备和人才,而企业无需承担这方面的投资。 3.教学企业以教学和实训为主要目的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企业建设的真正目的是,利用学校良好的设备和人才,将企业真实的开发项目引进学院,来完成学院人才培养的任务。教学企业的目的是以学校为主体,以教学为主体,以学生的综合实训为主体。 4.教学企业的形式多种多样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企业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真实的项目,有的是仿真模拟的项目

8、;有的是商业化的项目,有的是非商业化的项目。 比如,新闻传播专业的同学,只需模仿新闻传媒单位的项目,如电视台、杂志社等等。学生可以自己模仿编辑一本杂志,模仿电视主播进行新闻播报等等。当然学生们使用的新闻传媒相关的设备都是全世界一流的设备。 而管理系最重要的教学企业就是真实的校园商业中心,里面有迷你超市,化妆品店,服装店等等,学生在校园商业中心体验最真实的商业实战。 餐饮管理的教学企业是半真实,半模拟的。餐饮管理的教学企业是一家教学餐厅,对外营业。餐厅的清洁卫生、餐具的清洗、食品的制作、餐厅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全部由学生和老师完成。但是该教学餐厅又不同于校内市场化的餐厅,教学餐厅的租金和食品价格与

9、市场不同。 工程系的教学企业,主要是购置一流的设备,进而承接企业真实的项目开发。 5.不是每个专业都必须建教学企业 南洋理工学院也是充分考虑专业的不同特点,建设不同形式的教学企业和教学工厂。有的专业没有建成教学企业,如投资与理财、保险、旅游管理等等。 四、南洋理工学院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加坡赖以发展的基础是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院长曾说:“一个学院的发展,人是第一位要素,你可以烧掉我的大楼,我的设备,只要我有人在,我可以重新建起一所一流的学院。”南洋理工学院非常重视教师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创新能力方面,南洋理工学院主要是通过鼓励教师参加企业的

10、真实项目,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比如,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师参加空客A380旋梯项目的企业项目,帮助空客A380解决了超大型飞机拥有两个旋梯的对接问题。这些真实的项目,一般是在教学企业内完成的。在教学企业内,老师带领学生团队来完成这些带有创新性质的企业真实项目。通过企业项目的完成,教师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教师与企业接轨,与市场和科技前沿接轨。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南洋理工学院也非常重视。南洋理工学院虽然是高职院校,但每年都会派学生参加重大的国际比赛,比如国际机器人大赛、动漫比赛等,通过这些国际性的重大比赛,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对学生创新能力的

11、培养是多方面的,除了参加国际大赛以外,学生必须完成课程综合项目和毕业项目,通过这些真实的项目,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南洋理工学院学生全球化视野的培养 南洋理工学院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首先,南洋理工学院校内有全球一流的图书、杂志和报纸,如财富金融时报纽约时报等等;其次,南洋理工学院的学生经常参加国际顶尖的比赛,通过比赛了解其他国家的专业发展水平。另外,南洋理工学院有各种各样的国际交流机会;最后,南洋理工学院每年会派一些学生去美国、欧洲和中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企业去实习。很多世界500强的亚太总部都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也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派遣学生前往全球知名企业在欧美和中国的分支

12、机构去实习。 六、提高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启示 1.重视教师队伍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才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也是南洋理工学院的立校之本。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项目开发经验,是决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笔者一直有一个观点,中国高职教育的短板在师资。建议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引进门槛,在人才引进时注重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而非学术水平。已经引进的教师,通过下企业等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项目开发经验,同时注重对教师队伍的考核。 2.教学企业的建设应该多元化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企业形式多种多样。教学企业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要是为专业教学和学生实训服务的。凡是有利于教学和实训

13、目的教学企业,都可以鼓励专业进行建设。 各个专业在建设教学企业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而不是一刀切。有的专业适合建教学企业,有的专业未必适合建教学企业。 3.注重对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中国的教育还是填鸭式的、死记硬背式的传统教育体制。我国职业院校应通过教学企业建设,加大对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瑞,闫智勇,朱丽佳.南洋理工学院外向型校企合作的哲理与经验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2王瑜生.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师管理制度及其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4(11). 3潘绿萍.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课程设置概况及启示J.教育探索,2014(02). 4孙立友,梁宏英.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成功经验解析J.教育与职业,2013(29). 5俞宁.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及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9(30). 6赵芝英.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