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XXXX年宁波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87937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XXXX年宁波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冶金行业)XXXX年宁波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冶金行业)XXXX年宁波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冶金行业)XXXX年宁波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冶金行业)XXXX年宁波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XXXX年宁波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XXXX年宁波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宁波统计信息网2010年是发展形势极为复杂、困难挑战极为严峻的一年,是宁波经济走出危机影响、持续回升向好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大都市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五大建设”,全面开展“改革突破”、“创新提升”年活动,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内生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民生不断改善,节能降耗取得成效,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一、综合经济运行表现良好。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增幅

2、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8.4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48.23亿元,增长13.6%,其中工业增加值2569.6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59.16亿元,增长11.6%。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255.640.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6816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068美元)。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年全市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1.7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中央财政收入640.8亿元,增长20.1%,地方财政收入530.9亿元,增长22.7%。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00.7亿元,增长18.7%。其中环境保护、社会

3、保障和就业、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242.1%、20.8%、15.8%、30.5%、19.6%、21.1%。就业和再就业形势良好。全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4.2万个,6.2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1.9万人。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岗位23.1万个,比上年增长50.3%。组织高技能人才培训1.9万人,创业培训2.5万人,分别增长64.0%和24.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3%,下降0.13个百分点。价格指数趋于上涨。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7%,八大类价格呈现“五升一平两降”格局,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

4、价格指数为113.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8.9%。市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5.7%,其中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109.2%。二、农业、农村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农业163.8亿元,增长1.9%;林业9.3亿元,下降1.2%;畜牧业53.9亿元,增长4.9%;渔业107.1亿元,增长5.9%;农林牧渔服务业4.9亿元,增长5.5%。粮食播种面积151千公顷,增长2.0%,粮食总产量87万吨,增长0.9%。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住房“两改”扩面提速,全年全市“两改”投资完成101.1亿元,开工改建7.3万户

5、,完工5.2万户,完成农房改造面积715.3万平方米。村庄整治深化拓展,全年全市投入村庄整治建设资金8.9亿元,新增全面小康村58个,环境整治村269个,实施成片连线整体推进村庄整治建设镇(乡)街道7个,累计建成全面小康村384个,环境整治村2411个,行政村编制的村庄整治基本完成。农民培训取得实效,全年全市完成各类农民培训12.5万人次,培训后转移就业2.3万人次,就业率达到78.8%,优秀农民进高校(农科院)培训245人次。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市农家乐接待游客905.6万人次,营业收入8.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9.8%和40.4%。新增市级农家乐特色村4个,累计30个,新增示范点

6、15个,累计63个。三、工业、建筑业工业生产、效益双增。全年全市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317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67.5亿元,增长35.4%。工业销售产值10565.4亿元,增长34.7%,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2%。出口交货值2780.1亿元,增长2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和利税总额654.2和1147.9亿元,分别增长43.5%和35.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为253.9分,比上年提高31.9分。建筑业发展迅速。全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2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145.1亿元,增长22.8%。房屋建

7、筑施工面积14566.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550.7万平方米。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6万元/人,提高7.1%。四、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634.6亿元,增长0.2%。工业投资685.3亿元,下降10.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57.3亿元,增长48.8%。商品房销售面积686.2万平方米,下降15.8%。商品房销售额773.8亿元,增长5.6%。待售面积142.2万平方米,下降1.7%。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全年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约145亿元,

8、“五路四桥”项目中青林湾大桥、外滩大桥、机场路北延、惊驾路江东段等建成通车,明州大桥累计完成90.0%,六座互通立交全部建成,东外环路全线通过初步验收,南外环路东延和通途路西延高架基本完工。江南污水处理厂建成通水。重大供水工程建设继续推进,毛家坪水厂二期工程建成通水,并形成50万吨/日生产能力;白溪水库引水工程与三溪浦水库沟通工程主隧洞全线贯通。市容环境逐步提升,全年新建垃圾中转站8座、改建6座;新建公厕15座、改建75座。全年中心城区城乡生活垃圾量约为127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98.7%。内河整治稳步推进,全年完成整治河道102条,实施河道沟通工程3个,整治河道全长107公里。节约型绿化积极

9、推广,全年完成闲置地绿化18.7万平方米,屋顶绿化1.4万平方米,水体绿化4.6万平方米。五、国内贸易、旅游、会展消费市场持续走旺。全年全市实现商品销售总额7506.6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4.5亿元,增长19.2%。其中农村消费市场完成189.5亿元,增长16.8%。批发业零售额85.8亿元,增长16.9%;零售业零售额1460.4亿元,增长19.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8.3亿元,增长14.8%。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42.3%,金银珠宝类增长47.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3.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2.7%,日用品类增长28

1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6.7%。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65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7%。接待入境旅游者95.2万人次,增长18.9%;入境旅游外汇收入5.9亿美元,增长21.4%。接待国内游客4624万人次,增长16.7%;国内旅游收入610.7亿元,增长22.8%。截止年底,全市共有星级饭店198家,其中五星级14家;4A以上旅游景区21处,其中5A级1处。会展水平日趋提升。全年全市举办各类会展活动486个,比上年增长32.4%。其中举办展览216个,增长21.3%,展览总面积203万平方米,增长14.0%;举办有影响的会议(论坛)162个,增长54.3%;举

11、办节庆活动108个,增长28.6%。六、对外经济、合作交流进出口大幅增长。全年全市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82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出口519.7亿美元,增长34.5%;进口309.3亿美元,增长39.6%。实现口岸进出口总额1613.4亿美元,增长38.0%。新增外贸经营备案登记企业2487家,累计15367家。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8.4%和26.3%;进口均增长29.7%。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175.9亿美元,增长25.9%;一般贸易进出口额602.0亿美元,增长36.2%。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全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4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实际利用外

12、资23.2亿美元,增长5.3%。其中第三产业新批项目267个,实到外资7.0亿美元,增长14.1%;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4.1亿美元,增长53.3%。对外合作稳步推进。全年全市完成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1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境外工程承包营业额9.7亿美元,增长14.7%。新批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175家,项目总投资额7.8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5.2亿美元,增长31.7%。服务外包发展迅速。全年全市完成服务外包总额65.4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其中离岸业务2.7亿美元,增长66.4%。服务外包企业521家,从业人员2.3万人。对内合作进展顺利。全年全市实际引进内资238.

13、3亿元,引进重点机构235个,引进优质项目121个。新增山海协作项目70个,实际到位资金10.0亿元。提前一年半完成了五年投资衢州100亿元的目标。完成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项目79个,总投资51.6亿元。完成市域产业合作项目5个,总投资8.3亿元。分别在成都、武汉成功举办了“宁波周”系列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了第十四届“西洽会”、第二十届“哈洽会”、第十三届“渝洽会”、第十一届“西博会”、第十六届“郑交会”等国内重要展会。七、港口、交通港口生产实现突破。全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完成4.1亿吨,比上年增长7.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0亿吨,增长11.5%。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300.4万

14、标准箱,增长24.8%,增幅位居我国8大港口和全球30大港口之首,吞吐量排名打破了连续6年位居大陆港口第4的格局,首次跃居第3位,并进入世界港口前6强,实现了新的跨越。航线航班数量创新高,新增航线12条,累计228条,其中远洋干线122条,近洋支线54条,内支线20条,内贸线32条,月均航班1153班,最高月航班1338班。交通基建全面推进。全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192.6亿元,比上年增长9.6%。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颜家桥至临江段及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宁波连接线匝道工程建成通车。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和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全市公路里程达10198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03.9公里/百平

15、方公里,新增公路里程314.4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321.0公里。杭甬客专宁波段桥墩施工基本完成,庄桥站和余慈站全面进场施工。铁路东站如期建成投入使用。北站、北环线全面施工,重要节点工程加快推进。萧甬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梅山保税港区首期集装箱码头1#、2#泊位建设完成,进入试生产阶段等。新增万吨级港口生产性泊位6个、货物吞吐能力3008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155万标箱。全社会运输量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货运量3.0亿吨,货物周转量1575.3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0%、27.6%,其中水路货运量1.2亿吨,货物周转量1328.8亿吨,分别增长11.0%、20.8%。铁路货物发

16、送量2059.9万吨,增长20.8%。机场货邮吞吐量8.1万吨,增长18.2%。公路货物周转量246.5亿吨,增长25.5%。全社会客运量3.4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36.2亿人公里,分别增长3.0%、9.4%。民航旅客吞吐量451.7万人次,增长12.1%。八、金融、证券、保险金融业运行稳健。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7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9552.0亿元,增长18.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414.2亿元,增长22.0%。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9000.6亿元,增长21.2%。全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净利润197.1亿元,比上年增长46.0%。不良贷款率为0.92,比年初下降0.36个百分点。年内新增银行业金融机构5家,累计49家。证券市场保持平稳。全年全市证券成交总额18417.3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其中股票和基金成交17848.4亿元,增长5.6%;权证成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