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则的朱锋军同志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987967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身作则的朱锋军同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以身作则的朱锋军同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以身作则的朱锋军同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以身作则的朱锋军同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以身作则的朱锋军同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身作则的朱锋军同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身作则的朱锋军同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身作则的朱锋军同志我眼中的陕县教体局党委书记朱锋军同志 从穷乡僻壤的苦孩子,到仕途以身作则的践行者,执拗地为他钟爱的事业默默的付出。面对的不凡业绩,被人问你大刀阔斧做事就不怕惹人吗?就不怕影响自己的仕途吗?他只是很坦然地说:“有所作为,有些非议是正常的,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怕非议,就什么也别做。”记我眼中的陕县教体局党委书记朱锋军同志河南边陲一个经济处于中等的小县城陕县。以实干而名声在外的朱锋军,自二十多岁任柴洼乡中校长起,从陕县的北部到南部,从东边到西边。先后辗转硖石乡、店子乡、西李村乡、张汴乡、县委办公室,历任乡长、书记、县委办副主任、陕县广播局局长,直至陕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无论身在

2、何处,官居何职。他始终都不忘自己从那个艰苦的年代走过,所经历的坎坷,也更清楚的知道,为民与为官的本质区别。为民布衣蔬食,碌碌一生。而为官要正其身,善其事,才不致被后人所不耻。从乡镇到县直机关的履任中,朱锋军在陕县广电局和教体局任职的前后经历,最具热议。热议之一:智引源头活水盘活广电事业一从 2000 年开始,陕县县委、县政府作出了所有县直机关西迁办公、加快县城建设步伐的重大决策。到 2005 年年底,绝大多数县直单位都已顺利西迁,县城面貌焕然一新。然而,作为担负着全县舆论宣传重任的县广播电视局,却迟迟走不出三门峡市区那个偏僻而拥挤的“深巷”。尽管广电大楼的主体建筑基本完工,但距离完全具备办公条

3、件还差的很远。县委、县政府领导心急如焚,该局 100 多名职工也只有望梅止渴。朱锋军就是在这样的时候受命走进广播电视局的。他深知这意味着领导的重托,也深知已扛在肩上的担子的沉重。然而,他没有因困难而怯步,更没有怕困难而皱眉,在他的脸上有的只是坚持。其实,摆在朱锋军面前的局面远远不止一个西迁办公问题。由于资金、设备、机制、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一直以来,该局的办公、运作杂陈一处,摄录制作设备落后,广播电台几乎停播,电视节目陈旧单一,有线电视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信号传输还是已经老化多年的电缆,信号质量和播出安全难以得到保障,远远无法适应时代的前进步伐和事业的发展要求。当时,全局 80 多个自收自支人员,

4、由于单位外欠压力大,缴纳养老保险的只有十几个人,绝大多数职工未被纳入社保,大伙的怨气窝在肚里,哪有心思干工作、谋发展。面对这一切,朱锋军可谓乱蜂蜇头,骑虎难下。然在管理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朱锋军心里清楚成事者必在人为,最根本的难点在于人。人的问题解决了,所有的的一切死结都会被打开。经过深思熟虑,从发展的眼界出发,一个大胆创新的整改措施很快在他的心中形成:扬正气,必须建一流班子;强素质,必须带一流队伍,这样才能出精品,尚新风,树形象。面对西迁办公和庞杂业务的双重压力,根据实际现状,他果断兵分两路,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实现建设、业务同步走。在后续工程启动中,加班加点对于他是家常饭。细纠施工

5、,详细规划工段时段,对照目标的进度进行卡点,严质量,重落实。工程的如期完工最根本的命脉在于充足资金的保障。因追求完美的质量,当工程进入关键阶段,项目设计规划已到位,施工人员更是严阵以待,但是严重的资金缺口让施工方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多次与施工方频频交涉无果后,致使他如坐针毡,寝食难安。无奈之下,朱锋军拿出自己的工资折放至对方的面前:“伙计,这个你拿着,现在就给我开工。明天上午给不了你的钱,你可以继续停工,以后我的工资你领了,权当违约金!”一句话,说得对方面无言以对,连声应诺。工是开了,但巨额的资金到哪里去筹?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当即朱锋军带人四处求人借贷筹款,经过多方筹借资金如聚沙成堆一般,逐一

6、到位并及时打入施工方的账户里,借贷的曲折与冷暖只有他心里最明了。经过近两个多月的昼夜奋战,陕县广播电视大楼的所有工程终于全部告竣。从外部环境到室内装修,从水电配套到系统装置,从部室安排到西迁完成,他几乎丢掉所有节假日。一个安稳觉,一顿从容的的团圆饭,对他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往日他那颇具感染力的豁达而爽朗的笑声只能算是一个记忆然而,盛装一新的陕县广播电视大楼宛如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装点着黄河之滨,为他和战友记录下半年来那一串串匆忙的脚印,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更让观者历历在目 二作为基层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朱锋军深知,陕县广播电视局的工作重点是宣传,而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于信息宣传的薄弱和不到位。创收同样

7、是制约宣传工作的瓶颈。根据广电局的实际,他提出了以宣传工作为中心、以事业发展为重点的发展思路。一方面,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职工自学、研讨的制度,规定所有参加自考的费用全额报销,凡在三年内拿到相应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奖励 3000 元,拿到本科以上学历的奖励 5000 元。同时要求所有单位开展专业大研讨、技术大练兵,规定每周至少开一次业务研讨会,并定期检查,列入考核;一方面,他积极为职工办实事,谋福利,将所有职工全部纳入社保,交清了拖欠多年的养老保险金。开通了通勤班车,办起了职工食堂,为考上大学的职工子弟每人解决 1000 元的资助,使大家感同集体温暖,同时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增强。从根本上激发大

8、家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他结合实际,大胆地将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三个台的财务收支分户管理,分灶吃饭,经济创收与各自开支挂钩,目标任务与工资奖金挂钩,真正实现从“庸、懒、散”到“优劳多得”的转变,终结了过去混日子的混乱局面。面对非法地面接收设施泛滥、有线信号私拉乱扯的局面,他抽调得力人员,组建了广播电视执法大队,从销售、运输、安装、使用等各个环节予以查处,有效净化了广播电视发展环境。2007 年,他又协调宣传部、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局、工商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为期半年的非法卫星锅集中清理行动,同时大力发展有线用户和无线数字用户,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保证了国家的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

9、。与此同时,他还把通往两座发射台的两条微波传输线路全部换成了光缆传输,大大提高了节目传输的可靠性和信号质量。宣传上,他安装开通了智能广播,与纪检监察部门联合,开设新栏目“政务热线”广播直播节目,邀请全县所有行政服务性单位的一把手做客直播间,与听众面对面交流互动,回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了深山区行路、吃水等诸多现实困难,受到了群众的好评,省市纪检监察机关先后在陕县召开了政务直播类节目现场会,与会人员对陕县广播电台的节目风格、节目质量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电视台原来每周只有一期新闻节目,朱锋军将其调整为每周三期,并及时开辟了本台评论专栏,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和人民群众的问政诉求,及时而大

10、胆地发表时评,针砭时弊,引导建设,指导工作,大大提高了节目的时效性和引导力,有力地服务了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电视台原来只有一个专题节目,经过详实策划,一分为三,对原有的黄河风栏目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改版升级,与教育系统联手,新推出了话说教育栏目,与农林水等部门联手,新推出了甘棠田园栏目,使专题栏目更具针对性,节目的风格更加鲜明,特色更加突出,并认真落实节目评议制度,一稿一评,一期一审,一播一总结,形成你追我赶、明争暗赛的良性竞争;所组建了广告文艺部与设计建成的多功能演播大厅,承办了全县首届电视春节文艺晚会,从此,陕县春晚成为全县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对外宣传工作名列全市前茅,优稿优秀

11、节目评比多次荣获大奖,尤其是反映 7.29 支建煤矿抢险救援的专题片生死大营救、奇迹优稿评比一等奖,反映张湾乡关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同康先进事迹的专题片丰碑,被中央组织部选拔为优秀电教片;多条新闻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实现了对外宣传的重大突破,为宣传陕县、推介陕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作为才有口碑。如此短的时间、如此差的条件与如此快的跨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陕县广播电视局的大魄力、大动作、大变化,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在全面进行机关体制改革、大力精简机构的背景下,毅然决定为该局增扩编制,加强力量,注入新鲜血液,可见其重视程度非同寻常。朱锋军在任的五年里,陕县广播电视局单位以及他本人连获县委、县

12、政府记大功奖励,五年大奖,无一或缺。热议之二:紧扭三大主题开辟教育新高就在陕县广播电视事业蒸蒸日上的 2010 年阳春三月,县委、县政府一纸调令,把朱锋军调到全县最大局委陕县教育体育局任党委书记、局长。朱锋军要走的消息传出后,广播电视局职工无一不感到难分难舍,回想起与朱局长共同打拼的一幕一幕,大家一时难以接受分别的现实,很多人在饯行的欢送会上都流下了惜别的热泪。朱锋军到任教体局后,面对庞大的教师队伍和几万名莘莘学子,他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虽然当年他曾经是教坛上的精英,是屈指可数的优秀校长,但毕竟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面对现今的教育,面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恳切期盼的眼神,他沉默了。然而了解他的人

13、都知道,他的沉默不是怯懦,更不是无助,而是一个久经沙场的男子汉即将爆发出智慧与灵感的前兆。果然,朱锋军没有辜负众望,他一到任教体局,首先组织班子成员带领相关股室负责人,便一头扎进各级各类学校调研,并很快摸清了教育现状。陕县的教育事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发展比较迅速。但不可否认的是全县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负债过大,部分学校运行困难。还有大部分农村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手段比较落后,仍然徘徊在“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本书”的较为原始状态,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的差距逐年拉大,导致优质生源流失,教育质量下滑,2

14、009 年中招时全市前 3000 名学生中到陕县所属高中报到的仅有 3 人;另一方面是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名优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县东部分乡镇 50 岁以上教师已经占据半壁江山,这些教师绝大多数是民师转正人员,他们知识结构老化,教学观念陈旧,很难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而一部分年轻教师又不能完全安心在山区教学,陕县的农村教育陷入困境。然而,最主要的问题,也是令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2007 年至 2009 年,陕县高考均未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目标任务,中招成绩在全市排名倒数第二。困难面前,怯懦者会选择退避三舍,而勇者会选择挑战。他从大局着眼去思考、去运作教育的发展。

15、他认为就一个县的教育来讲,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处在人生的文化启蒙和知识准备阶段,是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每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中等职业教育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关键环节。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紧跟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步伐,他大力倡导要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发展职教,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造就具备健全人格和创新潜力的一代新人,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囊支持。基于这样的认识,朱锋军睿智地提出了“紧紧扭住改善教职工队伍精神状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幅度

16、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大主题,全面打基础,点滴抓落实,稳步上台阶”的工作思路,为陕县教育的崛起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朱锋军一直坚信,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他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机关干部、校长、教师和学生身上。让教体局机关成为全县教育系统的“司令部”,直接带动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步伐。上任后,大力推行每天 7 时 40分早操制度,股室工作月汇报制度、局领导和股室包校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股室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模式。为了增进活力,2010 年 9 月份,教体局通过竞聘上岗、双向选择,产生了各股室负责人,优化组合了股室工作人员,这一改革,激活了机关全体同志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增强了机关人员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学习意识。为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朱锋军要求把每一项重点工作以督查件的形式逐一分解,并具体明确每一项工作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他为了使工作落到实处,经常深入学校,掌握一线情况,亲自督促检查,无论是酷暑难耐的盛夏,还是寒气袭人的严冬,教师们总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