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2020高中政治 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878505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2020高中政治 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2020高中政治 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2020高中政治 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2020高中政治 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2020高中政治 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2020高中政治 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学习目标 识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学习重难点】创新的作用一、学情调查,情景导入:温故而知新复习提问:什么是辩证的否定?情景导入:二、问题展示,合作探究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这些问题!和同学交流问题很快乐!小组发言(你参与了么?你为你们组争得荣誉了么?)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创新与科技的关系:科技的本质就是_。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_实现的。2、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通过理论创新推动_创新、科技创新、_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

2、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_决定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_和思维方式的_。实践基础上的_和理论指导下的_,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_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_,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_,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_。议一议:创新的哲学依据有哪些?(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角度思考)议一议: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角度思考)三、达标训练,巩固提升A1.被誉为“当代毕昇”

3、的我国著名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1975年起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究开发。他立志要超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照排系统和美国流行的第三代照排系统,研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他埋头苦干18年,终于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开创了汉字印制的崭新时代,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和火,进入光和电的技术革命。以上事例说明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科学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只要有理想,有志气就一定取得巨大成就A. B. C. D. A2.如何实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实现理论创新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坚持继承与创新,坚持

4、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对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全盘否定 A.B.C.D.A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因为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A.B.C.D.B4.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方面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 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A.B.C.D.B5.我国工商机关高度重视市场的食品质量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创新食品质量监管方式,如实行安全分类监管、食品市场准入等,降低了食品违法案件数量。监管方式创新属于认识创新 制度创新 实践创新 思维创新A. B. C. D.B6.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最根本的分歧在于A.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是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是一分为二四 知识梳理,归纳总结五 预习指导,新课链接第三单元复习: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